APP下载

青年教师组织故事类绘本教学活动的实践探究

2019-01-11中共陕西省委机关幼儿园何艳辉

儿童与健康(幼儿教师参考) 2019年6期
关键词:宇航员青年教师绘本

中共陕西省委机关幼儿园 何艳辉 宁 宏 梁 爽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语言领域教育中指出:“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各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绘本中的文字表达优美简洁,可以让幼儿感受到不同的叙事节奏,拓展和丰富他们的词汇,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

在教育实践中,我们会发现青年教师对绘本教学的内涵与价值还存在着偏差——将绘本教学变成一种模式化的教学活动,教师关注的是绘本所要传达给幼儿的信息,而忽略了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性。青年教师由于教学经验欠缺,在组织绘本教学活动时,往往对绘本内容是精读还是略读、是定式还是创新,对绘本内容的取舍,师幼互动等方面的认识存在不足。本次研究立足于青年教师组织绘本教学活动来展开,帮助青年教师建构绘本教学活动的策略,从不同的角度开展绘本活动。

一、调查分析了解青年教师绘本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为了了解一线青年教师开展故事类绘本教学活动的实际需求,以教师组织故事类绘本教学活动能力的发展现状为调查目标,从绘本教学的现状、绘本教学监控能力和绘本教学认知能力三个维度设置的十个问题进行调查,寻求解决方法。

从绘本教学的现状分析:有44.4%的人表示每星期进行1次绘本教学活动;34.6%的人表示每两星期进行1次绘本教学活动,说明绘本教学在幼儿园活动中还是运用较多的一种方式。

从绘本教学的监控能力分析:教师对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准备中存在着很强的“拿来主义”思想,48.8%的人都会借助参考书或网上提供的内容直接在自己的教学中使用,对幼儿的学情未加分析和了解,导致活动中幼儿的兴趣不浓厚,缺乏主动性。另外,青年教师自身经验不足,在进行绘本教学活动中对绘本的阅读理解还停留在表面,没有读懂绘本的深层内涵,只是粗浅地理解图画与文字之间所呈现的内容,为了教学而阅读,形成一定的模式化。

从绘本教学认知能力分析:在进行教学活动时,影响绘本教学实施效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认为教师能力与文学素质、绘本内容选择、活动实施过程中的组织策略应用以及幼儿自身的身心发展水平和个性特点这四个因素会影响绘本教学实施效果的人占总人数的55.5%。

二、绘本教学活动的组织与策略

优秀的儿童绘本能让幼儿看到一个奇特、美妙的世界,并让幼儿在生动的画面中产生无限的联想,激发幼儿的思维能力。在组织绘本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考虑。

㈠绘本的选择

1.小班

图画直观、色彩鲜艳、文字少、人物可爱生动、内容有趣、简单重复,多与生活情境有关(《晚上》《变色鸟》《小黑捉迷藏》《鼠小弟的小背心》等)。

2.中班

画面细节较多,对幼儿的观察要求有所提高,动物数量和种类增多,内容丰富,注重发展幼儿的想象力(《蜘蛛先生要搬家》《我爸爸》《为什么我不能》《艾薇的礼物》等)。

3.大班

画面内容丰富多彩,涉及幼儿情感、认知等,能够让幼儿充分地观察、猜测、推理(《小鲸游大海》《谁的自行车》《拼拼凑凑的变色龙》《我妈妈》《猜猜都做了什么》等)。

㈡挖掘绘本中蕴含的亮点,确定教学活动的目标

青年教师在组织绘本教学活动实践中,要打破旧的教学模式,不断创新,根据不同的绘本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读懂绘本,挖掘绘本的涵义,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让绘本教学放出异彩。例如:绘本《谁的自行车》的内容就像是一直在猜谜语,当我们翻开这本书时,都想看看答案到底是什么,所以这本书会让幼儿迫不及待地想知道答案,甚至爱不释手。与此同时,骑自行车也是孩子们最喜欢的运动之一,他们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在活动中观察,把自行车与动物的主要特征结合在一起并展开联想,这样就进入到幼儿前阅读核心经验中“阅读内容的表达与评判”的拓展阶段。

通过分析绘本内容,了解其内容充满想象,富有童趣,有重复的句式,动物特征明显。为增加趣味性,更真实地了解动物的性格特点,我们在教学活动中制定了三点目标:

1.能用完整的语句表达观察到的画面内容和自己的猜想;

2.根据自行车和小动物主要特征之间的关联,推测适合它的主人是哪个小动物;

3.感受不同动物骑在自行车上的情趣。

㈢探寻绘本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传递绘本内容信息

1.师幼共读

教师和幼儿采用边讲边讨论的方式,共同完成图书的阅读。在这样的阅读活动中,幼儿能够结合已有经验将生活中的事物和阅读的内容相联系,更好地理解内容,并能用自己的方式表述出来。例如绘本《我妈妈》,教师将绘本内容进行筛选分层,从不同的层面展开教学活动,第一个层次是单幅图的阅读,主要是通过外部的显性特征了解“妈妈”所呈现出的各种本领;第二部分是三幅连图,通过画面的观察知道妈妈在孩子心中是美丽的天使、善变的狮子,但是也挡不住妈妈对孩子的爱;第三层是四幅连图,更进一步地理解妈妈对孩子无私的爱,使得阅读活动达到高潮。

2.自主阅读

幼儿自主翻阅绘本或自言自语边讲边看。通过自主阅读的形式,幼儿在阅读的过程中自己发现问题,并用做记号的方式,将自己最感兴趣的画面讲述出来,这样不仅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得到提高,而且在做记号的过程中,幼儿用符号、画面、图标等形式表现自己的内心想法,这也是前书写能力的一个体现。

例如绘本《想当宇航员的兔子》,开始部分角色扮演宇航员,通过谈话,调动幼儿的已有经验,让幼儿说说自己对宇航员的了解,并观看视频了解宇航员的生活,出示《想当宇航员的兔子》的这本书,让幼儿自主阅读,将书中所讲的宇航员升空前做什么、宇航员的服饰有什么不同、生活的地方是什么样的用记录的方式标记在记录单上,并和大家一起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使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在阐述的过程中得到发展,教师采用自主阅读的方式可以充分挖掘幼儿的生活经验和主动探索的能力,在宽松愉悦的氛围下完成教学活动。

3.对话式阅读

对话式阅读包括同伴共读(指两人共同阅读一本绘本,可以共同翻阅,或一方翻阅一方讲述,或两人边看边讲)和小组阅读(指两个以上的幼儿共同阅读一本绘本,边看边讲),幼儿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相互讨论、解决阅读中的困惑。在这里,幼儿是真正的讲述者,而教师只需扮演好一个聆听者的角色。

例如绘本《猜猜看——都做了什么》,这是一本无字书,也是一本谜语书,活动打破传统的以教师预设问题帮助幼儿理解的阅读活动形式。基于幼儿需要,让幼儿充分表达自己在阅读中的困惑,并通过互助的方式形成对这本图画书比较贴切的阅读策略。第一课时,幼儿自主阅读小书,对于看不懂的地方可以提出来让同伴给予解决,在相互的讨论中对故事情节有了大致的了解;第二课时,教师采用的是用连环画的形式将画面展现在幼儿眼前,幼儿将不明白的内容以问题签的方式贴在对应的画页上,同伴之间相互解决“疑难杂症”,教师则是很好的观察者和助推者,孩子们在宽松愉悦、自主的氛围下完成对绘本的理解。

㈣设置提问的层次性,点亮智慧心灵

提问在教学活动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在绘本教学中也不例外。提问要讲究层次性,例如绘本《我妈妈》,观察画面中妈妈在做什么?联系自己的妈妈在家是什么样的;第二层是妈妈的多变,幼儿想象画面——妈妈为什么变成这样?了解妈妈变化的前因后果;第三层是情感的提升,妈妈为什么像沙发、蝴蝶、猫咪、犀牛?内在的涵义就是告诉幼儿妈妈是一个温柔美丽的女人,和妈妈在一起很舒服,很幸福。

绘本是幼儿最喜欢的读物之一,带给幼儿无限的想象空间,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绘本教学对幼儿身心发展的价值。在幼儿园绘本教学的组织中,教师要尽可能摒弃枯燥的教学方式,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增加趣味性、游戏性,从不同的角度理解绘本,优化教学环节,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猜你喜欢

宇航员青年教师绘本
画宇航员
如何指导青年教师上好一节数学达标课
绘本
绘本
宇航员是怎样炼成的
绘本
用人文关怀激励青年教师专业成长
青年教师如何做到“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宇航员的一天是什么样的体验
我是宇航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