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社区资源优化幼儿园课程

2019-01-11江苏省泰州市幼儿园金玉琴

儿童与健康(幼儿教师参考) 2019年6期
关键词:胡柚社区资源社区

江苏省泰州市幼儿园 金玉琴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资源,扩展幼儿的生活和学习空间”。江苏省课程游戏化项目实施要求提到:“收集园所一定范围内的各类自然资源、社会资源和人力资源,形成本幼儿园的教育资源”。在这一方面我园有得天独厚的便利条件,我们幼儿园座落在泰州市美好上郡小区里,幼儿园周边社区资源非常丰富,在推进课程游戏化建设的道路上,依托社区这个幼儿生活的大环境,发掘和利用社区内一切可利用的课程资源以服务于幼儿园课程,我们将社区资源作为课程建设的常态资源、辅助资源,以社区特有的课程环境为素材开展主题教育活动,让课程形成多样化的趋势,为幼儿打造最适宜其发展的课程, 满足幼儿成长的需要,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本文主要从社区物质资源、社区地方文化资源以及社区人力资源在课程中的利用这三个方面来展开。

一、社区物质资源在课程中的利用

1.植物资源

美好上郡小区有它得天独厚的绿化资源,树木种类多达200多种,绿化率达45%。那如何开发利用这些植物资源?首先我们进行了资源审议,然后因地制宜地开展课程。

小区有许多胡柚树,幼儿园里也有四棵胡柚树,孩子比较喜欢,每次散步时都会问:胡柚果能吃吗?挂在树上怎样才能摘下来?可以用它做什么?这些都是幼儿非常感兴趣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我们组织了摘柚子、柚子探秘以及动手制作等系列活动,产生了关于胡柚的主题课程。

在采摘柚子的过程中幼儿遇到了问题:够不到怎么办?幼儿想各种办法:爬梯子上去;用竹竿敲;用手拉弯树枝摘;还想到家里摘枇杷用的摘果神器……在活动中孩子们都能够动脑筋去解决实际问题。

在探秘柚子的过程当中,孩子们大胆提出了自己关于柚子的问题——这是不是胡柚的种子?把它种下去就能够长成一棵树?它可以吃吗?教师和幼儿一起讨论如何找出问题的答案,幼儿动手动脑,通过多种途径收集信息来寻找答案:问爸爸妈妈、查百科全书、上网搜索等。

关于胡柚的用途,孩子们都有自己的想法,我们在美工区提供了各种各样的柚子,让幼儿进行大胆的艺术创作、生活实践,实现自己的想法。不仅丰富了幼儿园的课程内容,体验了劳动的乐趣,还从中学会了与同伴合作以及解决小问题的方法。

2.生活设施资源

我们小区周围有三家大超市,跟着爸爸妈妈去超市是孩子们的日常生活。但和爸爸妈妈在一起的时候,他们很难成为决策者,买什么、买多少,都是大人决定的,所以孩子们对自主购物表现了强烈的愿望。基于幼儿的兴趣,我们开展了“美好超市”的主题课程,抓住幼儿的兴趣点,并将分类、统计、计算等活动融合到以超市为背景的活动当中,通过生成、预成架构课程,解决问题。比如快乐购物,让幼儿学会有目的地选购自己需要的商品;送超市“孤儿”回家,尝试点货,了解超市商品是分类摆放的;“超市我当家”,学会对商品分类、统计和记录。借助小区生活设施和超市平台丰富的生活经验,在这个过程当中幼儿不仅对超市有了新的认知,更多是通过主题课程的实施锻炼了能力,如:解决问题、团结协作,以及认真做事等品质。

在杜威看来,教育的基础在于儿童活动的能力,教育应该被认为是经验的继续改造,因此,幼儿园课程应该是与幼儿的经验相连接的动态建构的过程。

美好上郡小区位处万达商业圈,是一个汇集商业、娱乐、办公、居住为一体的庞大城市综合体,其中包括商铺、大型超市、五星级酒店、大型百货商场、电玩城、国际影城等。孩子们很喜欢去万达商城,里面有吃的玩的。生活设施配备齐全,结合幼儿的兴趣点和需要生成了一些对应的游戏区域,如影楼、游乐场、生活区、杂志社、花艺、超市等,将全园公共区域和专用活动室打造成一所综合性的游戏小城。区别于传统的角色游戏,游戏小城力求真实,在影楼里进行拍摄就可以拿到一组照片;在生活区消费了就可以享受一份美味的下午茶。幼儿可以通过工作和消费来参与全园性的小城游戏,在与环境的互动中学习,感受到真实的生活环境,体会到不同职业的酸甜苦辣,为适应社会生活丰富经验。

物质资源在课程中的利用不仅丰富了幼儿园的课程内容,还带幼儿走进自然,走进生活,亲身感知,构建健全的人格,促进幼儿的发展。

二、社区地方文化资源在课程中的利用

我园紧邻老街,本土文化丰富多彩,我们将周边文化进行收集、筛选,择其优秀、健康、积极向上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本土文化内容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1.“皮包水”早茶文化

泰州早茶,不仅在吃,更在于那份柔柔的情。老街作为泰州早茶文化聚集地,青砖黛瓦、明清小巷。孩子们非常喜欢和爸爸妈妈一起去老街吃早茶,品尝泰州人口中的“一茶三点一面”。为此我们以“皮包水”为主题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了解泰州早茶文化的历史并制作泰州早茶、“草炉烧饼”等;创设了公共活动区——“皮包水”,将皮包水的精华文化融入到幼儿园的主题活动之中。

2.戏曲文化

老街戏台也会唱响淮剧、扬剧、京剧戏曲,虚实相生的表演,这种“虚实”结合、“假定”时空的表演,几乎和幼儿角色游戏里的模仿生活、假设事件完全一样,故深得幼儿的喜爱。这些文化元素对幼儿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幼儿在区域游戏中进行了渗透、融合,我们以主题活动“创意戏剧”为平台,与幼儿共同探讨戏剧表演的方法、场景道具的创设、创意表演技巧的提升等几个方面并分别进行指导,逐步增强幼儿的戏剧表演兴趣和能力。

在美工区幼儿制作表演的服装道具:孩子们喜欢用自己的方式表现制作脸谱——撕报纸、捣纸浆、用纸浆制作的脸谱模型,作品完成了还戴在脸上在表演区秀一秀。表演服饰上面独特的龙凤、云朵、莲花等图案以及蜿蜒起伏、变化无穷的花边,孩子们觉得特别漂亮,尤其女孩特别喜欢动手设计制作,她们用各种废旧包装纸和废布经过裁剪、粘合甚至缝合制作一件件服装,直至穿在身上摆几个动作造型。这些手工制作让幼儿区域游戏活动内容更加丰富。

借助于幼儿园课程,我们合理地开发与利用地方文化资源,从课程的调整、区域的环境创设到角色的分工扮演,让孩子在亲身体验中充分了解本地的优秀文化传统,各方面能力得到适宜性的发展。对课程来说,不仅丰富了幼儿园的课程内容,而且实现了优秀本土文化的传承。

三、社区人力资源在课程中的利用

通过招募志愿者、家长义工建立资源库,根据课程需要及时参与课程管理,发挥各自的职业优势:在进行胡柚主题活动时,老师们通过搜索资源库资料,发现有位妈妈对制作蜂蜜柚子茶特别擅长,于是请她与孩子们一起制作蜂蜜柚子茶,参与课程建设。

在开展主题活动“准备上小学”时,我们邀请小学老师和家长开展“进课堂”活动,还邀请了警察爸爸来园讲孩子们上学路上的安全;请医生家长一起和孩子体验如何照顾好自己。活动开展以后,缓解了孩子上小学的情绪压力,有助于提高课程管理的成效。

社区资源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资源已逐步渗透到我们的教育教学中,并给传统的教育模式以极大的冲击,为现代的教育教学注入了新的“血液”和活力。幼儿园教育要依托社区这个幼儿生活的大环境,发掘和利用社区内一切可利用的课程资源以服务于幼儿园课程,将社区资源作为课程建设的常态资源、辅助资源,以社区特有的课程环境为素材开展主题活动,丰盈幼儿园的课程,让课程形成多样化的趋势。

实践证明,开发利用社区资源开展主题活动,可以使我们的主题课程得以丰盈优化,真正促进了幼儿发展。在这样的活动中,我们的老师也同样得到成长,在实施课程当中教师能够更好地去观察、解读、追随幼儿,有助于形成正确的教育观、课程观和儿童观。

猜你喜欢

胡柚社区资源社区
有效利用社区资源拓展大班主题活动实践研究
社区大作战
3D打印社区
瑜伽奶奶
机器换人,分选胡柚快又好
常山胡柚深加工产品开发综述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常山胡柚再升级遍地种出“致富果”
影像社区
让社区资源成为提升幼儿人文素养的宝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