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南省高职高专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2019-01-10姚映龙刘录松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年28期
关键词:云南省课程体系素养

姚映龙,刘录松

(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云南昆明 650500)

当前云南省高职高专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在理念上存在一定偏差,在课程设置上存在针对性不足,重理论阐释忽视实践技能培养,一些学校虽然设置了创新创业课程,但没有很好地与学生的专业发展相契合。因此,强化云南省高职高专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

1 高职高专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的主要内容

1.1 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的内容标准

一方面,应当强化多元化理念的贯彻与实施,尽可能地将大量的知识、内容与信息充分融入进来。另一方面,课程的开发应充分体现其与众不同、专业性的一面,侧重实现学生某一领域专业素养的培养。

1.2 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的内容结构

高职高专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多是纵横交错、相互交融的网状体系,即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是多维度内容综合作用的结果,创新创业课程需要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过程中起到多层次、立体化的作用。

1.3 高职高专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内容整合

首先,对学习内容进行基础性研究和合理性拓展,充分考虑学校软硬件设施、师资状况、学生学习认知所处的阶段和能力。其次,强化学科内容之间的调整与整合,确保其整体性和开放性。最后,搞好学段内容整合,对每一学段的创新创业课程内容进行充分的细化,并且努力实现各个学段学习之间的有效衔接。

2 云南省高职高专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创建理念存在偏差

通过调研发现,很多学校存在创建理念偏差,只是将创新创业课程的开发作为手段,对实质性意义理解不清。近年来,借助问卷形式,调查了4所云南省高职高专院校群体,包括了交通类、国土类、工业类、财经类高职高专院校的教师和在校学生。其中发放教师问卷180份和学生问卷1040份,收回有效教师问卷174份和学生问卷975份。通过统计并分析,对学校所开设创新创业课感觉一般的学生比例为48.97%,感到不满意的学生比例为9.03%,满意的学生比例为32.44%。

从实际来看,云南省高职高专院校没有充分认识到创新创业课程构建的地位、作用与意义,对创新创业课程的内涵缺乏理解,没有考虑经济社会需要、国家指导意见、学校基础性条件。

2.2 创新创业课程资源挖掘不够充分

通过调研发现,很多学校不注重资源挖掘,其课程目标体系创建并不是从核心素养所包含的内容中细化分解而来,课程创建的基点多是主观的,而缺乏对学校专业特色优势的深入研究、没有对当前市场对人才需求的类型等进行综合性的分析,导致创新创业课程并不科学。

通过统计并分析,在基于学校所开设创新创业课评价的调研中,34.15%的学生认为理论与创新创业实践脱节,30.36%的学生认为课程体系不完善,26.15%的学生认为教师教学方法单一,9.33%的学生认为教材老旧,如图1所示。

图1 学生对学校所开设的创新创业课程评价结果

2.3 创新创业课程开发与建设论证不足

通过调研发现,很多学校并未重视论证环节,很少听取教师和学生的意见、很少邀请专家实施论证,导致教师认可度不高、主动性不强,创新创业课程的教学实施也并未考虑到教师专业素质,造成创该课程难以达到预期目标。

2.4 课程建构缺位、课程实施不力

通过调研发现,很多学校在课程内容、结构、衔接等方面整合不足、缺乏课程开发与建设所需要的技术支撑,在教师配备中也存在结构不优、素质不强的问题,从而导致创新创业课程缺乏应有的质量。同时,学校对创新创业课程的认识严重不足,很多学校完全地忽视或忽略课程实施,一些学校在实施中思路模糊。

3 云南省高职高专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

3.1 强化高职高专学校领导创新创业课程开发正确价值观念的树立

教育部门要强化对学校管理者的培训,重点从高职高专学校创新创业课程是什么、基本的定位、应当发挥的功能和作用、关键环节、具体步骤、核心内容,如何搞好课程的申报、目标体系的确定、教学与实施、反思与评价等,让学校领导更深入地了解创新创业课程的基本理念、明确课程开发的意义和价值,在申报过程中,应当与高职高专学校领导进行深入座谈,从思想上对他们实施引领,让他们更加清晰地认知和理解创新创业课程,端正开发建设的价值观念,制定精准翔实的课程开发设计方案,并严格按照要求贯彻和实施。

3.2 强化高职高专学校创新创业课程开发建设的论证与指导

当前云南省高职高专创新创业课程开发中的主要问题是选题不优、特色和优势不够明显、质量不高。教育部门应当强化对学校的引导,组织专家深入实地就创建的条件和基础进行充分论证,对那些具备一定资源特色优势和主观创建意愿的学校重点强化对他们的引导和帮助,辅助学校实现特色优势资源的挖掘。以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为依据,结合实际对目标进行分解,确定好课程在核心素养方面的具体目标,真正将学校的特色资源、办学理念、人才培养目标等充分地整合起来。学校还应与相关专业行业、企业构建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协调机制。督促学校在课程的开发中运用调查问卷、访谈提纲、课堂观察等方法,广泛征求相关专家团队的意见,确保精细化,真正将创新创业课程办成精品课程。

3.3 强化高职高专学校领导创新创业课程教学与实施的督促与检查

教育部门应当强化对高职高专学校创新创业课程的监督管理,特别是课程申报完成之后,应当要求学校制定明确的课程教学安排和计划,协调学校将创新创业课程分年级、分阶段地融入和渗透到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之中。督促学校对课程每学期、每周的课时安排、负责课程教授的教师队伍、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课程课堂教学实施的基本要求、学生通过创新创业课程的学习应当达到的目标是什么、课程教学的综合评价体系等,强化对学校的日常监督监管,确保学校在完成创新创业课程的申报之后,真正按照上级教育部门对要求进行全方位的教学实施,并且督促学校在课程的教学实施尝试和探索中不断完善教育思维理念和教学方法手段等,促进创新创业课程教育教学质量以及功能效果的有效性提升。

4 结语

在高职高专院校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中,应当进一步明确建设内容,强化高职高专学校领导正确价值观念的树立,强化课程开发建设的论证与指导,强化教学的督促检查。

猜你喜欢

云南省课程体系素养
民国初期云南省议会述论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云南省会泽铅锌矿区深部找矿取得重大突破
对云南省“农危改”工作若干问题的思考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