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肉鸡饲养经济效益的措施

2019-01-10

中国饲料 2019年6期
关键词:白羽鸡肉雏鸡

张 洪

(重庆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重庆 400016)

我国是鸡肉生产和消费大国,鸡肉产量仅次于美国,长期处于世界第二位(张瑞娟,2016)。据统计数据表明,从改革开放以来,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我国鸡肉产量持续增长,年均增长率保持在8%左右,鸡肉产量已占我国肉产品总量的15%,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郑麦青等,2014)。鸡肉产量的不断提升与我国肉鸡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密不可分,到目前为止,肉鸡养殖业可以说是我国畜牧业中集约化、规模化和机械化程度最高的产业之一。肉鸡养殖业中已涌现出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大型企业,但以农户饲养为主体的小规模饲养也依然存在于农村地区。在竞争激烈的肉鸡产业中,无论是先进的大型企业还是规模较小的养殖场,增加肉鸡养殖效益都是一个重大问题。因此,本文将从品种、卫生防疫、饲养管理、鸡肉深加工等方面入手,将提高肉鸡饲养经济效益的措施做一个简单综述。

1 品种

肉鸡品种决定了其后期生产发育特点。一般来说,大多数肉鸡养殖场会首选生长速度快、抗病力强、饲料报酬高的快大型白羽肉鸡,如AA肉鸡、科宝、艾维茵等(杨宁,2014)。但白羽肉鸡对饲养环境的要求较高,只有在合适的饲养管理条件下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快速生长的遗传潜力,适合集约化、规模化程度较高的大型企业进行饲养。对于规模较小的养殖场,饲养设备和条件与大型企业相比可能不够完善,在饲养快大型白羽肉鸡时应更加注意环境条件的优化与管理。此外,我国本土优质的黄羽肉鸡虽然生长速度与白羽肉鸡略有不足,但对饲养条件的要求比白羽肉鸡低,且肉质滑嫩、味道鲜美,市场价格比白羽肉鸡要高,也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是中小型肉鸡养殖场开展差异化饲养,提高经济效益的良好措施。黄羽肉鸡的育种选育工作仍有不足,相应的优质品种也不如白羽肉鸡多,因此限制了其发展(杨慧芳等,2005)。但不管是选择饲养白羽肉鸡还是黄羽肉鸡,都应查看种鸡场的资质证书,确保从信誉好、技术雄厚、防疫健全的种鸡场引入良种。

2 卫生防疫

养殖场引进鸡苗前,应仔细清扫和消毒鸡舍,以消灭可能的病原体,防止疫病发生。传统的甲醛加高锰酸钾的熏蒸法可以有效杀灭病原微生物,但异味较大,需较长时间的通风散味,也不符合环保要求;利用改进的三氯异氰尿酸钠进行熏蒸消毒,用量少消毒效果更好,不仅消毒成本降低,也更符合环保要求(贺明艳,2014)。除了常规的卫生消毒以外,对肉鸡进行合理的免疫接种也是饲养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由于肉鸡饲养密度大,一旦有鸡发病便会迅速传播,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防疫工作就显得更为突出和重要。一般来说,免疫程序的制定要根据当地家禽流行病的情况进行有针对性地防疫,此外,还需要根据养殖场的实际情况及家禽流行病的变化及时改进。疫苗选用不能贪图便宜,应选择获得国家授权的、国家规定和官方推荐使用的优质疫苗,并严格按照说明书的规定选择适合时间、剂量和用法进行免疫(王芳,2010)。

除了鸡苗入舍前的清扫消毒和肉鸡的常规免疫程序,为了预防疾病发生,在饲养过程中进行带鸡消毒也是养殖场经常采用的措施,可以有效降低病原微生物和粉尘的含量,改善鸡舍环境(李中习,2014)。此外,带鸡消毒还可以降低鸡粪中盐酸酶的活力,减少鸡粪中氨气的产生,提高鸡舍空气质量,促进肉鸡健康生长(燕秋玲等,2009)。

3 饲养管理

饲养管理是肉鸡养殖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措施可以极大地改善肉鸡生长情况,是提高肉鸡饲养经济效益的关键。一般来说,肉鸡饲养管理过程中涉及的要点主要包括鸡舍环境温度和湿度的控制、光照控制、饲养密度的调整、饲料营养管理等方面(梁万春,2012;罗洪安,2009)。

3.1 环境温度和湿度的控制 鸡舍环境中的温度和湿度直接影响肉鸡的生长发育,特别是在雏鸡阶段,其身体各项机能发育还未完善,对外界环境的变化十分敏感,如若环境温度和湿度不合适,将引起各种消化道、呼吸道等方面的疾病,造成雏鸡生长不利甚至死亡,引起巨大的经济损失(王东升等,2016)。此外,现代育种学家选育的快大型肉鸡产肉率大大提高,对高温更加敏感。如果鸡舍环境温度太高会造成肉鸡采食量下降,甚至完全不采食,严重影响肉鸡生长(顾敏清,2008)。对于雏鸡来说,初始鸡舍温度应保持在32℃左右,此后应随肉鸡生长不断调整,每周降低2~3℃,直到鸡舍温度稳定在20℃左右(黄益红等,2003)。与鸡舍温度相关的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鸡舍的通风换气条件。如果鸡舍通风量过大,会严重降低鸡舍温度,使其低于肉鸡合适的温度,影响其生长;如果通风不足不仅会引起鸡舍温度升高,还会由缺氧、氨气浓度过高等因素而导致肉鸡腹水症等疾病(霍清合等,2009)。对于湿度来说,雏鸡生长的前两周应保持鸡舍相对较高的湿度,以65%~70%为宜,环境过于干燥会引起雏鸡脱水;而在肉鸡饲养后期,过高的湿度不利于环境卫生和防疫,也会影响肉鸡的生长速度,因此湿度控制在55%~65%比较合适(郝会元,2011)。

3.2 鸡舍中光照的控制 鸡舍中的光照条件间接影响肉鸡采食量、日增重和料重比,还与肉鸡腿病的发生率有一定关联。因此,在肉鸡养殖过程中,随着肉鸡生长阶段的不同而调节鸡舍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间,以促进肉鸡健康生长。研究表明,雏鸡视力较弱,初期提供较强的光照有利于其尽快饮水开食,适应环境;但肉鸡长期处于强光照下会降低饲料转化率,还会引发啄癖的恶习。因此,在肉鸡养殖过程中,随着日龄增长应逐渐减少光照时间、降低光照强度(李言谱等,2010)。但在肉鸡养殖后期,为了增加上市体重,可以适当延长鸡舍光照时间,促进肉鸡生长,提高经济价值。

3.3 饲养密度的调整 研究表明,有限的活动空间会引起肉鸡之间激烈的竞争性和侵略性行为。此外,过高的饲养密度还会损害肉鸡免疫功能,引起严重的应激反应,降低屠体品种,影响其商品价值(孙作为等,2011)。卢营杰等(2016)研究表明,肉鸡饲养密度过大会降低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引起免疫应激反应,改变相关血清生化指标。但肉鸡饲养密度过小,单位面积鸡舍饲养的数量太少,会引起肉鸡养殖成本的提高;肉鸡活动空间大也会降低料重比,对饲养成本控制有不利影响。综合来说,肉鸡饲养密度以每平米10~15只为宜,这样既不会过多地浪费饲养空间,相应的应激反应也较小,有利于肉鸡健康快速生长(汤建平等,2011)。

3.4 饲料营养的管理 一般来说,饲料的成本在肉鸡养殖过程中占80%左右,因此,为了提高饲养经济效益,必须重视饲料的营养管理。一般来说,在肉鸡生长过程中,要根据其发育规律分阶段饲喂不同营养水平的饲料,以促进其更好地生长(洪学,2006)。现在饲料厂都有肉鸡各生长阶段的全价配合饲料,养殖场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按需采购,尽量选择正规、实力雄厚的大厂来保证饲料的品质。当然,有的大型养殖场有自己配套的饲料加工厂,这样能进一步降低饲料开支,提升养殖的经济效益。

在饲料营养管理的基础上,还需要审时度势,做好肉鸡适时出笼。一般来说,白羽肉鸡适合出笼的时间在46~52日龄,黄羽肉鸡适合出笼的时间在60~90日龄,饲养周期延长,肉鸡生长速度下降,料重比降低,相应的饲养成本提高,造成养殖效益下降(顾云飞,2015;李龙等,2015)。

4 鸡肉深加工

在我国,大部分养殖场都以活鸡的形式来出售,附加产值较低,难以获取更高的利润。调查研究表明,美国早在20世纪90年代,鸡肉产品的加工体系就已经比较完善,市场上分割鸡肉和深加工鸡肉已占到销售总量的46%和31%,且品种繁多;但目前我国鸡肉深加工产品仍然很少,不到总量的15%,与发达国家有很大差距(王鹏等,2016)。因此,对于肉鸡养殖场来说,如果能适当开发一些鸡肉深产品加工,甚至从一开始就根据产品特点进行定制化饲养,有利于自身品牌的建立,提升产品商业化价值。当然,鸡肉产品加工需要企业自身具备一定的实力,因此,一些大型企业可以通过这条途径建立自己的品牌,通过差异化竞争提升企业经济效益。

5 小结

现代化的肉鸡生长速度快、产肉率高、饲料转化率高、饲养周期短,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但在日趋严峻的企业竞争中,如何进一步提高肉鸡饲养水平,改善养殖企业经济效益仍是一个恒久不变的问题。在肉鸡饲养过程中,最核心的是应始终坚持严格的疾病防疫措施和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

猜你喜欢

白羽鸡肉雏鸡
养殖端现抵触情绪 白羽鸡苗价格走低
雏鸡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夏季严防雏鸡中暑
快快长慢慢长
厨房料理小妙招
下半年鸡肉市场看好
天热了,吃点鸡肉吧
不吃鸡肉
食醋可防鸡病
有扇白羽,有灯琉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