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肝火犯肺证”证名源流考❋

2019-01-08张华敏刘寨华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9年2期
关键词:肝火诊断学肝气

张华敏,杜 松,刘寨华△

(1.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北京 100700; 2.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 北京 100700)

“肝火犯肺证”一词见于20世纪90年代中医证候规范化工作开展之后。 与之对应的“肝火犯肺”一词也是在清代文献中才开始出现,其含义既有病机的含义,又包括现在证候的含义,内涵与现在基本相似。笔者查阅历代文献,对“肝火犯肺证”的发展源流作一梳理并系统考证,望理其脉络,溯其源流。

1 规范名

中文名:肝火犯肺证,英文名:syndrome of liver fire invading lung。注释:肝火炽盛,上逆犯肺,肺失清肃,以胸胁灼痛、咳嗽阵作甚则咳血、急躁易怒、头胀头晕、口苦口渴、舌红苔黄腻、脉滑数等为常见症的证候。

2 定名依据

2.1

清代之前,在描述咳喘类疾病的病机时,肝火犯肺证以“木火刑金”“火盛刑金”多见,至清代出现“肝火犯肺”一词后开始陆续使用。尤其1949年之后,国家陆续组织出版了系列规划教材,在20世纪60年代这些教材中开始出现中医证候分类的内容,并出现了“某某证”的表述方式。而脏腑兼证类证候直至三版规划教材才出现,“肝火犯肺”也出现在脏腑兼证类证候中,但是并未写成“肝火犯肺证”。1971年,由甘肃出版社出版的《新编中医入门》一书中,使用了“肝火犯肺证”一词,是目前看到使用“肝火犯肺证”一词最早的文献[1]。1987年,由赵金铎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中医证候鉴别诊断学》中,也使用了“肝火犯肺证”一词[2]。随着中医证候规范化工作的持续推进,在其后的国家规划教材和国家标准中,“肝火犯肺证”则一直沿用下来。

2.2

1997年出版的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用“肝火犯肺证”为规范名,其定义为肝火炽盛,上逆犯肺,肺失肃降,以胸胁灼痛、急躁易怒、口苦口干、咳嗽阵作甚至咳血、舌红苔薄黄、脉弦数等为常见症的证候[3]。其后,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医诊断学》(朱文锋主编)[4]、《中医诊断学》(王忆勤主编)[5]及我国2005年出版的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中医药学名词》[6]等均以“肝火犯肺证”作为规范名。

3 源流考释

3.1 先秦两汉时期

先秦两汉时期并未见到关于“肝火犯肺”病机的表述,相关记载主要体现在咳喘等肺病的因机证治方面,在咳嗽里主要以描述“肝咳”或“肝病及肺”为主。如《素问·咳论》提出了“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7],并论述了各脏腑咳嗽的特点。其提出的“肝咳之状,咳则两胁下痛,甚则不可以转,转则两胠下满”,虽未明确提出肝火犯肺是肝咳的病机,但却描述了肝咳的主要表现为咳嗽、胁痛,甚则连及腋下痛。这些症状也是肝火犯肺证的主要表现。《难经·五十六难》曰:“肝之积,名曰肥气,在左胁下,如覆杯,有头足。久不愈,令人发咳逆、痎疟,连岁不已。以季夏戊己日得之。何以言之?肺病传于肝,肝当传脾,脾季夏适王,王者不受邪,肝复欲还肺,肺不肯受,故留结为积”[8],指出了肝病可以传于肺的病机演变。《伤寒论》小柴胡汤证的或有证有“咳嗽”也可以视为肝胆失和犯肺的一种体现。如《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与小柴胡汤主之。[9]”

3.2 隋唐时期

隋代重要医书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认识到五脏六腑皆能引起咳嗽,并论述了肝咳的症状表现。《诸病源候论·咳嗽候》曰:“乘春则肝先受之,肝咳之状,咳则两胁下痛,甚则不可以转侧,两下满。” “四曰肝咳,咳而引胁下痛是也”[10]。孙思邈《千金要方》也提及肝咳并进一步论述了肝咳的治法:“寒咳、支咳、肝咳、刺足太冲。[11]”《外台秘要》则结合脉象进行了预后判断:“厥阴咳,咳而引舌本是也。诊其右手寸口气口以前脉,手阳明经也,其脉浮则为阳实,阳实者,病苦腹满,善喘咳,脉微大,为肝痹,咳引少腹。咳嗽脉浮大者生,沉小伏匿者死。[12]”

3.3 宋金元时期

宋金元时期开始出现了“火盛刑金”的描述,被认为是“肝火犯肺”的雏形,此中的“火”泛指邪郁化热的火热之邪灼肺,但已有包含肝火的苗头。如宋代的方书《史载之方》中载:“盖火盛刑金而喘,则六脉纯得火脉,疾大而有力,若寸口偏大而关脉带芤即须唾血。[13]”朱丹溪在《丹溪心法》中则将咳嗽分为风寒、痰饮、火郁、劳嗽、肺胀5种,指出咳嗽伴有胁下痛,治疗应疏肝气,以青皮挟痰药,实者白芥子之类治之;并提出了治咳嗽胁痛以二陈汤加南星、香附、青皮、青黛入姜汁治之;伴眩晕嘈杂之症的为火动其痰,用二陈汤加山栀子、黄连、黄芩之类;以噫气吞酸为主症的为食郁有热、火气上动,以黄芩为君,南星、半夏为臣,橘红为使,热多加青黛。对肝火、肝热、肝郁导致咳嗽等症状的治疗进行了细致描述[14]。

3.4 明清时期

明代关于肝咳的因机证治论述则较为详细。如王纶《明医杂著》认为,春天肝气上升宜润肺抑肝之法治疗咳嗽[15]。吴昆在《医方考》中提出“肝移热于肺而咳嗽”以当归芦荟丸治之。并进一步解释“咳嗽而两肋痛,多怒脉弦者,病原于肝也。肝者,将军之官,气常有余,气有余便是火,故宜泻之。是方也,芩、连、栀、柏、草龙、青黛、大黄,皆能泻火,而未必入肝;肝气臊,诸药得芦荟、麝香之臊,同气相求,可以入肝而平肝矣”[16],既论述了肝郁化火、肝火犯肺导致咳嗽的病机,又提出了相应的治疗方药。秦景明则在《症因脉治》中对肝咳的症状、病因、脉证、治疗分别进行了论述,并明确指出:`肝经咳嗽之因为木气怫郁、肝火时动、火盛刑金则为喘咳;或肝经少血、肝气亏损则木燥火生亦为喘咳,二者肝经咳嗽之因也。临床表现为咳则两胁下痛,痛引少腹,或寒热往来,面青色筋急,左关弦数,或弦急,或弦细,或弦涩。治疗方剂有泻青各半汤、柴胡饮子、加味逍遥散[17]。将肝火犯肺作为肝咳的主要病机之一。

清代关于火盛刑金、木火刑金导致咳嗽的病机、临床表现、方剂、用药也比较多,但是用“肝火犯肺”一词仍较为少见。如叶天士认为肝气郁结、肝木刑金或肝气逆行、乘肺则咳、肝逆乘胃射肺等均可发生肝咳,而最有意义的是指出了肝木刑金的咳嗽以呛咳为主。《临证指南医案》云: “人身气机,合乎天地自然,肺气从右而降,肝气由左而升,肺病主降日迟,肝横司升日速,呛咳未已,乃肝胆木反而刑金之兆。”又云:“肝阳化风,旋扰不息,致呛无平期。[18]”此时期的医家认为“火盛刑金”导致疾病不仅仅只有咳嗽,还有喘、吐血、肺痨等病症。如《血证论》曰:“金不制木则肝火旺,火盛刑金则蒸热,喘咳、吐血、痨瘵并作。[19]”何廉臣的《感症宝筏》卷三曰:“凡病气自左升,腹中膨胀,呕吐涎沫、酸苦黄水,则咳呛不已,此肝气逆乘,过胃犯肺。法宜制肝和胃,须陈皮、半夏、茯苓、川椒、乌梅、萸汤炒川连、姜汁炙枇杷叶主之。[20]”并对肝逆犯肺导致的呕吐涎沫、酸苦黄水、咳呛不已等批注为“木火刑金”。由此可见,至清代“肝火犯肺”一词还多以“肝木刑金”“木火刑金”“肝逆犯肺”等表示。

3.5 近现代

新中国成立后,由国家组织陆续出版了系列规划教材,在20世纪60年代这些教材中开始出现中医证候分类的内容,并出现了“某某证”的表述方式。1971年由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新编中医入门》首次使用了“肝火犯肺证”这一名词,对该证候描述为: “胸胁刺痛,一阵阵咳嗽,咯吐鲜血、性急易怒、烦热口苦、头眩、目赤、舌红苔薄、脉弦数。治宜清肝泻肺。用黛蛤散或泻白散之类。[1]”1974年由北京中医学院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医学院试用教材《中医学基础》的脏腑兼证中则出现了“肝火犯肺”,该书对该证候所下的定义为:“本证多由肝气郁结,气郁化火,上逆犯肺,肺失肃降所致”,主要脉证为胸胁窜痛,咳嗽阵作,甚则咳吐鲜血,性急善怒,烦热口苦,头眩目赤。舌苔薄,舌质红,脉弦数。其病机是因肝郁气滞、气郁化火、肝火上逆犯肺所引起。如热伤肺之血络可见咳血,治以清肝泻肺法,用黛蛤散合泻白散加减[21]。1987年,由赵金铎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中医证候鉴别诊断学》中使用了“肝火犯肺证”一词,其定义为:“肝火犯肺证又称木火刑金证,是指情志郁结、气郁化火、灼伤肺阴或邪热蕴结肝经,上犯于肺,肺失清肃而出现的一系列症状的概称。”主要临床表现为咳嗽阵作、气逆、咯痰黄黏,甚则咳吐鲜血、胸胁疼痛、性急善怒、心烦口苦、头晕目赤、大便干结、小溲黄赤、舌红苔薄黄、脉弦数,常见于咳嗽、咯血等疾病中[22]。

1995年出版的《中医大辞典》[23]收录了“肝火犯肺”一词,同时也收录了“木火刑金”一词,但并未指出两词为同义词。随着中医证候规范化工作的持续推进,在其后的国家规划教材、国家标准中,“肝火犯肺证”则一直沿用下来。如1997年出版的国

标《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3]、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医诊断学》[4](朱文锋主编)、《中医诊断学》[5](王忆勤主编)以及我国2005年出版的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中医药学名词》[6]等均以“肝火犯肺证”作为规范名,而在含义解释上也基本趋于一致。而临床上“肝火犯肺证”“从肝论治咳嗽”也是当今常用的咳嗽辨治证型和治疗方法。[24-27]

猜你喜欢

肝火诊断学肝气
逍遥散加减治疗肝气郁滞型月经不调的临床效果
自拟疏肝和胃汤加味治疗肝气犯胃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观察
春季养肝食何“味”
微信在线
肝气郁结是肝病吗?
PBL教学结合标准化病人在诊断学实训教学中的应用
降肝火,这些水果有效果
去肝火,一只脚就够了!
临床医学专业《诊断学》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互动式”教学法在高职康复治疗技术专业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