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DCA循环在提高医院感染管理质量中的效果

2019-01-07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30期
关键词:医护人员我院科室

刘 颖

(长春市人民医院感染管理科,吉林 长春 130051)

PDCA循环法最早由美国爱德华.戴明提出,分为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及处理(Action)四个阶段,以放大系统功效、提升趋近目标质量的目的[1]。近年来,PDCA逐渐引进医疗领域,并在现代医院感染管理、护理质量管理多领域开展,初始效应得到验证[2]。我院自2017年开始实施PDCA循环法以提高医院感染管理质量,取得满意效果,现将具体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我院自2017年1月开始实施PDCA循环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50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男2763例,女2237例,患者年龄3个月~80岁,平均(56.32±3.66)岁;涉及科室:妇科、产科、心血管内科、神经外科、心胸外科、泌尿外科、消化内科、血液净化中心。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500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男2750例,女2250例,患者年龄3个月~80岁,平均(56.70±3.50)岁;涉及科室与对照组相同。纳入样本性别、年龄及科室分布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PDCA循环管理法实施前,采用我院常规感染管理办法。PDCA循环法:

1.2.1 P计划设定。依照国家《医院感染监测规范》[3]、我院当前感染控制情况,调查医护人员感染防控意识、执行能力等,制定符合我院实际的感染控制目标。①制度的制定:严格感染管理相关制度,并将其作为年度医院防控工作的重点,制定制度后,组织医院各科室医护人员共同学习,依照制度、规章流程规范行为,成立专门的感染防控管理机构,督促落实规章制度的具体落实情况。②纳入问题、缺陷。感染防控管理机构持续监督各科室感染控制情况,依照目标、计划检查其存在的问题、薄弱环节,并提出具体的改进措施;充分调查、总结的基础上,整理出医院感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制定成册,分发各科室,组织各科室提出解决方案。③人员培训。医院感染管理质量的提高需要全体医护人员共同努力,涉及医、护、药、检以及后勤保障各部门,因此医院要定期组织人员培训,提高其预防感染的意识,操作技能等。每月月底抽查科室成员工作中感染控制情况,考核结果与绩效直接挂钩。

1.2.2 D实施。加大对感染多发科室的重点管理,如手术室、内镜室、血液透室、CCU重症医学科、心导管介入室产房、神经外科等;加强对重点感染人群的监测,依照感染发病趋势,重点追踪监测新生儿、CCU、产妇、高龄等免疫例低下的易感人群,加强相关科室内消毒工作管理。各科室制定表格,记录、等级感染病例,并及时上报,及时实施临床干预。加强重点环节的监测,对于常见的感染疾病,如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泌尿系统感染、血流感染等,医护人员要加强患者监护,严密监测治疗情况,做好消毒工作,一旦发现感染相关因素,及时将导管拔除,争取早预防,做到早隔离、早控制的效果。

1.2.3 C检查。依照现代医院制定的规范化标准,实施督察、自查、抽查等方式;每月组织科室自查、自我考核;医院感染控制中心不定期检查各科室感染控制情况,每个季度进行1次考核,归纳收集到的问题并进行系统化分析,尽早发现问题、处理问题。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标本采集情况等及时整理;医疗废物为院内感染的主要传播物品,因此要定期检查医疗废物的分类、运送、处理、物体表面、消毒液、手卫生、无菌物品等项目监测指标。医院依照感染控制中心提供的数据,在院周会上评比、点评,并与科室绩效工资挂钩,以激励、警示科室加强感染管理的控制。

1.2.4 A处理。感染科每周例会,每月召开1次医院感染质量分析主题会议,将梳理、发现的问题及时下达给各科室,并限定科室在规定时间内整改,感染控制专业人人员督促其执行状况,并回收反馈单留存。

1.3 观察指标:收集两组患者住院期间感染、全因患病率等;分别于PDCA循环法实施前、后对各科室医护人员的手卫生、操作规范情况进行评分,满分100分,60分合格,分数越高则表明手卫生、操作规范情况越好。

1.4 统计学分析:用SPSS20.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s)符合正态分布,以t检验分析对比;计数资料以χ2检验分析对比。P<0.05为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住院期间感染、全因患病率比较:观察组住院期间32例感染(泌尿系统感染9例、口腔感染6例、肺部感染17例),感染率为0.64%,14例全因患病患者,发生率为0.28%;参考组住院期间266例感染(泌尿系统感染89例、口腔感染46例、肺部感染17例),感染率为5.32%,136例全因患病患者,发生率为2.72%,两组差异显著(P<0.05)。

2.2 两组医护人员手卫生合格、操作规范评分比较:观察组医护人员手卫生合格评分、操作规范评分分别为(94.04±2.32)分、(93.77±3.00)分,参考组医护人员手卫生合格评分、操作规范评分分别为(89.55±3.11)分、(889.16±3.05)分,两组差异显著(P<0.05)。

3 讨 论

随着国内外医疗领域新法规、新政策及新标准的密集出台,新方法、新技术及新产品在感染控制领域的使用,我国医疗机构消毒行业及感染控制得到快速发展与进步[4-6]。为提高我院感染控制、消毒能力的水平,以使我院感染管理走向规范化与标准化,我院于2017年1月开始引进PDCA循环法,以提高我院整体管理水平。研究结果显示实施后,患者住院期间感染、全因患病率、医护人员手卫生合格、操作规范评分等指标均得到明显改善(P<0.05),证明了该法的有效性。为使PDCA发挥更大价值,笔者认为在PDCA循环法的使用中,必须严格掌握其周期,实现管理质量的步步提升。我院在具体使用中,以“月”为周期,在月底对各科室的感染管理控制质量进行考核,通过不断的循环,环环相扣,以快速进入下一个循环。

实践证实,在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以PDCA循环理论作为指导,能够提高感染控制的有效性,持续改进医院感染管理质量。

猜你喜欢

医护人员我院科室
消毒供应中心与临床科室建立有效沟通的实践与探讨
我院师生参加“天津市2022新年音乐会”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我院隆重举行2020届毕业典礼
法国用免费拳击课感谢医护人员
《海峡姐妹》志愿者为医护人员送温暖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等疫情过去,你要记得这四件事
爱紧张的猫大夫
新医改形势下的科室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