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胆结石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的护理分析

2019-01-07刘凤丽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30期
关键词:胆结石胆囊腹腔镜

刘凤丽

(辽宁省营口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心医院,辽宁 营口 115007)

胆结石主要是胆道系统内发生结石,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胆囊内形成结石,会对胆囊黏膜产生刺激,引起胆囊慢性炎症,且结石会在胆囊颈部或胆囊管后引发严重并发症[1]。胆结石的形成原因有很多种,且不同区域具有不同的发病率。治疗胆结石主要采取手术方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是一种微创手术方法,已经逐渐取代传统切腹手术操作。该种操作创口小、出血量少、恢复速度快、并发症少。但为促进患者康复,可为患者提供相应的护理措施。本文研究分析胆结石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方法与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挑选我院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接收的胆结石患者100例。男62例,女38例,患者年龄为22~70岁,平均年龄为(42.6±5.9)岁。病程2~11个月,平均病程为(6.1±1.4)个月。采用随机抛硬币的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一般性资料,并无实质性差异,具有可对比性。

1.2 方法:所有患者均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照组辅以常规护理措施,护理人员完善各项术前检查,术中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术后指导用药。观察组患者采取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具体操作方法如下:①术前护理。在患者手术操作前,均进行例行检查,确保患者手术操作的过程中没有潜在性危险因素,对手术治疗产生影响。如出现异常应对症处理,消除危险。更好的展开临床护理措施,护理人员可通过问卷调查形式,了解患者心理状态。根据患者的情绪状态展开针对性的心理疏导[2]。同时,护理人员可鼓励患者多参与院内组织的各类活动,消除不良情绪对病情的影响。②术中护理。护理人员在术前做好备皮工作,并清洗好手术区域,将患者送至手术室。确保手术室适宜湿度与温度。护理人员还应与患者进行沟通,避免患者对陌生的手术室环境产生紧张感。告知患者手术应保持仰卧位,头部略高于脚部。可在上肢建立静脉通道,输血中维持稳定血压,并注意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配合医师完成手术。③术后护理。手术结束后,护理人员需对患者进行心电监护,时刻注意患者各项生命体征的变化。对于需要输液治疗的患者,护理人员应注意控制输液速度,为患者营造相对安静、舒适的治疗环境[3]。护理人员告知患者,手术当天需禁食水。术后第1天可进食流质性食物,术后第2天进食半流质性食物。手术后的第5天可食用普食。日常饮食中避免高脂肪食物的摄入。鼓励患者多食用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的清淡食物。护理人员可根据患者饮食喜好,为其制定针对性的饮食方案。日常饮食加强新鲜水果与蔬菜的摄入,维持大便通畅。血压偏低的患者,应保持低盐饮食。护理人员还需告知患者加强高分子碳水化合物与蛋白质的摄入,增加膳食纤维、丰富维生素与无机盐。控制脂肪与胆固醇的摄入[4]。患者实行腹腔镜手术后,容易产生并发症。同时在自身机体因素与免疫力低的影响下,也并发症的种类较多,比较复杂。对此,护理人员需要加强并发症的护理。如,胆漏。胆漏患者多在术后的6 h表现出腹痛,引流管液体胆汁样流出,腹部压痛、反跳痛,需再次进行手术[5]。护理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腹部的变化与引流管的变化。如患者表示存在不适,应及早发现问题,并及时告知医师,做好各项准备,确保引流通畅,同时还需注意护理引流管周围皮肤。呼吸道感染患者多为存在慢性支气管炎病史。患者呼吸道感染可能与气管全麻、术后不能下床活动相关。血常规检查发现白细胞与中性粒细胞存在升高的现象。对于此类患者应协助拍背,促进咳痰。患者痰液黏稠的时候,可通过雾化吸入的方式[6]。同时鼓励患者尽早下床活动。护理人员提供各项护理措施的时候,还需加强心理护理。

1.3 统计学分析:统计并分析两组患者差异,利用专用的统计学软件SPSS19.0处理所有数据,并经χ2检验后,采用标准差和均数进行表示,分别借助卡方与t原理进行检验,以确定两组数据之间的差异,在P<0.05后,表明两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78.0%,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8.0%,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具有差异性(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VAS评分、HAMA评分与HAMD评分并无明显差异,治疗前观察组患者VAS评分(6.3±1.4)分、HAMA评分(27.6±6.3)分、HAMD评分(25.8±5.7)分,对照组患者VAS评分(6.2±1.3)分、HAMA评分(28.2±5.2)分、HAMD评分(25.9±5.3)分,治疗后两组患者均改善,且观察组患者改善效果更明显,即观察组患者VAS评分(2.1±0.8)分、HAMA评分(10.5±3.3)分、HAMD评分(11.3±3.5)分,对照组患者VAS评分(4.8±1.2)分、HAMA评分(17.1±3.7)分、HAMD评分(17.3±4.3)分,差异显著(P<0.05);统计分析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观察组均具有明显优势,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3.1±1.4)d、术中出血量(15.9±6.3)mL、排气时间(10.1±4.1)h,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5.9±2.2)d、术中出血量(35.6±9.4)mL、排气时间(19.8±8.9)h,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胆结石症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胆道系统疾病。通常情况下,治疗胆结石正采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7]。此种治疗方法床上相对较小,患者术后并发症也少,同时恢复速度相对较快。即便该种手术具有较多的优势,但受到全身麻醉和气腹等因素的影响,很容易导致患者出现心理与生理应激反应,影响预后。为更好的促进患者康复,可在患者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时辅以相应的护理措施,以加快患者恢复速度,提高临床治疗效率[8]。此次研究活动充分表明,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效果更显著。综上所述,胆结石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辅以围手术期护理措施,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可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胆结石胆囊腹腔镜
致敬甘肃省腹腔镜开展30年
胆结石的症状有哪些日常护理知识需知道
儿童双胆囊畸形伴胆结石一例
3D腹腔镜下肝切除术在治疗肝脏肿瘤中的应用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观察
哪些人易得胆结石?得了胆结石该怎么吃?
改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用于胆囊良性疾病中的效果观察
分析肝胆结石实施肝切除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效果
哪些胆囊“要不得”
腹腔镜肝切除术中出血的预防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