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床护理路径用于71例老年性白内障护理中的价值

2019-01-07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30期
关键词:老年性病患白内障

赵 宏

(吉林省辽源矿业集团职工总医院眼科,吉林 辽源 136201)

白内障(cataract)是因老化、遗传、免疫、代谢异常、辐射、外伤引发晶状体代谢紊乱,导致晶状体蛋白质变性出现混浊,继而出现视物模糊的病症,多见于40岁以上民众,老年性白内障即与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多指患者从中老年开始发生的晶状体混浊,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形势日渐严峻,国民患病率呈递增趋势,易加重其身心压力,若不及时予以正确医疗会出现致盲问题,影响生存质量[1]。为帮助病患摆脱疾病困扰,加之医疗卫生技术的进步,当下医者多推荐患者行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技术进行医治,效果显著,为获取理想治疗效果,医者多搭配护理干预[2]。临床护理路径统筹患者诊疗全过程,可弥补常规护理的不足,降低医患成本,本文就临床护理路径用于老年性白内障护理中的价值进行分析,现资料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从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白内障病患中选取71例老年患者,根据护理措施将其分为研究组(39例)和对照组(32例)。本次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所有病患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研究组男21例,女18例;平均年龄(69.5±2.3)岁。对照组男18例,女14例;平均年龄(69.8±2.2)岁。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年龄>60岁;病历资料完善;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及临床检查体征确诊。排除标准:精神交流障碍;中途退出研究;依从性差。

1.2 研究方法: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监测病患生命体征、给予对症治疗和营养干预,定时督促其服药检查,调整病房环境,组织开展康复锻炼。

研究组患者行临床护理路径,由主治医师、责任护士组建医疗小组:①入院之际护士辅助病患办理入院手续,简答介绍医院概况、主治医师临床经验,借助以往成功病例缓解负面情绪,组织患者与医师交流,消除隔阂,提高配合度;②组织患者开展眼压检查、房角检查和眼部特殊检查,医护人员根据检查结果讨论制定护理方案和预控方案,以减少不良事件,告知病患护理干预的意义,提高配合度;③评估患者精神状态及疾病知识掌握情况,加大宣教力度,保证患者正视疾病,多数病患长期承受病痛,难免会有消极恐惧情绪,告知患者家属其承受的身心压力,给予鼓励支持;④术前评估患者身体状况,告知其术中及术后潜存风险,传授应急处理措施,术后防治并发症,监测生命体征(血压、心率、脉搏、体温),每日检查眼部情况,根据病情恢复情况调整护理方案(术后卧床静养、切记头部动作轻缓、禁洗脸揉眼睛,规避前房出血或眼压升高;术后3个月内少看电视、电脑、报纸,保证充足睡眠,谨防感冒咳嗽,以免影响伤口愈合);每日由责任护士就护理干预完成情况进行评定并签字确认,若有异常及时告知主治医师予以急救,以减少不良事件;⑤多与病患交流,诊疗时动作轻柔语气温和,让其感受到理解和尊重,细心观察纠正不良生活习惯,均衡饮食,以易消化、高蛋白、维生素含量丰富的食物为主;⑥出院时分发健康手册,开展为期半年随访服务,借助电话和移动网络提供远程医疗服务。

1.3 观察指标:自制生活质量评估表,从躯体健康、精神状态、睡眠质量、自理能力、社交情况5个方面进行评估,每项10分,总分50分,分值越高证明生活质量越佳;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角膜水肿、眼球胀痛、偏头痛、感染)。

1.4 统计学处理: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处理数据,用(±s)、(%)表示,用t和χ2检验,分析组间差异,若P<0.05,即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生活质量评分:干预前,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为(24.3±2.3)分与对照组(23.9±2.5)分相比无统计学意义(t=0.701,P=0.243);干预后均有改善,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42.1±5.6)分明显高于对照组(37.4±4.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26,P=0.000)。

2.2 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期间,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仅1例病患出现偏头痛问题;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6%,1例角膜水肿、2例眼球胀痛、1例偏头痛、1例感染,组间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χ2=3.876,P=0.049)。

3 讨 论

老年性白内障(senile cataract)是晶状体老化过程中出现的退行性病变,该病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与环境、营养、代谢及遗传等因素存在相关性,多为双眼先后发病,50-60岁民众为该病高发群体,发病率达60-70%,有皮质性、囊下型和核性三种,中医将其称为“圆翳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作为经典治疗方案因创伤小、术后反应轻散光小,手术易控制备受医患欢迎,为帮助患者快速复明或免除病痛折磨,医者多在常规诊疗的同时搭配护理措施,常规护理仅关注患者术后生命体征,虽给予对症治疗,但疗效有限。临床护理路径是由科室主任组织医师、护士共同创建护理管控小组,严格按照医院规定结合患者病种、病情、体质及个人情况设计制作的可行性诊疗流程,涉及检查、健康教育、心理干预、并发症防治、饮食指导、康复锻炼及随访服务等多个方面,旨在打造一个全方位多元化护理模式,帮助患者重获良好身心状态,进而提高诊疗效果,实现最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3-5]。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往医护人员在为病患诊疗时虽辅之护理干预,但多将关注重点集中于病患生命体征监测中,忽视其精神状态和心理活动,无法满足患者个性化需求,效果不甚理想,老年患者身体组织器官有所退化,常合并其他慢性病症,加之忧心预后常伴有恐惧心理及负面情绪,加大宣教力度,辅之心理干预,帮助病患正视疾病,培养保健意识以防治并发症,减少医疗纠纷,最大程度发挥医疗资源及人力资源其价值。姜朝霞[6]在研究中指出实施临床护理路径不仅能减少患者负面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还可缩短疗程,减少医疗支出,效果显著。总之,老年性白内障患者行临床护理路径效果佳、安全性高,且能改善病患生活质量,可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老年性病患白内障
中医针灸推拿治疗老年性便秘的应用效果分析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对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
精细化护理在老年重症糖尿病足伤口护理中应用的意义研究
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高热惊厥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喉癌患者术后护理中应用连续性护理干预的效果及对术后心理状态的影响
观察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治疗硬核白内障的临床疗效
温针灸配合中药塌渍治疗老年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
青光眼术后并发白内障临床探析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行冠脉搭桥术后的临床护理价值分析
过多晒太阳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