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神经内科对脑卒中护理中系统护理干预的价值分析

2019-01-07葛红敏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30期
关键词:系统化神经内科康复

葛红敏

(辽宁省沈阳市苏家屯区中心医院,辽宁 沈阳 110101)

脑卒中属于临床比较常见的神经内科疾病,其发病原因可能在于机体脑血管阻塞,本病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等特点,给患者及其家属都会带来严重的负担,需尽早诊断与治疗。脑卒中患者多有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会影响治疗与康复,导致生活质量降低[1]。为此,针对脑卒中患者应积极做好护理干预,而目前临床上可采取的护理模式较多,为了探讨系统护理干预应用在神经内科脑卒中护理中的价值,我院针对收治的90例脑卒中患者进行了如下研究与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抽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神经内科脑卒中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入组对象有完整资料,确诊满足脑卒中诊断标准[2],愿意配合研究,同时排除合并严重心肝肾等脏器病变、意识障碍或精神异常、严重昏迷、不愿意配合研究等患者。按照随机双盲法分组,每组4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中男性25例、女性20例;年龄(55.8±5.6)岁(30~73岁);脑出血19例、脑梗死26例。观察组患者中男性24例、女性21例;年龄(55.2±5.9)岁(32~71岁);脑出血18例、脑梗死27例。前述一般资料上两组患者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可比。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模式干预,观察组则实施系统化护理干预:①系统化的宣教:入院后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脑卒中相关知识宣教,使得他们了解康复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培养他们适应生活的能力,坚持长期康复,树立康复信念,鼓励他们按照康复计划表实施训练,并予以正确指导。②系统化心理干预:入院后主动和患者沟通交流,及时发现负面情绪,针对性疏导。耐心倾听患者主诉,尽量满足他们合理的身心需求,及时消除或缓解负面情绪。和患者建立良好医患关系,通过有效的疏导,避免思想巨大波动,以暗示性与鼓励性语言充分调动患者主观能动性,更好配合。③系统化饮食指导:恢复期需根据患者情况制定合理与严格的饮食计划,注意营养均衡,尽量少吃糖、盐,尽量不吃高胆固醇食物,多吃新鲜的蔬菜与水果。高血压患者制定高蛋白与低盐饮食,多以牛奶、鱼、海产品等含钙食物为主。吞咽障碍或意识障碍,则采取鼻饲处理,神志清晰者注意观察,避免呛咳。④系统化肢体功能训练:待病情稳定后指导患肢功能康复锻炼,避免关节痉挛。肢体与关节被动运动十分必要,护理人员协助做好关节活动,注意范围应达到最大活动度。指导患者采取健肢协助被动锻炼,从简单到难,利用健肢带动瘫痪肢体,从被动逐渐过渡到主动,比如抬脚、伸手、大小关节屈曲等。逐渐恢复站立、行走、提物等。⑤系统化语言康复训练:将语言康复重要性与可能性告知患者及其家属,指导家属多协助患者,积极和患者沟通交流,使得他们积极配合语言康复训练。语言康复训练从简单到复杂逐步进行,比如复述单词与常用词,和旁人进行简单的对话,对选择患者关心的话题进行攀谈,经多途径的语言刺激,鼓励患者多讲话,为他们提供说话的机会,从而营造不错的语言情境,促进他们语言能力恢复。若患者在训练期间有不正确音调、无法正确表达意思,则鼓励他们利用表情与手势等肢体语言进行弥补,从而完整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重建他们的语言能力,协助他们克服交流障碍,使得语言功能尽快恢复。

1.3 观察指标:调查两组患者护理前与护理后焦虑评分、抑郁评分、NIHSS评分、ADL评分,并实施统计学分析。

1.4 统计学处理:本研究数据应用SPSS20.0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百分比%表示、卡方(χ2)检验,计量资料采取均数(±s)表示、t检验,P<0.05作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护理前焦虑评分、抑郁评分、NIHSS评分、ADL评分观察组分别为(30.9±3.4)分、(17.8±2.9)分、(9.8±3.5)分、(30.2±10.5)分,对照组分别为(30.4±3.5)分、(17.3±2.7)分、(9.4±3.8)分、(30.8±10.2)分,两组指标比较无差异(t=0.9034、0.8054、0.8814、0.9006,P均>0.05),护理后观察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NIHSS评分、ADI评分依次为(19.6±2.3)分、(8.9±3.4)分、(3.4±1.2)分、(66.7±17.4)分,对照组依次为(25.5±4.6)分、(11.5±3.6)分、(5.7±1.9)分、(52.4±12.6)分,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t=4.9805、5.0126、5.8792、4.5890,P均<0.05)。

3 讨 论

脑卒中属于神经内科比较常见的一种多发性疾病,有着发病率、致残率及致死率均高的特点。本病发病急骤,严重情况下患者会有昏迷或休克等,威胁生命安全,需及时发现与治疗。大部分脑卒中患者经过抢救与治疗度过急性期后,因存有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以及日常生活能力降低,导致生活质量严重下降[3]。为此,针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而言,除了积极治疗,还要促进他们生活自理能力的恢复,参与力所能力的活动,促进他们重新回归家庭与社会,从而实现康复的目的。

目前临床上可采取的护理模式较多,比如优质护理、人性化护理、个体化护理、整体性护理、预防性护理干预等,不同的模式取得的效果有差异,而我院近几年采取系统化护理干预取得了相对不错的效果。在本次研究中将收治的90例脑卒中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对照组接受常规神经内科护理干预处理,而观察组则采取系统化护理模式干预,结果显示两组护理前指标比较无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NIHSS评分、ADL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系统化护理干预不仅包括一般护理的内容,还采取各科专门护理技术处理,对残疾者加强训练与再训练,对残存功能展开康复指导与训练,提高他们的活动能力,达到生活能力基本自理及可参与基本力所能力的社会功能的目标[4]。本次研究中采取健康宣教、心理疏导、饮食干预、康复指导等措施进行系统化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综上所述,脑卒中实施系统护理干预可以改善负面情绪与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及生活质量,值得借鉴。

猜你喜欢

系统化神经内科康复
BOPPPS教学模式在全科住院医师神经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康复专科医院康复设备维保管理新模式的建立和探讨
欢迎订阅2022年《护理与康复》杂志
体感交互技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实施方案系统化研究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神经内科患者焦虑与抑郁症状的临床研究
系统化推进回迁提速
系统护理干预在神经内科对脑卒中护理中的应用探讨
舒适护理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