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蝶鞍区淋巴上皮癌1例

2019-01-07张斐斐高雪梅程敬亮赵瑞琛黄梦娜李晓茗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19年12期
关键词:蝶窦淋巴淋巴瘤

张斐斐,高雪梅,程敬亮,赵瑞琛,黄梦娜,李晓茗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磁共振科,河南 郑州 450052)

患者男,60岁,因“头痛半年余,双眼视力下降半月余”就诊。查体:左眼视野颞侧略缺损,左耳听力减退。实验室检查:泌乳素升高。脑CT检查示蝶鞍区软组织肿块(图1A),窦壁及鞍结节骨质破坏,鞍窝结构不清,蝶骨及枕骨斜坡骨质破坏,左侧颈部淋巴结增大;考虑鼻咽癌侵犯蝶窦。MRI平扫示蝶鞍区团块状占位性病变,大小约35 mm×36 mm×45 mm,T1WI呈等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DWI上病变弥散受限呈高信号(图1B~C),蝶窦及斜坡受侵,局部骨质结构消失;考虑颅内恶性淋巴瘤。行蝶鞍区占位切除术,术中蝶窦腔内可见灰红色肿瘤组织,质韧,大小约40 mm×30 mm×30 mm,边界欠清,血供丰富,内含大量条索状血管结构。镜下见肿瘤细胞呈片状分布,胞质淡染嗜酸,细胞核空泡状,核仁明显,肿瘤间质富含淋巴细胞(图2)。免疫组织化学:AE1/AE3(+),p40(+),CK5/6(+),Syn(部分弱+),Ki-67(40%+),CK7(-),CK20(-),CD3(-),CD20(-),GFAP(-),Oligo-2(-),S-100(-),EMA(-),CD34(-),PAX-5(-),CD117(-)。EBER原位杂交:阳性。综合诊断:蝶鞍区淋巴上皮癌(1ymphoepithelial carcinoma, LEC)。

讨论LEC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形态学上类似于鼻咽癌;2005年WHO将其定义为“低分化的鳞状细胞癌或伴有明显反应性淋巴浆细胞浸润的未分化癌”。LEC多发生于鼻咽部,也可发生于唾液腺、肺、胸腺、胃、子宫、膀胱和皮肤等部位,原发于颅内者极为罕见。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和性别,以40~50岁多见,男性略多;临床症状主要取决于肿瘤的位置和大小。EBER原位杂交是目前检测LEC敏感度和特异度较高的方法之一。

LEC的CT多表现为密度均匀的肿块,与相邻肌肉密度相似,邻近骨质可见破坏;MR平扫病灶信号均匀,T1WI多呈等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增强CT或MR通常表现为中度或明显均匀强化,瘤内偶有囊变坏死,钙化罕见。LEC的DWI或动态对比增强表现更具特征性。本例患者CT及MRI表现与LEC基本一致。临床上LEC应与颅内恶性淋巴瘤、垂体腺瘤及颅咽管瘤相鉴别:①颅内恶性淋巴瘤,病程短,主要表现为高颅压症状,MR平扫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增强扫描病灶可呈“缺口征”、“握拳征”、“尖角征”;②垂体腺瘤,MR平扫可表现为“束腰征”,易囊变、坏死及出血;③颅咽管瘤,多见于5~10岁,常伴囊变和钙化。

猜你喜欢

蝶窦淋巴淋巴瘤
HIV相关淋巴瘤诊治进展
教你一套全身淋巴按摩操
不同数学模型多b值DWI在预测子宫内膜癌淋巴血管侵犯中的能力
以皮肤结节为首诊表现的滤泡性淋巴瘤转化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一例
蝶窦分隔确定海绵窦段颈内动脉位置在神经内镜手术中的应用
当心! 淋巴瘤会伪装
单侧良性蝶窦病变的CT及MRI影像表现特点分析
经鼻内镜治疗孤立性真菌球性蝶窦炎的疗效观察
注意,有种“胖”不能靠运动去减
淋巴水肿的预防与照顾——乳癌康复者的隐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