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课堂教学思考与探究

2019-01-06李新宇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9年48期
关键词:语文课语言教学模式

李新宇

语文课究竟该怎么上?有些教师在教学时,或逐段讲解,或死守套路,或以练代学,或被多媒体束缚,使语文课没有情感,没有灵气,没有一点“语文味”。如何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更有活力更具魅力,更能吸引我们的孩子呢?

一、强化语言意识,彰显学科魅力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运用语言的课程,应引导学生对语言去阅读、去品味鉴赏,感受语言的魅力,进而感受语文这门学科的魅力。我们在教学中要时刻强化语言意识,让学生含英咀华、积累背诵、厚积薄发,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是活的,是有生命力的,是充满生气的,语文课也是最灵动的,所以,语文教学就是要将语文的生命力与生气激发出来。语文课堂教学就是要引导学生去咀嚼、品味,让他们一口一口地去尝去品,品出其中的味道。

二、打破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

语文是鲜活的,语文课也是最为灵动飘逸的,不能够简单地只使用某一种教学模式,更不能够去生搬硬套地套用某一种教学模式。对教学模式的运用,要在“活”字上下功夫。比如,讲授阅读课文,运用“读、思、积、用”的四步教学模式;教读诗歌:运用“听读(配乐)、试读、会意、悟理、背写”等;作文教学,运用“欣赏、评讲、思维训练、写作”的教学思路,并且要多为学生创设成功的机会,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文采,获取成功感。要根据具体的课文内容,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采用不同的教法,因材施教,因人施教。这样,才能让学生学得有趣,学得轻松。

三、回归语文本质,追求课堂简约

多媒体技术广泛进入课堂,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开阔了学生的课堂视野。但有些教师一味地迷信多媒体,甚至到了每课必用的地步,学生在获得视觉美感的同时,却遗漏了语文课最本质的东西——感悟语言、提升思维。语文课如果没有了誦读吟哦,没有了字斟句酌,没有交流碰撞,也就失去了它应有的韵味。语文课堂教学应回归语文本色,真正做到“简简单单教语文,真真切切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我们的语文教学,“要深入,更需要浅出”,要创新,更要守真,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环节上狠下功夫,教师只需简单一讲,就能切中要害,就能出新知,就能解学生心中之惑,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回归语文本质,那就是多读,多背,多想,多写。

四、关注动态生成,演绎精彩课堂

学生是充满情感、富于想象、极具个性的生命体,语文课堂也必然是开放的、互动的、真实的、多维的,是动态生成的。语文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教师要关注课堂生成,不断捕捉、判断、重组课堂教学中学生涌现出来的各种奇思妙想,并巧妙运用于教学活动中。这样,我们的课堂教学必将在动态生成中得到完善。

课堂生成让我们的语文教学充满了挑战,充满了灵性,充满了智慧,充满了精彩。所以,努力改进课堂教学,关注动态生成,让课堂成为师生共同创造奇迹的场所,让语文学习变得快乐,成为一种享受,是语文教育的真谛和归宿。

猜你喜欢

语文课语言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语文课文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最快乐的一堂语文课
我有我语言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语言的将来
Action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 你对肢体语言了解多少
语文课代表的病假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