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镇化背景下城市壮族山歌生态调查研究

2019-01-06覃金盾

艺海 2019年11期
关键词:生态研究

覃金盾

〔摘要〕随着国家城乡一体化建设和进城务工人员的增加,壮族山歌开始从“乡土”走向“城市”,从“边缘”走向“中心”,成为城市文化新品——城市壮族山歌。经过近三十年的“异地发展”,壮族山歌在城市中虽已经“落地生根”,并与城市其他类别的音乐相融共生,但也存在诸如活动空间的分配、声音相互干扰等问题。

〔关键词〕城市壮族山歌:生态:研究

百色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部,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百色市人口约34万人,壮族人口约26万人,占总人口数的75%以上。在国家不断推行实施的城镇化政策背景下,大量汉族以外的少数民族农村人口不断向百色市城区转移,其中壮族人口占大多数,这些壮族农村人口在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形成了壮族山歌文化。

一、城市壮族山歌

山歌是指人们在田野劳动或抒发感情时即兴演唱的歌曲,它内容广泛,结构短小,曲调明快或舒缓,情感质朴,节奏相对自由,主要分布在高原、山乡及少数民族地区。山歌流传甚广,意蕴极为丰富,是中国民歌的基本题材之一。壮族山歌即用壮语吟唱的山歌,是壮族人民对生活的一种情感表达,在壮族人民的生活中是不可或缺的娱乐形式。著名的壮族史学家黄现瑶认为:古代民间壮族歌谣包括诉苦歌、情歌、风俗歌、生产劳动歌、盘歌、历史歌、童谣、时政歌、革命歌曲等等。壮族山歌与民间歌谣相近似,它们在不同的时期各自承担着抒发情感、会友、择偶、交流、教化、歌颂时政等功能。在历史上,壮族山歌所展示(展演)的场所主要是田间地头、山间河畔和集市圩亭和时间各异的歌圩①活动中,也有在乡村家庭喜事和聚会时出现,鲜有在城市中心进行活动。

城市壮族山歌是指近年来迁移到城市生活的壮族人口在城市中自行组织的壮族山歌对唱、吟唱和在舞台上表演的壮族山歌,相比之前在乡村演唱的壮族山歌,城市壮族山歌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自由。百色市的壮族人口占全市人口的80%以上,但部分县(市)城区原著居民并非壮族,加上城里的生活生产习惯与乡村不同,在历史上,该地区县(市)城区山歌活动并不多见,更不能说山歌是县(市)城区的传统文化。以百色城区为例,该城区系百色市行政中心所在地。在清末民初,由于陆路交通不发达,客货运往来主要是靠水路——右江这一通道,广东商人沿珠江——西江——右江逆流而上,来到百色,这里是右江的起点,也是商船的终点,最后广东商人在百色建埠落脚。尽管广东商人在百色建埠仅一二百年时间,但其开放、先进的商贾思维和经济占有率处于主导地位,他们所带来的岭南文化在百色城慢慢地占据了主导地位,因此,在近200年间,壮族山歌文化在百色城更是几乎不曾出现。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城镇化进程迅猛发展,原来城市周边壮族村落被纳入城市规划,原来的壮族村屯变成城市的社区、街道,壮族“村民”变成了“市民”,同时远离城市的部分壮族农村青壮年人口进城务工、经商求发展,他们的生活环境、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他们原来的语言、山歌(歌谣)、风俗等传统文化也随之离开了它们的“故土”,融入城市文化当中。作为壮族文化最具代表形式的山歌也不例外,尤其在它“外在表现”的特征下表现得尤为活跃和迫不及待,最初它们通常定期或不定期自发组织在城市大小公园吟唱、对唱,后来活动范围发展到街心公园、小区绿地中。时间、场域也相对固定,经常是周末、国家法定节日和天气晴好的晚上相互邀约到指定的场域举行壮族山歌歌会活动,逐渐形成百色城区文化“新品”——城市壮族山歌。

二、百色市城区壮族山歌的生态调查

2016年至2019年间,笔者对百色市城区壮族山歌活动场域、时间、人数和歌手的诉求等方面做了较为全面的生态调查,发现城区壮族山歌的生态有如下特点:

(一)活动场域的不固定性

20世纪90年代,百色市壮族山歌活动场域主要在百色市森林公园、体育广场、百色起义纪念公园等。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这些活动场域是相对固定的;随着参加活动的人数、歌队增多,壮族山歌活动范围发展到街心公园、小区绿地、河边桥下。大约在2005年以后,随着广场舞、广场乐队、广场卡拉OK的兴起,百色市森林公园、体育广场每天晚上和周末、节假日有8-12支带扩音的娱乐队伍在进行活动,这些活动产生的声音大大影响了山歌的活动,壮族歌手想要在这些地方吟唱山歌,只能更早或者更晚地“错峰”进行。因此,2010年之后,原来在这两个地方开展活动的壮族山歌大部分群体转移到金三角街心公园、中山桥头,甚至小区绿地进行。此外,壮族山歌在百色城区的活動场域常因周边环境的影响而改变。比如市政工程的改造、商家的商业活动产生的噪音、天气风雨等都可能导致山歌活动场域长期或者短期的变化。从2005年以后,城市山歌开始过上“居无定所”的日子。在笔者的长期观察中,广场的扩音音乐和天气是对山歌活动场域影响最大的因素。

(二)活动频次密集

长期以来,壮族山歌在乡村的活动时间相对固定,每年农历三月三前后,壮族地区不同的村、镇都有群众自发组织参与的传统歌圩。歌圩的时间是固定的,不轻易更改,这也是壮族山歌活动最传统的固定的时间。另外当某一家庭操办喜事、迁新居或者农活互帮的时候,也会有小型的歌会(对歌),可以说乡村的壮族山歌活动是相对比较少的,时间也相对固定。而生活在城市的壮族居民工作时间比较固定、工余时间比较多,城市交通也比较方便,这为他们开展山歌活动提供了有利条件。笔者发现,除了春节至元宵节、农历三月三、七月十四(中元节,壮族人仅次于春节的盛大节日)、中秋节等重大节日和下雨天之外,百色城区公园绿地都有可能出现吟唱(对唱)壮族山歌的活动,而且每个公园活动的人数不少。由此可见,在城市里,壮族山歌虽然离开了它的原生地——乡村,但其活动频次比在它的原生地——乡村更加频繁。

(三)歌唱人数缓增

在大部分学者们纷纷惊呼“壮族山歌濒临消失”的当下,笔者对百色市森林广场做了将近3年田野调查,并访谈了近10位民间山歌手、文化管理部门工作者,初步结沦是,壮族山歌并不像一些学者所说的“濒临失传”,而是在城市山歌活动(山歌会)、山歌微信群(网络歌圩)等新环境、新平台中传承和传播,参加的人数逐年上升。以百色市森林公园调查为例。森林广场位于百色市城区中心,占地面积九百多亩,是百色城市民休闲、民间文化娱乐活动场所。在节假日和周末的晚上尤为热闹,百色市城区传统的粤剧、红歌、民间乐队和近年来兴起的广场卡拉OK、广场舞等广场文化在此共生。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城市壮族山歌也成为其中一员。根据实地采访了解到,百色市城区壮族山歌歌手大多由于家庭生活困难而选择来到城市中务工,并逐渐定居下来,歌手中老年人为主,大多在城区居住5年以上,在森林公园的壮族山歌活动以男女对唱为主,有双人、四人对唱等形式,演唱内容有情歌(传统山歌)和现代山歌(歌颂时政、时事内容),时间大部分在晚上或者周末和公历节假日的白天,平日歌有约20-30支歌队(一般每队2-3男、2-3女约4-6人),节日更多。演唱山歌种类有阳圩山歌、龙川山歌、田阳古美调等,歌手们的目的多是为了解闷、娱乐为主。笔者就1990年至2018年在森林公园开展山歌活动歌队数和人数的变化做了实地考察和采访相关人员,得出如下数据:

由上表可以看出,从1990年到2018年近30年间,虽然2008年之后受到广场舞、电声乐队、广场卡拉OK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在百色市森林广场吟唱壮族山歌的歌队数有所下降,但是参加吟唱对唱山歌活动的人数还是有较大幅度增长。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吟唱、对唱的歌手以外,还有为数不少的非壮族市民围观甚至参与歌唱。从某一角度来说,这是壮族山歌从农村进入城市除了自身得到了传承和发展,还对其他门族成分的市民产生了一定影响,计更多人了解壮族山歌。

(三)歌手心理和诉求

百色城区的壮族山歌手很大一部分是由于家庭生活困难而选择来到城市中务工农民工,但也有一部分是由于城市扩大后从“村民”变成“市民”和小部分因子女在城里工作而随迁城里生活的壮族老人,后两者物质生活是比较宽裕的。由于生活、工作状况不一样,他们在城里开展山歌活动的心理状态和心里祈愿和诉求有着较大的差别。

1.自卑心理

在采访中,尽管大部分歌手表示在城里唱山歌有更多的人围观、更加带劲。但被问及所唱的内容是否被更多的人理解时,他们往往一脸黯然;再问及“对使用扬声器的广场音乐广场舞蹈等活动的看法”时,尽管他们一脸无奈,但都表示“我们能在这里唱都不错了”。在涉及希望政府为他们做点什么这类问题时,他们却一脸茫然,感觉这种想法是不可能实现的……

由此可见,这些壮族山歌手中,尽管有的人已经在城市里生活了5年、10年甚至更长时间,也有的人物质生活过得很富足,并不比原来的城市居民差,但他们还是没有城市“主人”的身份自我认同感,因此几乎没有考虑过如何争取更好的唱歌环境。这说明了他们还没有把自己当作真正的“市民”,他们把自己身份置于城市的主人和客人之间,没有意识也不敢去争取市民应有的权利和福利,具有一定自卑心理。

2.自信心理

另一方面,部分歌手能在壮族山歌歌唱娱乐中找到自信。这部分歌手一般比较年轻,约50岁左右,工作比较稳定,物质生活比较富足,文化水平比较高;他们大部分人体力充沛,声音高亢,善于表现,经常受邀参加政府部门举办的主题晚会和一些小型商业演出;还因此得到一些经济收入,因而得到了相当的文化自我认同和提升了他们文化自信。正如笔者采访中问及“在城里唱山歌和在农村唱山歌有什么不一样”时,壮族歌手黄建生说:“以前在村里面唱歌,没有多少观众(聆听),多半是自己抒发心中的喜怒,现在在城里唱山歌有那么多人围观,感觉很自豪,越长越起劲。”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这部分人有着强烈的表现欲望,他们在公众场合唱山歌是往往声音很大、动作夸张,有时还牵强地加入一些与歌词不相符的表演动作,甚至于为了迎合某种场合的需要,编唱一些韵仄不严谨的山歌。

3.诉求

城市壮族山歌在百色城里已经存在了近30年,从参与人数上看,虽说是有上升趋势的,但作为城市的文化新品,其自身需要有一个适应阶段,与和它并行存在城市“本土文化”也需要一个“相遇”“相知”“相融”的过程。因此,城市壮族山歌还存在与城市其他文化类型在活动时间、空间上的矛盾。在这一过程中,歌手们心理自卑和自信并存,他们也有意识无意识地对壮族山歌文化在城市里寻求发展有着一些诉求。以下是笔者在百色市民间山歌协会调研情况。

百色市民间山歌协会是一个民间自发的组织,协会负责人是原百色市右江区文联主席,现任右江区文联文艺志愿者协会主席陆锦仑,协会大部分成员来自在城里的壮族人(其中也有少数瑶族、汉族人),规模大约为150人,正常参加活动的大约50-60人,该协会平时不定期开展山歌培训活动,排练壮族山歌节目,偶尔被邀请参加各种大小的文艺晚会和商业演出。笔者采访了协会负责人陆锦仑:

笔者:您组织山歌协会的初衷是什么?

陆锦仑:让会员学会唱更多壮族山歌,再通过各种场合的表演,让更多(城里)人了解壮族山歌。

笔者:目前协会遇到的困难时什么?

陆锦仑:首先是场地问题,协会没有固定的学习、练习场地,经常是向企业、学校借场地;其次是经费问题,协会的所有活动都是会员自费,每次活动的开支对一些家庭比较困难的会员是不小的负担;再次是语言问题,因为有一些会员,尤其是非壮族会员不熟悉壮语。

笔者:为了协会发展,您对社会、政府部门有什么诉求?

陆锦仑:希望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在活动场地、经费上给予帮助(解决);同时也希望媒体也给予更多的关注,对协会、对城市壮族山歌活动做应有的宣传。

结语

规模移民背景迁移到城市是壮族山歌文化作为城市文化生态的“外来物种”,需要更长地适应城市新环境,主要是与城市中原本就存在的其他类别的文化相融共生,只有这样才能树立壮族山歌手的民族文化自信。要达到此目的,笔者认为政府职能部门应该采取相应措施。一是建设山歌主题公园。广西素有“歌海”之称,包括壮族山歌在内的各民族民间歌曲在演唱时都是清唱,都不带伴奏,需要相对安静的环境,因此,在城市中建设山歌主题公园专供各族山歌手开展活动,既可以满足城市中少数民族同胞的娱乐需求,助推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又可以突出城市文化特色,提升城市文化品位。二是将民间山歌协会纳入官方组织。首先,将民间壮族山歌协会纳入政府群文部门的组织,给予理论和实践的指导,提供稳定的活动场所,使之成为壮族山歌文化传承传播的阵地;其次,给城市壮族山歌提供更多的展示平台,同时媒体对其活动积极做宣傳报道,让更多人了解壮族山歌、参与壮族山歌活动;再次,给予壮族山歌协会适当的活动经费支持,让协会能够得到正常运转。

(责任编辑:伍益中)

注释:

①壮族歌圩是壮族人民以歌会友、择偶、交流的重要场合,它是山歌文化的象征,又是传统文化的载体,也是人民智慧的表现。而随着时间的改变,山歌除了自由对唱外,还加入了各种文艺表演中,从而发生了系统性的改变。目前年轻人唱山歌的比较少,而且他们唱的大部分是现代山歌(歌颂时政、时事等)。

参考文献:

[1]李志强.城镇化背景下少数民族乡村文化的保持——以壮族布洛陀文化为例[J].广西民族研究.2010/02.

[2]陆晓芹.壮族歌圩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民族艺术,2014/02.

[3]李萍.论百色市壮族歌圩的源流与价值[J].百色学院学报,2009/02.

[4]李伟华.壮族歌咏文化的现代转型与阐扬[D].广西师范大学,2005.

[5]吴晓山.壮族民歌的当下境遇[D].广西师范大学,2007.

[6]黄玉琴.壮族传统歌圩文化的现代重构[D].浙江大学,2014.

本文为2015年度广西高校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城市化背景下城市壮族山歌生存现状调查研究》(编号:KY2015ZD115)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生态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生态养生”娱晚年
2020年国内翻译研究述评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生态之旅
生态之旅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