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业政策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机制与路径

2019-01-06

现代农村科技 2019年3期
关键词:农业税消费结构机制

艾 静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 河北 石家庄 050000)

农业政策是指国家为了促进农业发展而根据我国基本国情制定的一系列惠农政策,由此为推动农村经济更好的发展奠定基础[1]。我国经济发展支柱产业包括农业在内,其是增加农村农民经济的主要收入渠道。与工业相比,虽然农业产值比重方面还存在不足,但是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产业之一,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命脉。因此,农业政策与农村的经济发展有着密切联系。

1 农业政策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机制

1.1 导向机制。导向机制是农业政策对农村经济发展最突出的影响机制,首先农业政策能够引导农村产业结构的变动,由以往单纯的简单种植发展为多元化的农业发展,包括林、牧、渔等产业[2]。农业政策引导了农村劳动力的流向,农业税取消以及农业种植相应的补贴等政策的出台,有效缓解了农村农民进城打工的热潮,使大多数农民返回农村务农。

1.2 激励机制。激励机制也是农业政策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部分,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农业政策的产权激励,二是农业政策的需求激励。前者是指改革开放以来,以及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度的改革,多劳多得的机制使农民劳动积极性得到很大提高。后者是国家为了使国民生活质量得到提升,使国家粮食生产得到保证,而出台的激励农民生产的政策,以此使农民收入增加,促进农村经济的良好发展。

1.3 调控机制。调控机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①供需调节。为了达到平衡农产品的供需目的,政府将宏观调控市场的方法应用于实际中,比如,粮食出口量的加大、积极开展对外贸易等,使农业生产效率得到提升[3]。②价格调节。政府为了能够使农业经济发展取得良好效果,采取激励方式来增加农产品的产量,比如增加库存量、开发新能源等手段。③农业政策收入调节。国家为了达到鼓励农业生产的目的,通过降低农民生产成本的手段,使农业生产取得良好发展。

2 农业政策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相关路径分析

对于农业政策影响农村经济发展来说,核心是农业要素投入的影响,以此促进农业经济的增长,使农民的收入有所增加,同时还影响着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下面以农业税取消政策为例展开具体分析。

2.1 农业投入的影响。以往的农民需要交付农业税,农业种植十分辛苦,农民在劳动方面付出了很多心血,但是由于各方面因素,获得的收入甚微,另外还要交付农业税,由此导致很多农民放弃务农。在农业税取消之后,农民又重拾了务农,由此提高了土地利用率[4]。另外,农业税在农业投资方面也带来一定影响,取消农业税增加了农民的可支配资金,因此,农民将这些空闲的资金投入到农业生产等多个方面,由此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

2.2 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自国家取消了农业税之后,农民在农业劳动方面的积极性有所提高,其在农业种植方面花费了较多的精力,使得农产品产量逐渐增长,随之影响了农产品产值[5]。且随着农业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农业劳动力的增多,使得产值利润逐渐上升,其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发挥重要作用,使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取得良好成果。

2.3 农村消费结构的影响。农业税取消给农村消费结构带来一定影响。替代效应就是一个主要表现,由于农业种植面积的扩大增加了化肥及农药的投入量,随之导致农产品的价值增长[6]。另外,收入效应也是农业税政策影响农村消费结构的主要部分,农村收入的增加,使农民消费需求逐渐增大,由以往的温饱消费逐渐朝着娱乐消费发展。因此,农业税取消政策给农民的消费结构带来一定的影响。

猜你喜欢

农业税消费结构机制
基于ELES模型的河北省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分析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自制力是一种很好的筛选机制
新中国农业税大事年表
新常态下江苏居民消费升级与经济增长潜力研究
农业税取消10周年回望“皇粮国税”
从我国能源消费结构方面对发展低碳会计的建议
杭州市首次开展旅游消费结构调查
皮革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