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途径探讨

2019-01-06徐丽云梁丽娟

现代农村科技 2019年3期
关键词:荒漠化森林资源环境保护

徐丽云 梁丽娟

(1许昌市园林绿化管理处 河南 许昌 461000;2郑州市林业产业发展中心 河南 郑州 450000)

我国林业生态环境现面临诸多问题,严重匮乏的资源和大量的人口对森林资源有着重大的威胁,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将会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所以,只有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林业生态环境,才能实现人们生活的美好与长久。

1 我国林业生态环境现状

1.1 森林资源严重短缺。我国人口约占全球总人口的18.3%,但森林面积只占全球总面积的2.5%。由此可见,我国森林资源严重匮乏,与其他国家相比,差距较大。我国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在东北三省,西部地区环境恶劣,在分布上,我国森林资源严重失衡。

1.2 保护意识淡薄。由于我国人口众多,环境破坏相当严重,林木资源供不应求,人们无止境的伐木种田导致本身就稀缺的森林资源更少,且人们对保护森林资源的意识较欠缺,我国目前仍属于发展中国家,在生产发展过程中,大量的砍伐树木,破坏了生态平衡。人们过多的注重经济效益从而忽视了长远的环境问题。

1.3 环境恶化。我国工业的发展已在世界前列,工业生产制造会产生大量的废气、废水、废渣,如果没有得到合理的处置,不仅会导致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等问题,还会影响人们的健康生活。工业污染日益严重,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还需加强。

2 林业生态环境保护途径

2.1 加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人类对大自然的破坏要付出惨痛的代价,近年自然灾害频发,气候异常,都是破坏生态平衡导致,这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惩罚。森林是“地球之肺”,森林作为大自然的调度师,对人类生态文明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涵养水源、防风固沙、调节气候等,如果没有森林,地球将会面临物种灭绝、生态失调、环境恶化、温室效应等问题。所以,人们要提高环境保护的意识,加强环境保护宣传,倡导文明生态,避免人为破坏,提高保护意识,还要防范火灾,为人类长远的发展考虑,主动保护环境,尤其是对森林资源的保护。

2.2 政府的有效支持。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离不开政府的支持,政府需要投入大量人力和资金支持林业建设[1],扩大森林资源的储备,且高度重视生态建设和保护,推动生态保护项目的完整实施。在西部地区应倡导用电取暖,并给予相应的补助政策,让农户积极响应国家政策,以此加强林业生态环境的保护。

2.3 完善林业生态保护系统

2.3.1 增强法律保护力度。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体制应该更加完善,才能保证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质量,对于相应的法律政策应该更加明确,并且要求执行部门严格执法。对非法排放污染物的企业进行制裁,环境保护法应该被重视起来,这对林业生态系统建设有更加积极的推动作用。

2.3.2 推进土地荒漠化防治。全球每年土地荒漠化和土地退化会造成42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所以土地荒漠化防治工作至关重要。土地荒漠化防治与林业生态环境建设是一个良性循环。想要增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就要先从土地荒漠化防治开始,十三五期间,全国需要完成十万平方公里的沙化土地治理任务,目前的土地荒漠化防治工作已卓见成效,但是部分难度较大的地区还需要进一步治理,为完成目标还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

2.4 坚持可持续发展。配合国家的政策,应贯彻执行生态文明思想,落实中央退耕还林还草的要求,坚持可持续发展。相应政策不仅仅在于喊口号,应该使用高效的、优质的、科学的管理办法,对林业生态环境进行保护。

2.4.1 有种有伐且种大于伐。林木资源作为一种特殊的可再生资源,在使用的同时应该做好可持续经营[2]。开采应该在保证供大于求的情况下进行。利用林业资源的时候应该采用抚育间伐的方式,间歇性采伐,在树木增长较为兴茂的时候进行开采,为森林资源提供充足的缓冲时间,这种方式能够提升林木的生长环境,为后期的林木建设工作提供便利[3]。

2.4.2 尊重自然生态的发展规律。人们的生产生活应该在尊重自然生态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进行,林业资源的开发利用应该在自身的承载范围内,避免过度开发,造成生态破坏。

2.4.3 利用先进科技优化种植。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气候环境差异较大,根据不同地区气候特点应采取不同的保护措施,因地制宜,结合土壤条件、水气条件选择不同的品种种植,考虑到经济效益和种植积极性,应选择商用价值较大的树种教给农户种植。另外,在种植过程中应配合现代科技,培育良种,指导农户科学种植,防止病虫害影响[4]。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已将生态文明建设列为国家战略发展的重心。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不仅仅是相关工作人员和政府的事情,更是每一位国民应尽的责任。林业生态环境失衡主要原因就是人为因素,所以还需要人为力量去保护和建设,用长远的目光看待林业发展。

猜你喜欢

荒漠化森林资源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中水污染治理措施探讨
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保护教育
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保护教育
森林资源及其保护
森林资源保护管理中存在问题及对策探讨
如何加强森林资源保护与措施研究
绿水青山里的奋斗足迹之森林资源督查
荒漠化地区复合生态系统管理——以阿拉善盟荒漠化治理为例
防治土地荒漠化 共建美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