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牛常见寄生虫病的防治措施

2019-01-06邵景中张志光

现代农村科技 2019年3期
关键词:蝇蛆牛皮寄生虫病

邵景中 张志光

(湛江市畜牧技术推广站 广东 湛江 524094)

在养牛生产中,人们对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非常关注,对寄生虫病的防控就比较忽视,这主要是因为寄生虫病很少引起家畜死亡,造成的经济损失较小,但是牛群中发生了寄生虫病,对牛的生产性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使养殖场的生产效益降低,病情严重的还会造成继发感染,引起牛只死亡。本文根据临床经验,对牛皮蝇蛆病、牛螨病、牛肺线虫病、牛囊尾蚴病等常见寄生虫病做了详细的阐述。

1 牛皮蝇蛆病

牛皮蝇蛆病是养牛生产中经常发生的一种体表寄生虫疾病,是由牛皮蝇和蚊皮蝇的幼虫寄生于牛的皮下而引起的一类蝇蛆病。两种虫体可能混合感染,发病后会影响犊牛的发育和母牛的产奶量,使患病牛消瘦,皮革的质量也降低。

牛皮蝇和蚊皮蝇的外形很相似,体表被有密绒毛,有淡灰色的翅膀,外观似蜜蜂。这两种蝇的发育规律很相似,成蝇存活时间短,只有5~6 d,雌蝇在牛的被毛上产卵后就死亡。牛皮蝇的虫卵单个粘在牛毛上,而蚊皮蝇的虫卵则成串粘在牛毛上。虫卵中孵出的幼虫,钻入牛皮,在牛体内移行,最后集中在牛背部皮下寄生,可使局部皮肤肿胀隆起,继而穿孔。幼虫寄生9~11个月后,从穿孔的牛皮中钻出,落地入土化蛹,蛹期为1~2个月,最后,蛹内羽化出蝇。整个变态过程大约需要1年的时间。

牛皮蝇蛆病主要发生在炎热的夏季,成蝇飞翔产卵,骚扰牛群不得安宁,影响牛的采食和休息,严重的甚至引起母牛流产。幼虫寄生在牛背部皮下的时候,刺激局部结蹄组织增生,常形成包囊,皮肤穿孔后,容易引起化脓。

治疗此病的时候,对于钻入牛背部皮下的幼虫,采用手指压挤或向肿胀部及小孔内涂擦或注入2%的敌百虫等药物,用来杀灭幼虫,防止幼虫落地化蛹。如果这样每年坚持下去,就可以减少成虫的数量,使牛群免受干扰,逐渐根除牛皮蝇蛆病。如果病情比较严重,可以用伊维菌素进行皮下注射,剂量为200 ug/kg。也可以用亚胺硫磷乳油泼洒或滴于病牛背部皮肤,用量为30 mg/kg。

2 牛螨病

牛螨病是由于螨科的螨寄生在牛的皮肤上进而引起皮肤瘙痒、脱落和增厚的寄生性慢性传染病。常发生于牛的头部、颈部、尾部等毛发较少的地方,严重的遍及全身。病牛与健康牛接触会导致螨虫的传播而致病,还可以通过被虫卵污染的畜舍、用具等间接传播。此病冬季、春初发病率较高,饲养密度大、卫生条件差,管理不善,可以促使此病的发生。

预防主要通过加强管理,保持牛舍的清洁卫生,定期消毒干燥,引入种群时要注意隔离观察,注意检查、其瘙痒脱毛的原因并及时治疗。对于病牛可使用皮下注射伊维菌素,严重感染可间隔7~10 d重复注射。也可采用川椒60 g、硫磺90 g、山奈45 g、苍术60 g、虫蜕30克g、冰片3片、甘草30 g共研末,调茶油涂擦患部。

3 牛肺线虫病

牛肺线虫病是网尾科和尾圆科的线虫寄生于牛的气管、支气管、肺泡等呼吸器官中引起的寄生虫病。引起此病的病原体有大型肺线虫和小型肺线虫两种。

寄生在牛体的大型肺线虫为胎生网尾线虫,寄生在宿主的支气管中,当宿主咳嗽时虫卵可被咳到口中并咽入肠胃,随宿主粪便排出,幼虫被牛采食后造成此病的流行。小型肺线虫主要是原圆科的线虫,幼虫随粪便排出后,寄生在旱螺和淡水螺中发育为感染性幼虫,被牛采食后而被感染。

在牛生前若有咳嗽等症状的时候,可采取病牛的粪便,利用“线虫幼虫分离法”检查有无第一期幼虫。再结合尸体的剖检,发现成虫即可确诊。牛群在放牧阶段和潮湿区域易感染此病,应做好定期的药物驱虫,并保持牧场的干燥和卫生。对于感染的病牛应及时隔离,可皮下注射驱虫净进行治疗,剂量为每千克体重6~8 mg;也可用乙胺嗪进行治疗,剂量为每千克体重口服50 mg,一次口服。

4 牛囊尾蚴病

牛囊尾蚴病是由寄生在人体的无钩绦虫的幼虫,寄生在牛的心肌、肩胛肌、臀肌等肌肉中而引起的人畜共患病,俗称牛囊虫病。是健康牛吞食了孕卵节片和虫卵后,在牛消化道内幼虫传出肠壁,随血液分布全身,定居在肌肉纤维中发展成牛囊尾蚴病。感染本病后,病牛基本无症状,屠宰后在肌肉组织中检验发现牛囊虫即可确诊。

本病的防治要重点:搞好卫生和食品检验工作,搞好病人的驱虫工作,加强公共卫生和保健工作。防止食用病牛肉和吃生的未熟的牛肉,严格进行食品的检验工作。

猜你喜欢

蝇蛆牛皮寄生虫病
羊鼻蝇蛆病的防治方法
西牛皮防水科技有限公司
畜禽粪便与蝇蛆分离方法研究现状及展望
西牛皮防水科技有限公司
食源性寄生虫病流行趋势与控制策略
肉牛常见三种寄生虫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及防治
基于蝇蛆养殖技术的畜禽粪便处理模式
加州鲈寄生虫病及防控建议
夏季羊摇头、打喷嚏、呼吸困难 羊鼻蝇蛆不可不防
牛皮的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