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仔猪水肿病

2019-01-06赵克峰

中兽医学杂志 2019年5期
关键词:猪苓水肿病泽泻

赵克峰

(甘肃省永靖县岘塬镇畜牧兽医站,731600)

水肿病是一种由溶血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传染病,也叫“肠毒血病”“小猪摇摆症"。猪肠道里有溶血性大肠杆菌,在饲料过于单纯、品质过于低劣、突然改变饲料以及天气骤变、猪的机体抵抗力减弱时,肠道中的溶血性大肠杆菌易产生毒素,引起中毒,而发生仔猪水肿病。仔猪水肿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每年的秋末冬初发病最多,每年春季也常多见。大部分是在生长快、膘情好的猪只身上发生,病猪多是8~10 周龄,体重在10~20kg,主要发生在30日龄后的断乳仔猪,而且肥胖的仔猪最易发生,常突然发生。

1 发病原因

中兽医认为,仔猪水肿病为感受疫毒,内伤脏腑之机能,致水湿积聚,泛滥于肌肤。

2 临床症状

本病多突然发病,初期体温不高,精神委顿,食欲下降,行走不稳,不灵活,眼睑、耳、面颊及下颌部出现水肿。严重时四肢和躯干部都发生水肿,眼结膜高度充血,用手指按压如面团,其皮肤常感觉过敏。触之尖叫,精神沉郁,食欲不振,伏卧呈睡眠状,全身震颤,鼻端干燥,走路摇晃,肌肉紧张,皮肤暗红色。后期呼吸困难,声音嘶哑,嘴触地,前肢跪地,后肢站立或不能站立,四肢伸直,全身抽搐,口流黏液。有的舌头麻痹外伸,鼻盘歪斜,四肢前后摆动呈游水状,尔后挣扎死亡。本病的病程短,死亡率高。

3 中西医治疗

3.1 黄芩10g,黄柏10g,大黄10g,芒硝10g,枳壳6g,厚补6g,泽泻10g,茯苓皮10g,生姜皮10g,甘草5g。每日水煎服1 剂。

3.2 厚朴25g,肉桂30g,茯苓、白术、猪苓皮、大腹皮、桑白皮、陈皮各40g(10 头15kg 仔猪用药)。本方为五苓散与五皮饮加减,诸药相合,共收助脾健运、理气和中、通利三焦、去水消肿之效。水煎2 次,候温灌服。

3.3 芒硝50g,大青叶25g,大黄25g,牵牛子20g,茵陈25g,栀子20g,胆草15g,茯苓15g,郁金15g,陈皮15g,车前子15g,芦荟10g,瓜蒂10g。共为细末,开水冲调,加红糖250g 为引(以上为10头10kg 重猪的剂量),一次灌服或让猪自饮,隔日1 次,连用2 次。

3.4 猪苓30g,茯苓30g,泽泻30g,白术40g,苍术40g,厚朴20g,陈皮25g,木通30g,甘草20g(以上为10 头10kg 重猪的剂量)。水煎,每天1 剂,分2 次灌服,连喂3 天。主治水湿内停气滞症。方中重用泽泻,甘淡性寒,渗湿利水,为主药;以茯苓、猪苓、木通淡渗,助主药以增强利水饮之力。加白术健脾燥湿,运化水湿;苍术苦温性燥、除湿健脾,厚朴行气化湿、消胀除满,共为辅药;陈皮理气化滞,和胃止呕为佐药;甘草甘缓和中,调和诸药为使。诸药相合,利水消肿,祛湿和胃。

3.5 病早期,投服盐类泻剂,以排除肠道内的细菌及其产物。每天用硫酸钠(或硫酸镁)20 克,大黄末5 克。

3.6 黄芩、黄柏、泽泻、茯苓等量混合,研成细末,每日口服20~80 克。

3.7 苍术6g,白术6g,六曲6g,猪苓6g,滑石12g,车前草6g,甘草1.5g,煎服。

3.8 20%葡萄糖注射液20ml 硫酸卡那霉素注射液30 万IU 地塞米松注射液1mg 维生素C 注射液2ml。用法:一次静脉推注,连用1~2 次。

3.9 抗血清5~10ml 硫酸庆大霉素8 万~16 万IU。用法:一次肌肉注射,视情况可于第二日再注射1 次。

3.10 20%磺胺嘧啶钠注射液20~40ml 维生素B1注射液2~4ml20%葡萄糖注射液40~60ml,用法:一次静脉或腹腔注射,每日1 次,连用2~3 天。

3.11 10%葡萄糖酸钙注射液5~10ml,40%乌洛托品注射液10ml。用法:一次静脉注射,每日1次,连用2~3 天。

4 体会

4.1 水肿病的治疗原则是综合对症治疗,即抗菌消炎,强心、解毒、利尿。

4.2 因缺硒会加剧仔猪水肿病的发生和病情加重,应用补硒进行辅助治疗,提高治愈率。

4.3 使用强心药促进血液循环,强心利尿,促进水肿液的排出,减轻心脏的负担。

4.4 改善饲养管理,出生后7 天,即应开始使用含蛋白质较多的饲料,在吸乳的同时,让其尽早适应人工饲料。所用饲料要求新鲜,应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添喂,促进胃肠功能。

猜你喜欢

猪苓水肿病泽泻
仔猪水肿病的营养调控及预防方法
泽泻到底“毒”不“毒”
Effectiveness of Zhuling decoction (猪苓汤) on diuretic resistance in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a randomized,controlled trial
UPLC-MS联用同时测定建泽泻中8种三萜类化学成分
猪苓菌核共生营养优势蜜环菌初步筛选
一例猪水肿病的诊断及防治
长江流域春季设施栽培东方泽泻和川泽泻花薹的产量与品质
猪苓的利水渗湿作用及其药理活性研究
何谓“开鬼门”和“洁净府”
猪苓栽培中易发生的技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