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实践与思考

2019-01-06解开红

中国毕业后医学教育 2019年1期
关键词:培训基地住院医师医学教育

解开红

(玉溪市中医医院肺病科,云南 玉溪 653100)

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旨在构建顺应国际主流同时符合中国国情的医学教育体系,该体系必须符合中医人才成长规律,培养能够独立承担中医诊治工作的中医临床医师[1]。笔者于2018年8月参加了“沪滇合作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师资培训班”,并到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实地观摩,期间与云南省50 名同仁共同学习、交流。了解了目前我省各住培基地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开展情况,现通过对云南省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开展现状和面临的问题,及相关改进措施进行阐述和分析,以供参考。

1 政策背景及意义

2009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09〕6 号)中提出了“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总体要求。2013年12月31日,国家卫生计生委等七部门发布《关于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指导意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上升为国家战略。住培工作的有序开展,是加强临床医师队伍建设的一项重大工程,有助于提高医疗卫生人才的培养质量,有助于缩短医师成长周期,提高医师发展潜力,有助于优化人才队伍结构,推进医疗机构可持续发展。

2 云南省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2.1 各基地培训效果参差不齐 住院医师进入各培训基地培训,因培训基地存在等级和地区差异,学员能够接触到的病种也不尽相同,甚至某些疾病在整个培训期间都没有遇到,只能通过带教老师的讲解来弥补,以完成培训要求,但实际学习效果却比不上临床实践。

2.2 缺乏有效的带教反馈和激励机制 住培带教工作责任大、任务重,带教老师劳心劳力,部分基地缺乏有效的激励和奖惩制度,导致部分带教老师积极性不高。

2.3 中医专科培训过于西化 现代医学的发展,导致疾病的诊断越来越依赖各种检验、检查方式,而忽视了中医传统诊治手段的应用。中医师承学习流于形式,仅有学习过程,而未能汲取其精萃。

2.4 医学人文教育欠缺 住培基地未能足够重视对住院医师的医学人文教育,课程设置欠缺,重临床、轻人文的现象普遍存在。

2.5 住院医师缺乏参加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学习的能力 住院医师进入住培基地后,未能及时转换角色,仍延续着院校教育时期被动学习的方式,缺乏主观能动性。

2.6 缺乏完整的培训管理和质量控制链条 住培基地各自为政,在考核形式、考核内容方面都没有统一,考核的实施也不够规范。

3 应对策略

结合我省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现从管理层、师资、住培带教三个方面,提出以下建议。

3.1 管理层

3.1.1 规范培训管理架构,构建完整的毕业后中医药教育体系 注重制度整体设计,强化组织管理,组织协调财政、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教育、卫生等政府部门共同参与制度制定,完善培训基地准入标准、住院医师准入标准、培训规范与考核评价标准。政府、行业、高校、培训基地形成合力,建立“政府-医学院校-培训基地-带教老师”的多级管理架构,依托毕业后医学教育委员会,形成“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三位一体、医教协同的中医学教育培训体系,保证培训质量。

斯各格兰德超现实主义摄影创作有如下步骤:首先,搭建精致的装置或舞台;随后,在其中摆放精心挑选的彩色家具等物品,完成这两步通常需要花上她几个月的时间。最后,在场景中加入模特,进行对装置成品的拍摄。她的作品特征鲜明:通常有同一物品的大量重复出现,使用明快色彩形成强烈对比,或是仅应用单个主题色。

3.1.2 围绕中医核心技能和职业能力,建设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训平台[2]实训平台包括四诊技能训练平台、临床操作技能实训平台、临床思辨能力实训平台、公共科目培训平台、临床专业理论网络教学平台。依托实训平台,重视认知能力的培养和中医技能的获得,加强中医临床思维的培养,提高四诊辨病辨证的能力,指导理法方药的使用。

3.1.3 完善考核评价体系,优化考核方法 培训质量是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核心,考核是检验培训质量最有效的手段。建立OSCE(客观结构化临床技能考试)多站式考核,运用Mini-CEX(迷你临床演练评估)、DOPS(直接观察操作技能评估),在相对自由的框架内设计考核内容,运用SP(标准化病人),创建模拟情景,力求反映考生临床技术的施行能力,通过对理论、态度、技能的综合评价,确保考试的公平、公正、客观、可信。

3.2 师资

3.2.1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强化带教意识 规范化培训的落实,关键在于师资。因此,培养师资力量,提高其带教能力,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标准化的教师队伍是保障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质量的关键[3]。培训基地应建立带教老师准入机制,要求带教老师必须掌握中、西医临床基本操作技能,对《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细则》《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应知应会》《中西医临床操作指导》重点解读。

3.2.2 形成具有中医特色的三级师资体系-带教老师、成长导师、师承导师 带教老师必须为主治医师以上人员,具体负责带教培训;成长导师需跟踪住院医师培训的全过程,定期进行反馈和总结;师承导师负责中医师承学习指导,重经典、重临证,加强中医临床思维训练[4]。

3.2.3 结合医院绩效考核,建立师资激励机制 对优秀带教老师有效激励,纳入临床医师岗位综合考核和科室年度考核,与职称和绩效奖励挂钩。

3.3 住培带教

3.3.1 加强对住培学员的政策保障和心理疏导 住院医师多数以社会人的身份进入培训基地,内心缺乏归属感,成长导师应关注住院医师的心理状况,适时进行心理疏导,增强住院医师的使命感、自觉投入感。在培训期间,住院医师享有与在职医师同等的工资、福利及社会保障。

3.3.2 重视医学人文教育,提高职业素养 钟南山教授说过:“人文精神是医者的品质和社会责任,无论置身于怎样的环境,都不能放弃爱心、责任心和进取心。”医生只有具备较高的职业素养,平等、真诚地对待每一位患者,才能把握医患互动过程,才能使患者对医生产生信任感。医学人文教育的核心理念是“尽责、信任、合作”,医学人文创造职业价值,有人文情怀的医生会看病,更会看“病人”[5]。

3.3.3 开展模拟医学教育,提高临床能力 模拟医学教育是利用各种模拟手段,重现临床医学工作场景的医学教育模式[6]。早在公元1027年,北宋医官王惟一就制作“针灸铜人”,开创了中国模拟医学教育之先河。模拟医学教育是集医学知识、临床技能以及职业素质为一体的综合教育平台。现代医学研究的进步使新科技和新设备大量涌现,医疗服务环境和医患关系的变化需要医护人员在接触患者前进行充分训练,以避免医疗纠纷。模拟医学教育的蓬勃兴起,弥补了临床教学资源的短缺,提高了教学效果,增加了住院医师的临床经验,提高了其职业素养[7]。

3.3.4 运用PBL 教学模式,培养住院医师以病例为中心的发散思维和横向思维[8]“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是当前教育改革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模式,最早即源于医学教育。PBL 教学法以住院医师为教学活动主体,强调自主学习,以病例为中心,以问题为向导,综合生物医学、社会心理、沟通技能等多学科教育,打破学科界限,突出相关学科的横向联系,形成以疾病为中心的知识网络[9]。

3.3.5 建立教学质量评估和反馈机制,促进住培工作的不断优化 通过对教学质量的评估和反馈,实现“学习-培训-考核-评估-反馈”的一体化教学功能,促进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的不断优化。

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任重而道远,云南省中医住培工作起步晚,存在缺陷和不足在所难免。我们一直在持续改进,力求做到培训内容规范化、培训环境标准化、培训结果同质化。希望通过我辈中医人的不懈努力,使我省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再上新台阶。

编辑部公告

《中国毕业后医学教育》杂志从2018年4月起由季刊变更为双月刊,欢迎踊跃投稿及订阅!

1.在线投稿系统:http://caibian.chinagme.cn/

2.官方网站:http://www.chinagme.cn/

3.订阅邮箱:gme_cmda@163.com

4.微信公众号:chinagme 微信二维码/期刊订阅

5.通信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国投财富广场5 号楼10 层《中国毕业后医学教育》杂志编辑部,邮编:100073

6.联系方式:010-84288724;010-63319681

7.投稿时请务必认真核对本刊提供的信息以免上当受骗。

《中国毕业后医学教育》杂志编辑部

猜你喜欢

培训基地住院医师医学教育
攀枝花纪检监察院四川省纪检监察干部培训基地
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督导评估的实践与思考
论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六个关系
《中国毕业后医学教育》杂志第二届编委会
BOPPPS教学模式在全科住院医师神经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麻醉科住院医师在疼痛科轮转期间临床教学实践与探索
美国住院医师招收匹配计划简介与借鉴
PDCA循环在继续医学教育管理中的运用分析
提升医学教育能级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中职学校农机维修专业培训基地建设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