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观察中医治疗脾肾气虚型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效果

2019-01-05田甜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年9期
关键词:肾炎肾气肾小球

田甜

慢性肾小球肾炎具体指的是经不同病因导致的不同病理类型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也就是慢性肾炎[1]。这一疾病发病比较隐匿,病程较长,病情进展速度慢,初期无明显临床症状,预后不佳,临床治疗难度较大[2]。随着中医在临床应用的逐渐广泛,效果也得到了证实,本研究以本院2017年4月~ 2018年4月收治的80例脾肾气虚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具体分析中医方法用于治疗中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80例脾肾气虚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参与研究前6个月均未接受类似药物治疗,排除伴有精神障碍的患者。将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患者中,男20例,女20例;平均年龄(52.28±15.36)岁;对照组患者中,男18例,女22例;平均年龄(52.59±15.14)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及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西医治疗,进行血压控制,给予利尿、抗凝、糖皮质激素、电解质平衡及酸碱平衡控制、保胃、补钙等治疗,持续治疗2个月。观察组患者采取中医治疗,选择健脾益肾汤,药方组成:益智仁10 g,党参15 g,山茱萸10 g,菟丝子10 g,砂仁10 g,黄芪20 g,薏苡仁10 g,茯苓12 g,桑寄生8 g,白术10 g,小蓟10 g,山药6 g,甘草6 g。水煎服,分早晚2次服用,1剂/d,持续治疗2个月。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1.3.1 症状积分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积分。症状包括乏力、腰背酸痛、食欲不佳、面色发黄、水肿,每项症状根据严重程度分为3级,0级为无症状,1级为轻微症状,2级为中度症状,3级为重度症状,相应记为0~3分,总分0~15分,得分越高表示症状越严重。

1.3.2 相关肾功能指标 在治疗前后分别测定两组患者相关肾功能指标,包括Scr、24 h UPQ、BUN、UAER。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 观察组治疗前症状积分为(10.23±1.85)分,治疗后症状积分为(4.16±0.37)分;对照组治疗前症状积分为(10.54±1.87)分,治疗后症状积分为(6.98±0.58)分。两组患者治疗前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积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相关肾功能指标比较 观察组治疗前24 h UPQ、Scr、UAER、BUN分别为(152.63±30.59)mg、(92.66±7.38)μmol/L、(90.44±17.76)μg/min、(8.12±1.62)mmol/L; 对照组治疗前24 h UPQ、Scr、UAER、BUN分别为(151.75±31.67)mg、(91.76±7.43)μmol/L、(91.35±16.82)μg/min、(8.24±1.71)mmol/L。两组患者治疗前各项肾功能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24 h UPQ、Scr、UAER、BUN分别为(89.69±25.76)mg、(78.35±6.69)μmol/L、(40.48±15.92)μg/min、(5.26±1.28)mmol/L,对 照 组 治 疗 后24 h UPQ、Scr、UAER、BUN分 别 为(142.58±26.63)mg、(86.34±6.18)μmol/L、(85.36±17.42)μg/min、(6.98±1.30)mmol/L。两组患者治疗后各项肾功能指标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各项肾功能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慢性肾小球肾炎临床表现主要包括血尿、蛋白尿、高度水肿、高血压、肾功能减退等,病情逐渐进展可能引起肾衰竭,对患者生命安全形成威胁。中医认为脾肾气虚、邪毒瘀肾、肾脏受损是导致慢性肾炎的主要原因,脾肾气虚型是慢性肾炎的主要分型,临床对于慢性肾炎还尚未发现特效治疗药物,通常是通过对症治疗对病情进展形成有效控制[3]。西医应用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病情,不过因为免疫抑制剂是一类细胞毒素药物,虽然可以对病情起到有效控制,但也会不可逆性地损伤正常细胞,且临床发现免疫抑制剂应用后的远期效果不够满意[4]。持续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会出现明显骨质疏松、消化道等不良反应,如果患者为小儿,甚至可能对其生长发育形成影响[5]。

中医认为治疗慢性肾炎的目的在于扶正固本、补虚祛实、益脾补肾。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应用中医健脾益肾汤进行治疗,药方中的菟丝子、砂仁的主要功效为益肾固涩精气,白术、山药、黄芪及薏苡仁主要功效为益气健脾,桑寄生有助于补肾强腰祛湿,小蓟、薏苡仁有助于渗利水湿,益智仁有助于利水行血消肿。各种药材综合应用能够发挥良好的补肾壮阳、健脾除湿、补肾益脾效果[6-8]。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症状积分为(4.16±0.37)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98±0.5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24 h UPQ、Scr、UAER、BUN分别为(89.69±25.76)mg、(78.35±6.69)μmol/L、(40.48±15.92)μg/min、(5.26±1.28)mmol/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2.58±26.63)mg、(86.34±6.18)μmol/L、(85.36±17.42)μg/min、(6.98±1.30)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中医治疗脾肾气虚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能够显著缓解其临床症状,同时有效改善患者的肾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肾炎肾气肾小球
自拟补肺饮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肺肾气虚证)的临床研究
马鸿杰教授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临床经验总结
外周血B细胞耗竭治疗在狼疮性肾炎中的应用进展
白藜芦醇改善高糖引起肾小球系膜细胞损伤的作用研究
肾炎康复片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
肾炎应该怎样治疗?
孩子胆小补补肾气
孩子胆小,补补肾气
身体累了应“抖抖肾”吗?
肾小球系膜细胞与糖尿病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