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濮阳市华龙区加快实现农村产业发展提速升级

2019-01-05

河南农业 2019年4期
关键词:生态农业都市园区

自2017年以来,濮阳市华龙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调研指导河南时的重要讲话精神,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坚持以习近平“三农”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从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村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农旅融合发展4个方面着手,实行“四轮驱动”,加快实现华龙区农村产业发展提速升级。

一、驱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作为全国第二批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县(区)和全国第三批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示范县(区),华龙区坚持以深化农村股份制改革为抓手,积极探索,有序推进,打造出农村股改的“华龙模式”。目前,全区59个行政村全部完成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革,界定股东25 029户、106 336人,清产核资总资产(村、组)达到20.15亿元,纳入全区统一监管农村集体资金达2.23亿元、集体资产3.14亿元、集体资源0.41万hm2,实现了“三资”监管网络平台监控。华龙区通过探索创新壮大集体经济新途径,积极推进农村产业发展,鼓励引导集体资金较多的波头集等9个城中村、城郊村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引导集体资源多、资产少的东北庄、寨里等18个郊区村,采取“资源+资本”的方式吸引社会资本着力发展乡村旅游。

二、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近年来,华龙区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为目标,不断加强产业结构优化,进一步加快农业转型升级,不断夯实现代农业基础。华龙区制定出台了《濮阳市华龙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都市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的实施意见》,科学编制出《濮阳市华龙区都市生态农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坚持“农业+文化+旅游”深度融合,稳步推进濮东都市生态农业示范区、豫龙智慧农庄、宁安农业园区等农业园区建设,致力构建三大都市生态农业园区发展格局,积极引领都市生态农业健康蓬勃发展。目前,全区现代农业已突破0.11万hm2,年产蔬菜22.6万t,净收入1.71亿元,建设规模大、标准高、示范带动作用明显的现代农业园区12个。随着全区逐步实现传统农业向特色农业、高效农业、观光农业和生态农业的转变,大农业发展新格局正逐步形成。

三、带动农村新型经营主体培育

近年来,华龙区按照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发展战略,通过发挥城郊优势,围绕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产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展更多的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形成引领带动效应。严格落实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各项优惠政策,坚持走“公司+基地+农户”的路子,对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等农村新型经营主体重点培育,增强其辐射带动能力。目前,全区共有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68家,市级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家。

四、拉动农旅融合发展

华龙区依托区位优势和中国杂技之乡的文化旅游优势,以濮东、豫龙、宁安、东苑等农业园区建设为载体,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促使都市生态农业与乡村旅游联动发展。自2017年以来,华龙区先后举办两届油菜花节、两届向日葵节。2018年4月16日,华龙区成功举办了中国濮阳(华龙)首届牡丹文化节。2018年9月21日,华龙区举办了首届农民丰收节濮阳分会场。通过一系列农业节会的举办,华龙区进一步放大了生态旅游的品牌效应,丰富了乡村休闲旅游产业的内涵和载体,实现了以节庆带旅游、以开放促发展,进一步丰富了华龙区原有的杂技及地区旅游文化资源,在促进都市生态农业和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上,走出了生态奠基、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发展新路,最终实现“以旅促农、农旅一体、融合发展”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新格局。

猜你喜欢

生态农业都市园区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征稿简则
潜行水下 畅游都市
对生态农业旅游创新模式的探讨
苏通园区:激荡开放潮 十年再出发
园区的开放样本
我国生态农业法律保障的现状及完善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穿越水上都市
威尼斯:水上都市
都市通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