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番鸭的封闭式高床生态旱养技术探讨

2019-01-05吴俊穗

中国畜禽种业 2019年6期
关键词:鸭舍母鸭粗蛋白质

吴俊穗

(福建省福州市畜牧站 350007)

作为国内畜牧业中的传统产业,养鸭业的饲养历史悠久,特别是番鸭的养殖具有早期生长快、抗逆性强、饲养周期短、饲养效益高及耐粗饲等特征,并且经过加工的鸭肉和鸭蛋制品,由于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具有野禽风味,深得人们喜爱,让养鸭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与潜力。但番鸭和其他家鸭相比,具有自身的生活习惯与饲养技巧,下面就番鸭的封闭式高床生态旱养技术进行阐述。

1 番鸭的封闭式高床生态旱养技术的重要性

封闭式高床生态旱养技术即将番鸭放置在专门的网面上,离开陆地与水面,通过水槽自动供水的方式进行人工饲养,该技术的应用对于饲养番鸭具有重要意义。

1.1 实现排泄物零排放

与传统集约化养番鸭相比,封闭式高床生态旱养技术的应用所排放的排泄物较少,只需要间隔3~5年更换一次发酵床,而经过堆肥发酵后的排泄物可以销售给有机肥厂,或者用于养殖场的绿化、粮食生产基地,这样不仅实现排泄物零排放,还可节省垫料成本,提高养殖户经济效益。

1.2 减少疫病发生的概率

由于该技术的应用都是通过有益菌方式发酵排泄物,分解垫料中的粪污,让鸭厂内外无臭味,有效降低了氨气含量,减少疫病发生概率,确保鸭群在干净环境中健康生长。

1.3 保证番鸭肉质

在养殖过程中,鸭舍内部温度调节到适宜番鸭生产的水平,这时番鸭不会发生扎堆现象,可保证羽毛干净整洁。并且种用番鸭的封闭式高床生态旱养技术只要做到规范控制饲料中药品的剂量,严格按照休药期加强番鸭体内药物使用量的控制,即可提升鸭肉品质,促进无公害鸭肉制品无公害发展目标得以实现,从而提高市场竞争力[1]。

2 番鸭的封闭式高床生态旱养技术

2.1 鸭舍设计和选种

鸭舍尽可能选择500m 内无牲畜交易市场、工厂、畜禽屠宰场、村庄和其他畜禽养殖场的区域,周边无江河湖泊,避免发生水患。在实际搭建鸭舍时,必须保证所搭建的鸭舍干燥、环境安静、通风和采光条件良好、水源无污染和充足,需要使用水泥铺设地面,水泥地面设计成半倾斜状态,方便清洗与打扫。然后将鸭舍跨度设为10m,设置宽为1m 的通道,其他区域设置高床,采用宽为2cm 的木条或竹板钉制,缝隙不超过1.5cm,床高为50cm,保证网床和鸭舍长度一致。并设置产蛋圈,方便母鸭生产。另外,还需在鸭舍工作通道中设置饮水区,饮水管道以PVC 管为主,选择鸭用乳头饮水器,避免水源污染和饮水喷流侵泡发酵饲料。

番鸭品种与品质是否纯正,直接关系到番鸭养殖的成功率,因此,在购买番鸭苗时,必须选择正规、且有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的鸭苗。在实际选种过程中,需要选择健康活泼、绒毛清洁松软、足趾油润、眼睛灵活有神、脐部吸收良好、头大颈粗、腹部柔软、个体大而重和身体长而阔的鸭苗,淘汰畸形鸭苗,提高成活率[2]。

2.2 1~28日龄雏番鸭的饲养管理

对于雏番鸭的生态旱养,为了保证养殖质量,必须做好育雏室的保湿工作,加强光照,保证室内干燥、清洁,同时对使用的育雏工作进行消毒。然后在雏鸭饮用的温水中按比例添加抗生素、维生素及葡萄糖,并放入足够的破碎颗粒料供雏鸭食用,1日龄每天喂料 4 次,2~6日龄每天喂料 3 次,随着日龄增加可改换颗粒料,保证饲料营养要求控制在养殖标准范围内(粗蛋白质 20%~22%,磷 0.4%,代谢能 11.8MJ/kg,钙 0.6%~0.8%)。并做好番鸭的断喙、断爪工作,在鸭上喙嘴豆上开始切除,同时将翅骨上第3 指的第2 指节骨切除,避免飞翔。但在养殖过程中,由于公番鸭和母番鸭生长发育的差距,需要分开饲养,并控制饲养密度,1~7日龄饲养 50~60 只/m2;8~14日龄饲养 30~40 只/m2;15~21日龄饲养 20~30 只/m2,方便管理。另外,还需加强温度控制,进入7日龄的雏鸭,舍内温度需要控制在31℃,往后随着日龄增加,适当调整室内环境温度,以雏番鸭感觉不拍冷和打堆为主。同时做好免疫接种工作,刚出壳当日进入3日龄的雏鸭需要采用病毒性肝炎活疫苗进行皮下注射;进入5~10日龄雏鸭,应用鸭瘟和鸭病毒性肝炎二联弱毒疫苗在皮下或肌肉注射;进入15日龄后,应用禽流感H5和H9双价灭活疫苗进行皮下或肌肉注射,必要时还需在番鸭饮用水中放入0.02 高锰酸钾溶液,在喂养饲料中增加0.5%~1%的磺胺二甲嘧啶,时间为5d,提高番鸭抵抗力。

2.3 5~10 周龄育成期的饲养管理

当番鸭进入5 周龄后,由于饲养密度会随着日龄与体重的增加而降低,必须严格控制饲养密度,避免拥挤[3]。例如对于饲养密度管理,进入5 周龄后,每平方米饲养9 只公番鸭,母鸭 15 只;进入 8 周龄,每平方米饲养 4 只公番鸭,母鸭 6 只;当进入 10 周龄后,每平方米饲养 3 只公番鸭,母鸭 5 只;每个鸭舍饲养不能超过200~300 只,提高饲养质量。另外,还需及时更换饲料,改为中鸭期饲料喂养,营养要求根据规定标准进行调节(粗蛋白质17%~19%,磷0.4%,代谢能11.4MJ/kg,钙0.8%~1%)。前期补充具有较高粗蛋白质的饲料,确保满足番鸭身体发育所需的蛋白质,后期喂养能量高、粗蛋白质的饲料,保证番鸭体内的脂肪沉积,以此满足上市标准体重,必要时可适当喂养青绿饲料,保证肉质鲜美。并且对于该阶段的番鸭,需要合理调节光照时间,有效控制番鸭的性成熟时间,这样才能实现实时开产,达到高产的目的。

2.4 11~24 周龄后备期的饲养管理

11~24 周龄的后备番鸭,在饲养过程中必须选择体大健壮的公母番鸭,按1:6 比例选择。适当控制食料,降低饲料营养水平,限制后备番鸭的体重,母鸭产蛋前体重每只控制在2.3~2.8kg,公番鸭体重每只控制在 4~5kg,食料每天代谢能控制在 2700~2800 大卡/kg 内,粗蛋白质 16%,平均日用料不能超过150g,待到母番鸭进入22~24 周龄后,需要将母番鸭转入产蛋舍,在母番鸭临开产前,适当添加日食料粗蛋白质与代谢能,将粗蛋白质提升17%~18%,脂肪、钙和磷分别是5%、3.2%、0.4%,确保产蛋期营养具有过渡期,提高产蛋期的产蛋量。另外,在母番鸭产蛋期间,还需做到每日在产蛋高峰期捡蛋3~4 次,确保种蛋的清洁卫生,从而增强母番鸭就巢性。

3 结束语

综上,在养殖番鸭的过程中,种用全封闭高床生态旱养技术,能提升鸭舍使用率,并且因鸭群不接触地面,能实现排泄物零排放同时有效降低疾病发生的概率,提升鸭群的成活率,同时减少饲料消耗,增加养殖户的经济收入。

猜你喜欢

鸭舍母鸭粗蛋白质
不同性别竹丝鸡育肥期饲粮粗蛋白质需要量研究
1~25日龄竹丝鸡饲粮粗蛋白质需要量研究
母野鸭
饲养密度对秋季多层平养密闭鸭舍环境参数、生产性能与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生长猪生长性能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不同粗蛋白质水平饲粮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最美的童年在乡下
算蛋
The devoted mother
豫南地区规模化养鸭 存在的环境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