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仔猪副伤寒病例分析及防治

2019-01-05王新俊

中国畜禽种业 2019年6期
关键词:副伤寒磺胺沙门氏菌

王新俊

(青海省海东市平安区小峡镇畜牧兽医站 810600)

结合实际情况,查明相关资料,笔者针对仔猪副伤寒详细地提出了一些病例分析和防治的措施,希望能降低仔猪副伤寒的发病率,造福于养殖者。

1 发病原因

该病主要是由猪沙门氏菌引起的常见仔猪传染病,发病病原体主要包括猪伤寒沙门氏菌和猪霍乱沙门氏菌两种,在不利因素下,两种病原体仍能生存一段时间,如在猪粪便中可以存活1 个半月左右,在垫草上生存时间比较长,短则2 个月,长则4 个月,即使在冬天也可以在冻土里生存,另外在含盐量为15%左右的腌肉中也可以至少生存75d。当外界环境极其恶劣时,如气温急剧变化,一般仔猪抵抗力也会随之下降,这时仔猪体内的病原体开始 “横行”,仔猪可能患副伤寒病,如果对这些患病猪不进行隔离,有可能引发大量仔猪患副伤寒病[1]。

2 发病症状

2.1 急性型

急性病多常发生在3 个月龄左右的仔猪,一般来说,仔猪体温会升至41℃左右,通常表现为精神低下,食欲不好,时不时的会战栗,而且不爱运动,喜欢窝在垫草内等症状。通常患病仔猪会相互挤压、堆叠在一起。刚开始时病猪会有便秘症状,随后不久会出现腹泻症状,病猪粪便不同于正常猪的粪便,其粪便黄色或墨绿色,到末期,病猪耳部皮肤有蓝色或紫红色斑点,偶尔会出现下痢症状,大部分研究表明,患病猪通常出现哮喘症状,呼吸困难,有时咳嗽,痉挛,严重时病猪可能会窒息而亡。体温较低,腹部也出现一些红色的点点。时间一般持续3d 左右,发病率虽然大部分小于10%,但死亡率却极高,有时可以达到50%以上。

2.2 慢性型

慢性型又被称作结肠炎型,慢性型的仔猪病状与急性大体上相同,但症状不是很突出或不明显,病仔猪体温一般相同,维持在41℃上下,也表现出精神低下,食欲不好,时不时的会战栗,不爱走动等,但不同于急性型,其特征症状是仔猪 “情不自禁” 的下痢。病猪粪便通常呈粥状或水样,颜色为淡黄、灰白、黄绿或污黑色,味道为恶臭,通常混有黏液,甚至黏膜或血液。严重时会导致仔猪肛门失禁,导致粪便呈液体般自然流下。到中后期,病猪部分皮肤会出现弥漫型湿疹的症状,尤其是腹部皮肤会出现大面积浆性覆盖物,病周至少两周,严重的话周数更长,最终而亡。病猪有可能借助药物治愈好,但一段时间后就有可能会重新发作,慢性型病死率通常维持在20%~50%。由于病猪持续排便,身体会出现瘦弱症状,到末期,病猪会骨瘦如柴,最后病痛而死。

3 防治方法

3.1 饲养管理

饲养管理不当和卫生条件不合格都是促进仔猪副伤寒病发生和传播的重要原因。因此,饲养者首先应该提高饲养管理和卫生水平,定时对仔猪住所进行消毒处理,以增强仔猪自身免疫力,其次,饲料及其用具也应该经常刷洗,饲养者要保持猪舍内部环境的干燥,经常换垫草,清除仔猪粪便。当遇到温差太大的气候时,养殖者们应提前做好相应保暖工作,避免由于温差过大引起仔猪疾病。工作者们也应该注意饲料及饮水质量,提高仔猪的抵抗力。避免仔乱吃脏物。此外,养殖者也应根据仔猪体质强弱给予易消化的饲料,防止饲料突然更换而引起的不必要损失。患病猪一定不能作为种用,应及时淘汰。

3.2 免疫预防

在副伤寒病的经常发生的猪场或地区,应及早对一个月龄左右的断奶仔猪进行副伤寒疫苗的免疫,应注意,口服应提前使用生理盐水对疫苗进行一定程度的稀释,每次取6ml 左右的疫苗掺入仔猪饲料里。灌服应使用凉的白开水5~10ml 对疫苗进行稀释。注射也应提前对疫苗进行稀释,注射部位一般取耳后浅层肌部位[2]。

4 治疗方法

(1)每日一定量的土霉素,新霉素,分2次口服,连用3~5d后剂量减半,继续用药4~7d。

(2)一定量的10%磺胺嘧啶钠注射液和25%葡萄糖注射液,一次静脉注射。

(3)取一定量的磺胺甲基异口恶唑或磺胺嘧啶,加甲氧苄啶,混合后分2 次口服,连用7d。或用复方新诺明,首次加倍,连用3~7d。

(4)以青木香、苍术、黄连、地榆炭、炒白芍、白头翁、车前子、炒大枣为引。一定比例混合,研末一次喂服,每日1剂,连用2~3d。

5 结语

综上所述,仔猪副伤寒即猪沙门氏菌病,是由沙门氏菌属中的几个成员引起的一种传染病,要注意加强预防,出现这种疾病要及时进行有效多治疗,只有做好防患于未然的工作才能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猜你喜欢

副伤寒磺胺沙门氏菌
4种鸡源致病性沙门氏菌多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广东、广西、福建省和上海市零售鸡肉源沙门氏菌的血清型和基因型
饲料和食品中磺胺增效剂残留量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鱼粉中沙门氏菌杀灭方法的研究
食品中沙门氏菌检验虚拟仿真实验研究
猪副伤寒病临床症状及治疗方法研究
猪副伤寒病临床症状及治疗方法
羊副伤寒病的防治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猪尿中的磺胺类药物残留
HCO3—对真空紫外/紫外/氯(VUV/UV/Cl)降解水中抗生素磺胺二甲基嘧啶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