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宫颈中肾管囊肿1例报道

2019-01-05孙建国邱芳琳郭亚花刘俊宝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9年4期
关键词:包块囊肿盆腔

孙建国,邱芳琳,郭亚花,刘俊宝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 妇产科,吉林 长春130033)

宫颈中肾管囊肿是一种少见的胚胎来源的宫颈病变,目前临床报道少见,因无特异性症状及体征,易误诊。我院收治1例发生于宫颈右后壁向盆腔凸出的中肾管囊肿患者,治疗采用腹腔镜下手术切除,经病理检查明确诊断,现结合文献报道如下。

1 病例资料

患者,女,27岁,未婚有性生活,因体检发现“盆腔包块”1天入院。5年前因甲状腺癌行甲状腺切除术,平素规律口服优甲乐100单位/日,定期复查,维持良好。1天前于体检中心体检时行妇科彩超检查提示:盆腔包块、直径约6厘米,无腹胀、腹痛,月经无明显改变,无阴道异常流血及排液,自我未触及腹部包块,大小便正常。妇科检查:外阴发育正常,已婚未产型,阴道通畅,黏膜伸展性良好,分泌物白色,少量,无异味,宫颈光滑,子宫前位,大小约6 cm×5 cm×4 cm,质韧,活动性尚可,无压痛,于宫颈右后方可触及一直径约6 cm的包块,质韧,活动性欠佳,无压痛,余未触及明显异常。经阴道超声:子宫前位,宫体大小约5.1 cm×4.6 cm×3.1 cm,形态正常,轮廓清晰,各壁反射均匀。宫腔内探及内膜样反射,厚约0.5 cm。宫颈后方探及大小5.6 cm×5.3 cm的无回声,与宫颈关系密切。双侧附件未见明显异常回声。入院后初步诊断:盆腔包块性质待查,经讨论考虑:(1)宫颈囊肿可能性大;(2)不除外卵巢囊肿可能。完善相关检查后全麻下行腹腔镜探查术。术中见子宫大小约7 cm×5 cm×4 cm,于宫颈右后壁向侧下方凸出一直径约6 cm的囊肿,灰白色,包膜完整,子宫表面光滑与周围组织无粘连,双侧卵巢、输卵管外观正常。术中诊断:宫颈囊肿,行腹腔镜下宫颈囊肿切除术。沿囊肿表面以超声刀横行打开直肠反折腹膜,下推直肠,再将宫颈囊肿表面包膜打开,自囊肿最顶端开始游离囊肿与周围组织,边游离边止血,逐步游离至宫颈右后壁根部处。因囊肿此处与阴道后穹隆粘连致密,分离过程中阴道后壁破裂,长约1.5 cm。在囊肿根部以超声刀将宫颈右后壁囊肿完整切除,囊肿腔无出血及渗血。再行腹腔镜下阴道后壁修补术,以1号可吸收线连续锁边缝合阴道后壁,自阴道检查见阴道修复良好。术后病理回报:纤维组织囊壁内衬单层立方上皮,局灶上皮乳头状增生,考虑来源于中肾管。

2 讨论

宫颈部位囊肿临床上以纳氏腺囊肿常见,先天性来源的中肾管囊肿则极少见。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早期胚胎均有两套生殖管道,即中肾管和副中肾管[1],在女性胚胎分化过程中,副中肾管最终形成输卵管、子宫、宫颈和阴道上段[2],而中肾管则逐渐退化、消失,极少部分在其走行部位成为残迹而遗留下来。正常情况下这些残迹稳定不变,因中肾管内含有体腔上皮,具有分泌功能,少数情况下有可能发展形成中肾管囊肿[3]。囊肿可发生于子宫阔韧带、卵巢、子宫、输卵管、阴道、大阴唇等中肾管残迹沿途分布的各个部位[4],主要以附件区为主,宫颈罕见。中肾管囊肿一般较小,当感染时,可形成大的囊肿。

中肾管囊肿因发生部位不同而表现为不同解剖位置的囊性占位,容易误诊,术前常不能做出正确诊断[5]。宫颈中肾管囊肿需与宫颈纳氏囊肿相鉴别,后者为宫颈腺管口堵塞而形成的宫颈腺体囊肿,一般多发,直径较小,且无分隔[6]。发生于盆腔内的中肾管囊肿早期多无症状,常在体检时发现,后期常因囊肿增大引起腹部包块或腹胀不适等就诊。由于女性内生殖器较为集中位于盆腔中部,发生于宫颈部位凸向盆腔的中肾管囊肿需与卵巢囊肿及盆腔内其他囊肿相鉴别,行妇科查体及超声检查时应注意囊肿与周围组织、器官,如卵巢、子宫及宫颈等的关系。超声检查在诊断中肾管囊肿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可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较为可靠的客观依据[7],对于鉴别困难者亦可行盆腔MRI[6],最终确诊需要靠病理检查。

手术切除是临床上治疗中肾管囊肿的主要办法,其病理性质多为良性,恶变少见,预后一般良好。该病例中肾管囊肿位于宫颈右后壁向盆腔凸出,易误诊为卵巢囊肿、盆腔炎性包块等,故于术前行超声检查确定囊肿与周围组织位置关系,腹腔镜手术进行进一步诊断及治疗,最后根据病理检查明确诊断。

猜你喜欢

包块囊肿盆腔
针药结合治疗巧克力囊肿案
妇科超声见盆腔积液诊断探讨
基于高频超声引导的乳腺包块导丝定位在乳腺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以盆腔巨大包块就诊的宫颈微偏腺癌2例报告
胎儿腹部囊性包块的产前超声诊断
46例牙源性颌骨囊肿的治疗体会
SLAP损伤合并冈盂切迹囊肿的关节镜治疗
不是所有盆腔积液都需要治疗
肝囊肿与癌“不沾亲”
香油消肿化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