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点读心术 对医有帮助

2019-01-05赵忠全

中国医学人文 2019年5期
关键词:读心术医患目光

文/赵忠全

记得是一天早晨,正在交班的医生们被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吸引,“医生们,7床的家属吵架,而且不让手术室接病人去手术。”责任护士说道。

作为主管医师的我连忙解释:“昨日患者和家属都同意手术的,不知是什么情况?”

“我去看看吧,大家正常安排工作就好。”我的上级医生S说到,随后他去了解情况,不到1个小时,问题解决了,但是手术只能推迟到明天了。

我了解到患者的二儿子是今早才赶到医院的,因为老人是否手术的问题跟他大哥争吵。问题出在哪里?他是如何解决的呢?正好今天S医生值夜班,我特地赶来讨教。“没什么特别的,前一段时间看了本书《FBI读心术》,学了点东西,用上了。”S医生放下手里的病历,看到我渴求的目光,饶有兴致地说:“我把握了三点,观察、倾听和分析。我到他们病房,发现老二和我有正常的目光交流,虽然脸发红并未迁怒于我,他双手手背皮肤多有皴裂,双上肢交叉放于胸前,穿了一双厚底的旅游鞋,鞋面不太整洁,有灰白色污渍。简短的观察让我对他有了大体印象,他大概在工地从事体力工作,他的发怒有个自认为非常正确的理由,而且不畏惧直面医生。接下来,我把他安排到谈话间,我采用提问的方式,尽量引导让他多说。当他说到贴膏药,开刀,手术,花钱这几个词汇时,我发现他目光洒在房间其他地方,而且语速快慢不均一,时有卡顿,伴有反复的吞咽,尤其谈到花费的时候变得啰嗦,没有先前的条理性。我推断他怀疑手术,根源在于花钱上。他说了有大概40分钟,情绪逐渐释放,先前交叉紧抱的双臂舒展开来。这时我伺机给予他问题分析,我找到手机里的人体立体解剖图谱,指给他看老人的骨折部位在髋部,这个地方骨折好比房屋承重梁断了1根,不稳的。贴膏药属于保守治疗,也是一种办法,但需要老人卧床很久,一来躺得久了会患其他病(肺炎、尿路感染、下肢血栓等),二来需要你和你大哥轮流照顾。再者,也不确定最后骨头能否长得上。这时他的目光频频投向我,我紧接着说,老人70岁了,受伤之前活动正常,身体情况还好,换个人工股骨头手术快,术后能早下地恢复活动,根据预期寿命,我们给您建议的是国产的假体,报销比例好,质量也有保证。但不管怎样,今天是无法进行手术了,我建议,您到病房里其他房间走一走,和类似的患者家属聊一聊,有时间也可以去我市其他医院找到患者家属聊聊,不愿活动呢,可以刷刷微信、微博,了解一下我们医院给您治疗的手术团队。他说了声谢谢,转身要离开但又驻足,接着转身向我们表示了歉意,他笑了,我也笑了。”

我不禁鼓掌,收获颇丰,要向S医生学习。记得医学生时代,总是听闻“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这样的名言,不知其深刻含义,不懂怎样理解其精髓,其实当时苦思冥想的是怎样看好病,怎样解决病,但忽略了对疾病主体——人的研究,不了解怎么看人,怎么读人,更不要提怎样实施人文关怀了。国内学者蒋仲敏指出:“医生把语言、药物、手术作为治疗的三大法宝。”1药物和手术属于专业技术层面,而语言则是人文层面,语言是沟通的桥梁,而怎样说取决于先前怎样思考,所以,像我科S医生一样,运用FBI破案时的读心术知识来武装自己的头脑是非常重要的。读心术中描述的有效交流仅仅7%依靠语言,另外93%是对对方非语言方面的观察和思考,包括对方的语调、语速、表情、动作,尤其强调对对方眼睛、四肢以及一些细微小动作(比如揉鼻子、挠头、颈部抓痒、双手交叉、双腿抖动等等)的观察。通过读心术,能更好地推测患方诉求的关键症结,也能更好地实践医生换位思考的能力,最终有利于医患问题的解决。总之,读心术运用到医患交流是新的尝试,也是体现医学人文进步和医患关系和谐的增效剂。

猜你喜欢

读心术医患目光
汉末魏晋时期的医患关系考
危机管理减少耳鼻喉科医患纠纷的实践与效果分析
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医患沟通的认知及培养需求研究
会变的目光
您的目光 我的成长
关于实习医生医患沟通的教学调查及教学改革建议
读心术 从入门到精通
请别告诉她
读心术
背后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