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食物不耐受与过敏性皮肤病相关性研究进展

2019-01-04荆鲁华马天骄刘政兰于丽君陈娜钱云云陈小梅刘真真

关键词:荨麻疹过敏原皮肤病

荆鲁华,马天骄,刘政兰,于丽君,陈娜,钱云云,陈小梅,刘真真

(威海市中医院,山东威海264200)

过敏性疾病即变态反应疾病,包含过敏性呼吸道疾病、过敏性皮肤病等。近年来过敏性皮肤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2]。其发病原因由多种内源性(肠道寄生虫病、消化功能紊乱的内分泌等)或外源性因素引起,由IgE、IgG介导的免疫反应机制是主要发病原因。IgE介导的变态反应为速发型,在Ⅰ型过敏反应中有重要作用,目前几乎成为评价食物致敏的重要指标[3]。IgG4介导的过敏反应多属迟发型,其中由于摄入某种食物,而机体缺乏相应的消化酶导致无法完全吸收,就会产生食物不耐受,进而发生IgG4介导的过敏反应。

1 食物不耐受与过敏性皮肤病的相关性

食物不耐受为食物变态反应,其发生机制尚不明确。部分学者认为食物进入消化道后,应被消化分解成氨基酸等,在缺乏相应酶时,以多肽及其他分子形式进入肠道,因此无法被人体完全消化并被识别为外来物质,或促使活化肥大细胞肠道内离子转运失衡、肠黏膜通透性增强、胃肠平滑肌收缩改变胃肠功能及动力,从而导致免疫反应的发生[4]。食物不耐受因其起病隐匿,目前多为慢性荨麻疹的主要发病因素[5]。湿疹、荨麻疹和异位性皮炎明确划分为过敏性疾病,但一些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脱离过敏原,或以抗组胺药物治疗往往效果不明显[6]。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及饮食习惯的改变,探求超敏反应所导致的过敏性疾病病因尤为重要。

食物不耐受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食物种类及组成更为多样繁杂,多种致病因素与食物不耐受症状互相干扰。Iwaki等[7]认为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中存在IgG高敏感亲和力受体,IgG与该受体结合引发了IgG介导的变态反应。Firer等[8]研究证实IgG介导的食物不良反应所引起的皮炎、湿疹、风疹、牛皮癣等皮肤表现,是由于IgG介导的食物不良反应导致免疫系统超负荷,致使人体各系统出现一系列症状和疾病。食物不耐受为慢性的致敏过程,目前国内外研究方向主要为针对特定食物不耐受人群阳性率进行分析总结。王军等[9]对120例湿疹患者进行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检测,阳性检出率为92%,王新新等[10]对655例慢性荨麻疹患者和51例正常者血清中20种食物sIgG和sIgG4水平进行检测,结果荨麻疹患者食物sIgG、sIgG4的阳性率分别为74.4%和69.3%,对照组食物sIgG、sIgG4的阳性率分别为13.7%和5.9%,荨麻疹患者食物阳性率较高的食物为鸡蛋、花生、牛奶、大豆、蟹。于琼[11]选取2015年6月—2016年11月收治的腹型过敏性紫癜病患11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患儿过敏原食物的食用进行周期为3个月限制,对照组仅对儿童高蛋白饮食进行限制。结果食物特异性IgG总阳性率腹型过敏性紫癜组高达90.7%,单纯型过敏性紫癜组为66.13%,健康对照组43.75%。柴若楠等[12]对38 787例荨麻疹患者和24 483例湿疹患者血清中变应原特异性IgG检测结果并分析,荨麻疹患者中有94.1%发生食物不耐受,发生率高前5位的不耐受食物依次为:牛奶、鸡蛋、虾、鳕鱼、螃蟹;24 483例湿疹患者中有96.5%发生食物不耐受,前5位敏感食物依次为:螃蟹、牛奶、鸡蛋、大豆、鳕鱼。陈嵘祎等[13]对34例结节性痒疹患者和20例正常人血清中 FI-sIgG、肿瘤坏死因子(TNF)-α、总IgG和IgG亚型水平进行检测。结果结节性痒疹组血清中FI-sIgG阳性率和TNF-α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结节性痒疹组血清中IgG1、IgG4水平明显升高。以上研究均提示食物不耐受与过敏性皮肤病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2 IgG4介导超敏反应的作用机制

免疫球蛋白IgG是由浆细胞合成分泌的一组有抗体生物活性的蛋白质。IgG受体中的FcγRⅠ、FcγRⅡ均可导致效应细胞的激活或关闭,包括FcγRⅡB对经典导路的抑制以及激活[14]。IgG受体FcγRⅠ和低亲和力IgG受体FcγRⅡ,促进或抑制效应细胞的激活[15-16]。FcγRⅡ已被肯定可抑制IgE抗体介导的超敏反应,与不同的受体结合将直接影响IgG抗体亚类的介导或抑制作用。有学者做出相关实验,小鼠超敏反应与IgG抗体相关,IgE抗体缺陷也会导致超敏反应的出现。在小鼠实验中,过敏原暴露激活嗜碱性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并通过IgG抗原免疫系统作用于Fcg RⅢ和Fcg RⅣ。同样相关的报道证实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及食物与吸入性过敏均有IgG以及IgE的升高[17]。过敏性皮肤病多为非经典通路即IgE与IgG共同介导。免疫球蛋白IgG是由浆细胞合成和分泌的一组有抗体生物活性的蛋白质。活性蛋白与相应抗体结和形成循环免疫复合物,复合物的大小决定了是否排出或继续在体内滞留,从而导致相应的炎性浸润以及局部的红肿。

于上世纪研究中发现IgG的4个亚型在变态反应中正相关最显著的是IgG4,其中包括速发型以及迟发型变态反应。IgG4抗体不同于其他免疫球蛋白及IgG亚型等类型蛋白,IgG4有某些独特的结构和功能特征,有抗炎和耐受的作用。在健康人血清中,IgG4抗体是IgG抗体中最小相对分子质量。IgG4分子由2个重链和2个轻链组合而成。重链包括 3个 IgG4特定常数域(CH1、CH2、CH3)和一个变量域(VH),而轻链有一个常数域(CL)和一个变量域(VL)。由于IgG4和IgG1在铰链区的1个氨基酸差异,IgG4重链二硫键可能存在不稳定性,形成2个重链键。由于这种结构特征,IgG4重链可能分裂成2个半分子。产生两种特异性抗体,两种抗原结合位点,使IgG4抗体有一价功能,并干扰其形成大型免疫复合物的能力[18]。由2个相同的CH2、CH3域组成,为内源性的fc段受体提供了一个结合位点。此外,因对C1q较低的亲和力,IgG4抗体有与其他免疫球蛋白相互作用的趋势。IgG4与IgG1不同的是,只有少量的氨基酸残基促使铰链区更灵活。这种结构变异引起不同IgG4分子间的Fab段的交换。这种含有两种不同抗原结合位点的双特异性抗体,只有有限的交联抗原才能形成免疫复合物,所以不能激活补体级联来引起细胞裂解。同时也不能促使经典通路激活,甚至能够有效地抑制C1q对IgG1抗体的结合,从而防止补体IgG1子类的生物效应。IgG4被认为通过与IgE对过敏原的竞争性结合发挥其抗炎作用,结合循环的变应性物质,这一特征有助于降低Th2细胞的炎症反应。从而阻止IgE免疫复合物的形成和IgE介导的肥大细胞的激活。即急性超敏反应可能由IgE介导的组胺引起的超敏反应。慢性超敏反应可能由IgG4形成和过敏原结合,从而预防超敏反应。此外,通过参与FcyRIIB(CD32)抑制剂受体,抑制IgE过敏原复合物对B细胞的结合,减少B细胞、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细胞的活化[19-20]。3 小结

食物不耐受的发病机制至今仍未完全阐明。儿童食物不耐受的发生率约为8%,成人为5%[21]。食物种类及成分多样繁杂,多种疾病因素与食物不耐受症状互相干扰。IgG4也证实参与某些疾病的发病机制。如天疱疮、特发性膜性肾小球肾炎,获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肌肉特异性激酶、重症肌无力等疾病。过敏性皮肤病与食物不耐受密切相关,且与血清特异性IgG4介导的迟发性变态反应有关。目前国内外对于IgG4与IgG、及IgE等因子免疫学研究中表明,这三者结构上差异可导致超敏反应速发及迟发等类别上的差别。更有学者认为IgG4介导的反应通路可阻止IgE介导速发超敏反应的发生。研究IgG4作用机制、过敏性皮肤病与IgG4之间关系及IgG4与IgG、及IgE相互之间的关系。从而有效控制过敏性皮肤病发生发展,对临床治疗手段及方案的选择意义重大。

猜你喜欢

荨麻疹过敏原皮肤病
过敏原检测靠谱吗
讨厌的荨麻疹
荨麻疹不仅仅是皮肤病
牛结节性皮肤病的防控措施
运用中药对药治疗皮肤病瘙痒症状浅析
过敏原检测真的准确吗
预防荨麻疹复发 “治”“护”两手抓
荨麻疹很少是过敏
你想不到的“椎”魁祸首:皮肤病可能与脊椎有关
过敏原检测到底准不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