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排螺旋CT诊断肝血管瘤及肝脏肿瘤的临床价值分析

2019-01-04林树德

关键词:低密度实质原发性

林树德

(海南省陵水县人民医院放射科,海南 三亚 572400)

肝血管瘤与肝脏肿瘤在我国都有着较高的发病率,而原发性肝癌则属于一种临床常见的肿瘤类型,患者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消瘦乏力,大部分患者都会伴随着肝区疼痛症状,对患者危害极大,严重患者还会出现肿瘤转移症状,导致恶性病变。而对于肝血管瘤与肝脏肿瘤患者而言,采取早期的诊断与治疗能够明显对患者症状进行改善,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诊断方式尤为重要,本次研究特对本院70例肝血管瘤与肝脏肿瘤患者进行诊断,探究多排螺旋CT诊断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样本为本院2017年1月~2019年1月肝血管瘤与肝脏肿瘤患者70例。其中25例为肝血管瘤患者、25例为原发性肝癌患者、20例为肝脏转移瘤患者。在70例患者中,男36,女34,年龄35~80岁,平均(53.2±4.1)岁,此次研究通过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与家属均知情同意,并签订知情同意书,70例患者一般资料差异对本次研究没有影响。

1.2 方法

给予患者GE Lightspeed16层螺旋CT诊断,在检查前,嘱咐患者6 h内禁止摄入食物与水分,取患者仰卧位,将管电压设置成为120 kV,扫描厚度设置为5 mm,间距设置为5 mm,将螺距设置为1.25 mm,将时间间隔设置为5 s,采用全肝灌注的方式,碘对比剂采用碘海醇,剂量为50 mL,加入30 mL生理盐水进行灌注,后又对患者进行全肝扫描,对扫描结果进行处理。

1.3 观察指标

不同肿瘤CT表现(肝血管瘤、原发性肝癌、肝转移瘤)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研究。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以x2检验,相关性采用Pearson分析法,当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在25例肝血管瘤患者当中,采用CT平扫的过程中,其表现与肝癌十分类似,无法快速区分,都是肝实质内低密度病灶为主,并且边界清晰,而在CT增强扫描之后,肝血管瘤的典型表现为“早出晚归”,在动脉期,患者肿块边缘会出现斑块或环状强化,在门静脉期,其强化的范围进一步加大,并且有向中心扩展的趋势,而在平衡期,患者整体肿块都呈现均匀强化的趋势,而强化的程度逐渐降低,但是仍然比正常肝实质的强化程度要高。

在25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当中,如果患者肿块为浸润性生长,在CT扫描过程中,患者肿块边界不清晰,形态也不规则,而如果患者肿瘤生长方式为膨胀性生长,则会对患者周围肝实质进行压迫,并且依法周围纤维组织病变,甚至形成假包膜,在CT横扫下,其边界比较清晰,具有规则的形态。通过增强扫描之后,呈现典型的“快显快出”的特点,在动脉期,肿块明显呈现了斑块状或者结节化,而门静脉期肿块强化程度明显下降,而平衡期的肿块强度强化程度进一步降低,肝实质呈现明显的强化。

在20例肝转移瘤患者当中,在CT平扫过程中,其肝实质内多发类圆形大小不同的低密度影,并且边界十分清晰,增强扫描后,其边缘明显强化,存在部分牛眼征与靶环征,而患者肿块中央则不存在强化低密度,肿块的边缘强化比较显著,在肿块外围还存在水肿带。

3 讨 论

在本次研究中,在肝血管瘤患者中,与肝脏肿瘤CT表现比较相似,典型特征为“早出晚归”,即不同分期的表现不同;在原发性肝癌患者中,其CT表现为“快显快出”,肿块边界不清晰,形态不规则,还容易压迫肝实质。在肝转移瘤患者当中,其CT表现为肝实质内圆形大小不一的低密度影,边界比较清晰,呈现牛眼征或靶环征。

综上所述,通过此次研究得知,在肝血管瘤与肝脏肿瘤患者诊断中采用多排螺旋CT诊断,诊断效果越来越理想,能够有效对肝血管瘤与肝脏肿瘤进行区分,为有效诊断方式。

猜你喜欢

低密度实质原发性
低密度隔热炭/炭复合材料高效制备及性能研究
AFP、CA19-9、CEA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早期诊断价值
新型低密度Nb-Ti合金组织及性能研究
透过实质行动支持盘臂头阵营 Naim Audio推出NAIT XS 3/SUPERNAIT 3合并功放
枯骨逢春饮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破产程序中关联企业的实质合并
不给他人“提篮子”——“提篮子”的实质是“谋私利”
低密度超音速减速器
低密度脂蛋白
腔镜甲状腺切除术在原发性甲亢外科治疗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