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期施肥对旱地谷子产量和养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2019-01-03王晓军孙玉琴杨军学王勇张晓娟张尚沛罗世武李凯程炳文

江苏农业科学 2019年21期
关键词:土壤养分谷子

王晓军 孙玉琴 杨军学 王勇 张晓娟 张尚沛 罗世武 李凯 程炳文

摘要:在长期定位试验的基础上,研究宁南旱作区谷子连作施肥对产量、土壤养分变化和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T4处理(施氮肥175.0 kg/hm2、磷肥112.5 kg/hm2、钾肥90.0 kg/hm2)增产效果最好,产量为8 656.9 kg/hm2,总吸氮量也最大,比T3处理(施氮肥125.0 kg/hm2、磷肥75.0 kg/hm2、钾肥60.0 kg/hm2)增加了2.6 g/kg,比T5处理(施氮肥225.0 kg/hm2、磷肥225.0 kg/hm2、钾肥120.0 kg/hm2)增加了4.6 g/kg;T4处理的氮肥利用效率、氮肥偏生产力、氮肥农学效率、氮肥生产效率分别为38.57%、49.47 kg/kg、40.49 kg/kg、104.98 kg/kg,在不同施肥水平下的變化趋势是不一致的;施肥明显改变了耕层土壤养分的含量和土壤养分在剖面的分布,速效氮含量随着施肥水平的增加而缓慢变化,在20 cm土层处,施肥处理的速效氮含量较CK增加了9.96%~26.55%。

关键词:定位施肥试验;谷子;土壤养分;养分利用效率;养分吸收量

中图分类号:S515.062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9)21-0133-04

收稿日期:2018-07-25

基金项目:国家谷子高粱产业技术体系(编号:CARS-06-13.5-A18)。

作者简介:王晓军(1983—),男,宁夏西吉人,硕士,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植物营养与测土配方施肥。E-mail:1449820235@qq.com。

通信作者:程炳文,研究员,主要从事谷子糜子土壤与肥料研究。E-mail:792483123@qq.com。

宁夏南部山区属于旱作农业雨养区域,水资源短缺、土壤肥力低下、土壤贫瘠是制约当地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1-2],水分、养分既是限制该区农业发展的主要因子,也是反映该区土壤质量变化的重要指标[3]。长期定位施肥试验在研究耕地养分循环与管理、土壤肥力演变、作物需肥规律及平衡施肥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意义[4-5],以长期定位试验为手段,能够对土壤质量的变化和发展趋势、肥料效应及地力变化等进行系统研究[6]。赖庆旺等研究发现,长期施用化学肥料会破坏土壤结构,使土壤质量和土地生产能力下降[7];杨生茂等的研究表明,连续施用化肥可有效增加表层土壤有机碳[8-10];沈善敏等报道,长期定位试验是全面了解农田生态系统的重要场所,能有效评估肥料利用率的高低,解释施肥对土壤肥力和环境质量的影响因子,通过长期施肥能很好地培肥土壤,建立土壤养分库[11-15]。本试验通过7年的长期定位试验,分析施用化肥对谷子产量、养分吸收及土壤肥力关系的影响,探讨养分的利用效率,以期为完善宁夏旱作农业区合理培肥土壤技术、增加谷子产量、有效指导农业生产提供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区概况

试验于2011年在宁夏农林科学院固原分院头营科研基地(106°44′E、36°44′N)进行。海拔1 550 m,年降水量200~350 mm,冬春干旱,降水一般集中在7—9月,四季多风,年蒸发量为1 650 mm,≥10 ℃积温为2 800~3 500 ℃,年无霜期为150~200 d。试验地平坦,土壤类型为湘黄土,理化性质如下:速效磷含量38.5 mg/kg,速效钾含量168 mg/kg,有机质含量7.38 g/kg,碱解氮含量66.0 mg/kg,全氮含量0.61 g/kg,全磷含量0.79 g/kg,全钾含量14.6 g/kg,pH值8.63。前茬作物收获后施入底肥,秋耕、耙耱。

1.2供试材料

供试材料为尿素(含46.4%N)、重过磷酸钙(含43%P2O5)、硫酸钾(含45% K2O)。供试品种为陇谷11号,于2014年4月10日播种,9月23日收获。肥料于播前撒施后翻入土中,田间管理同大田。

1.3试验设计

在长期定位试验的基础上,选择2014年谷子连作施肥的5个处理(表1),2次重复,小区面积为30 m2(6 m×5 m)。

1.4测定项目与方法

分别于播种前和收获后采集各处理0~100 cm的土壤样品,每20 cm为1层,自然风干后,分别过1、0.25 mm筛,供测定养分分析用。土壤有机质含量用重铬酸钾外加热法测定,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有机碳含量×1.724;全氮含量用凯氏定氮法测定;速效氮含量用碱解扩散法测定;速效钾含量用火焰光度计法测定;全钾含量用NaOH熔融-火焰光度法测定;全磷含量用0.5 mol/L NaHCO3浸提-钼锑抗比色法测定。植物样品经H2SO4-H2O2消煮后,N含量采用凯氏定氮法测定;P含量采用钼蓝比色法测定;K含量采用火焰光度法测定[16]。测定结果以风干基表示。

1.5数据处理与分析

采用Excel 2007和DPS 2.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施肥对谷子产量的影响

由图1可知,长期不同施肥处理对谷子产量影响显著,T1处理(CK)谷子产量为1 570.8 kg/hm2,T4处理产量达到最大值,为8 656.9 kg/hm2,T4施肥条件比T1、T2(产量为3 275.0 kg/hm2)、T3(产量为5 399.4 kg/hm2)、T5(产量为6 874.2 kg/hm2)分别增产7 086.1、5 381.9、3 257.5、1 782.7 kg/hm2,增产率分别为451.11%、164.33%、6033%、25.93%,且达到极显著水平。通过产量(y)与施肥量(x)之间的拟合公式y=-417.19x2+4 102.0x-2 561.7(r2=0884 4)可以看出,只有NPK各肥料之间达到最佳施肥处理才能获得最高的产量和经济效益,也符合报酬递减规律。

2.2施肥对谷子养分吸收的影响

2.2.1施肥对谷子氮吸收量的影响

由表2可知,T2处理谷子籽粒氮吸收量最大,与其他处理相比差异显著;T2、T3、T4、T5处理总吸氮量分别比CK增加了4.85%、-12.14%、1.94%、-2.91%。

(1)茎秆吸氮量,T2和T3处理与CK相比差异显著,T2处理吸氮量为8.3 g/kg,比T3处理增加了247%,T5和T1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而与T2、T3处理之间差异显著。(2)叶片吸氮量,T4处理吸氮量为15.1 g/kg,与其余各处理之间差异均达显著水平,比T2处理增加了1527%,比T3处理增加了6.34%,比T5处理增加了20.80%。

2.2.2施肥对谷子磷吸收量的影響

由表2可知,谷子总吸磷量差异在各处理间达到显著水平,T3处理谷子总吸磷量为15.0 g/kg,比T1处理增加31.58%,比T2处理增加7.91%,比T4处理增加了4.90%,比T5处理增加了26.05%。

(1)籽粒吸磷量,总体都有所增加,T4处理谷子籽粒吸磷量最大,为6.3 g/kg,较CK增加了43.18%,只有T5处理最低,为5.2 g/kg,较CK增加了0.8 g/kg。(2)茎秆吸磷量,T5处理谷子茎秆吸磷量最少,各处理间差异显著,T4比T5处理增加了0.5 g/kg。(3)叶片吸磷量,T4处理叶片吸磷量为3.2 g/kg,较CK增加了0.9 g/kg。(4)根吸磷量,T3处理根吸磷量最大,为4.4 g/kg。

2.2.3施肥对谷子钾吸收量的影响

由表2可知,谷子总吸钾量最大的是T2处理,为111.0 g/kg,较T3处理增加了20.52%,较T4处理增加了17.21%。

(1)籽粒吸钾量,T4和T5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较CK减少了18.31%,T3处理最大,为11.7 g/kg。(2)茎秆吸钾量,T2处理最大,为46.9 g/kg,较CK增加了4.0 g/kg。(3)叶片吸钾量,T3和T5处理较CK分别减少了22.78%、11.81%,T2处理叶片吸钾量最大,为26.1 g/kg。(4)根吸钾量,T1、T2、T5处理间无显著差异,T3处理较CK减少了30.37%,T4处理较CK减少了13.33%。

2.3施肥对谷子土壤养分的影响

由表3可知,施肥对谷子土壤养分含量有明显的影响。在同一施肥水平下,上层(0~20 cm)土壤养分含量明显高于下层(20~40 cm),同时,在0~20 cm土层施氮磷钾肥处理下土壤养分含量明显高于CK。具体分析0~100 cm土壤剖面养分含量变化,可以看出施肥对不同深度土层养分的影响。

2.3.1土壤速效氮含量

由图2可知,施肥对土壤耕层速效氮含量增加极为明显,且随着施肥量的增加变化幅度较大,在60 cm耕层处土壤养分含量快速下降,各处理的含量均高于CK 80 cm以下土壤速效氮含量减少 且变化基本趋于平缓,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土壤速效氮累积。

2.3.2土壤速效钾含量

由图3可知,施肥使土壤速效钾含量增加明显,在0~20 cm耕层土壤速效钾含量较大(140~170 mg/kg,CK为137 mg/kg),施肥处理较CK增加2.19%~24.09%。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60 cm耕层处土壤速效钾含量变化基本一致。

2.3.3土壤全氮含量

由图4可知,施肥显著提高土壤耕层中全氮的含量。不同施肥处理下,随着深度的增加,土壤全氮含量下降明显,在60 cm耕层处土壤剖面全氮含量变化趋势一致,各处理含量均高于CK,T2、T3、T4、T5处理分别比CK增加20.00%、33.33%、43.33%、16.67%,同样在80 cm处,各施肥处理变化不大,但是CK却有减少,主要是由于谷子在灌浆期急需大量养分,导致CK土壤全氮含量急剧减少。

2.3.4土壤全磷含量

由图5可知,施肥增加了0~20 cm土层中全磷的含量,随着施磷量的增加,耕层全磷累积量增

加,T2、T3、T4、T5处理分别比CK增加21.31%、22.95%、32.79%、18.03%。土壤全磷累积量(y)和施磷量(x)的关系为y=0.000 9x+3.168 3(r2=0.305 7),全磷含量在40 cm处快速下降,且呈现出稳定趋势,说明施肥对40 cm土层以下全磷含量影响不大。

2.3.5土壤全钾含量

由图6可知,施肥对0~40 cm耕层中土壤全钾含量影响较大,在不同施肥处理下,随着深度的增加,土壤全钾含量变化幅度较小,在40 cm耕层以下,各处理土壤全钾含量较CK均有所增加,但是增加幅度不大。说明施钾肥对40 cm以下耕层土壤全钾含量影响不大。

2.3.6土壤有机碳含量

由图7可知,不同施肥处理后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化明显,8年不施肥土壤贫瘠,土壤有机碳含量在0~20 cm深度仅为2.8 g/kg,而各施肥处理的有机碳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在0~20 cm耕层,T2、T3、T4、T5处理较CK分别增加了96.07%、109.29%、95.00%、117.14%,在

20~40 cm 耕层,T2、T3、T4、T5处理较CK分别增加了58.12%、99.01%、132.51%、118.23%,60 cm耕层以下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化不大,说明培肥对土壤有机碳含量增加方面的作用不容忽视。

2.4施肥对谷子肥料利用效率的影响

肥料利用率(nitrogen recovery efficiency,简称NRE)反映了作物对土壤中氮的利用程度。由表4可知,T3处理氮肥利用效率与T2、T4处理差异显著,T5处理谷子对土壤中氮肥的回收利用效率最小,但是在长期施肥的情况下,由于基数偏高,所测氮肥利用效率已不能反映其现实的状况[17-18]。

氮肥偏生产力(nitrogen partial factor productivity,简称NPFP)指单位投入的肥料氮所能生产的作物籽粒产量。由表4可知,试验部分处理间差异不显著,T4较T2、T3、T5处理分别仅增加了5.80、6.28、18.91 kg/kg。说明T5处理对氮肥偏生产力的影响较小。

氮肥农学效率是指单位施氮量对谷子籽粒产量增加的反映。表4表明,各处理之间氮肥农学效率差异显著,T4处理的氮肥农学效率最高,分别较T2、T3、T5处理增加了17.77、9.87、16.92 kg/kg。

氮肥生理效率是指作物地上部吸收1 kg肥料中的氮所获得的籽粒产量的增加量。表4显示,试验各处理间差异显著,T2处理的氮肥生理效率最低,为20.05 kg/kg,仅占T3处理的10.48%,占T4处理的19.10%,占T5處理的3.78%。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肥料利用率、氮肥偏生产力、氮肥农学效率、氮肥生理效率在不同施肥水平下的变化趋势与产量变化是不一致的。T4处理的产量最大,为8 656.9 kg/hm2,然而T2处理氮肥利用效率最高,但产量不高,为3 275.0 kg/hm2,T5处理在施氮肥225.0 kg/hm2、磷肥225.0 kg/hm2、钾肥120.0 kg/hm2 条件下的产量才达到6 874.2 kg/hm2,氮肥利用效率只有4.44%,说明高肥不一定能够增加作物的产量。

3结论与讨论

氮磷钾肥配合施用可明显增加谷子产量,T4处理比不施肥增产7 086.1 kg/hm2,增产率为451.11%,比T5处理增产1 782.7 kg/hm2,通过产量与施肥量之间的拟合公式y=-417.19x2+4 102.0x-2 561.7(r2=0.884 4)可以看出,只有T4处理的NPK各肥料之间达到最佳施肥处理。

长期施肥明显提高了谷子植株各个器官对氮、磷、钾养分的吸收量,谷子籽粒吸氮量为18.1~21.6 g/kg,吸磷量为45.2~6.3 g/kg,吸钾量为5.8~11.7 g/kg;谷子茎秆吸氮量为6.2~8.3 g/kg,吸磷量为1.4~2.5 g/kg,吸钾量为40.7~46.9 g/kg;谷子叶片吸氮量为12.5~15.1 g/kg,吸磷量为2.3~3.0 g/kg,吸钾量为18.3~26.1 g/kg。

从提高谷子产量、合理利用肥料的角度来看,氮肥利用效率这一指标具有实际意义[19]。但是,由于谷子收获部位为籽粒,所以要综合考虑氮肥利用率、氮肥偏生产力、农学效率和氮肥生理效率,这样才能较准确地反映氮肥在谷子体内的吸收和利用状况。本试验中施氮肥75.0 kg/hm2、磷肥37.5 kg/hm2、钾肥30.0 kg/hm2处理的氮肥利用率最高,但是产量却最低,施氮肥175.0 kg/hm2、磷肥112.5 kg/hm2、钾肥90.0 kg/hm2处理的氮肥利用率次之,产量最高,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有待进一步探索。

参考文献:

[1]摄晓燕,谢永生,郝明德,等. 黄土旱塬长期施肥对小麦产量及养分平衡的影响[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9,27(6):27-32.

[2]党廷辉,高长青,彭琳,等. 长武旱塬轮作与肥料长期定位试验[J]. 水土保持研究,2003,10(1):61-64,103.

[3]Hayen S R J. Labile organic matter as an indicator of organic matter quality in arable and pastoral soils in New Zealand[J]. Soil Biology and Biochemistry,2000,32(2):211-219.

[4]沈善敏. 长期土壤肥力试验的科学价值[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1995,1(1):1-9.

[5]徐明岗,于荣,孙小凤,等. 长期施肥对我国典型土壤活性有机质及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6,12(4):459-465.

[6]张淑香,张文菊,沈仁芳,等. 我国典型农田长期施肥土壤肥力变化与研究展望[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5,21(6):1389-1393.

[7]赖庆旺,李茶苟,黄庆海. 红壤性水稻土无机肥连施与土壤结构特性的研究[J]. 土壤学报,1992,29(2):168-174.

[8]杨生茂,李凤民,索东让,等. 长期施肥对绿洲农田土壤生产力及土壤硝态氮积累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学,2005,38(10):2043-2052.

[9]林葆,林继雄,李家康. 长期施肥的作物产量和土壤肥力变化[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1994(1):6-18.

[10]李平儒. 长期不同施肥对塿土有机碳及活性碳的影响[D]. 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

[11]沈善敏. 中国土壤肥力[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

[12]党廷辉. 黄土旱塬区轮作培肥试验研究[J]. 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1998,4(3):44-47,66.

[13]钦绳武,顾益初,朱兆良. 潮土肥力演变与施肥作用的长期定位试验初报[J]. 土壤学报,1998,35(3):367-375.

[14]刘杏兰,高宗,刘存寿,等. 有机-无机肥配施的增产效应及对土壤肥力影响的定位研究[J]. 土壤学报,1996,33(2):138-142,144-147.

[15]李科江,张素芳,贾文竹,等. 半干旱区长期施肥对作物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1999,5(1):21-25.

[16]鲍士旦. 土壤农化分析[M]. 3版.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17]张福锁,王激清,张卫峰,等. 中国主要粮食作物肥料利用率现状与提高途径[J]. 土壤学报,2008,45(5):915-924.

[18]赵云英,谢永生,郝明德. 施肥对黄土旱塬区黑垆土土壤肥力及硝态氮累积的影响[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9,15(6):1273-1279.

[19]符建荣. 控释氮肥对水稻的增产效应及提高肥料利用率的研究[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1,7(2):145-152.

猜你喜欢

土壤养分谷子
打谷子
新谷子上市量渐增 价格存回落可能
晒谷子(外一首)
稻蟹共作模式下稻蟹产出与土壤理化性质的研究
谷子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