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大一附院:重安全 行致远

2019-01-03

中国医院院长 2018年22期
关键词:附院张伟闭环

“德高术精,福泽人民”。

2018年2月召开的“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三年总结会上,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下简称“南大一附院”)入选“2017年度改善医疗服务十大亮点”、荣获了“2017年度改善医疗服务示范医院”称号,该医院烧伤科和信息处也分别获得“2017年度改善医疗服务优质服务岗”和“2017年度改善医疗服务优秀组织奖”等荣誉。

“医疗质量和安全是医院的生命线。”南大一附院院长张伟告诉记者,围绕这一核心,医院医务人员志在“德高术精”,制度完善,以更好地“福泽人民”。

以2008年中国医院协会下发的《患者安全十大目标》为契机,2009年及其后三年“医疗质量万里行”为出发点,2013-2014年第三周期等级医院评审评价为抓手,2015-2017三年《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及《2018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为重要指针,十年间,南大一附院的医疗质量管理工作成果丰硕,已建成长效、成熟的运维机制,有力支撑了医院战略和各系统的顺畅运行。

“采用现代化质量管理工具进行原因分析和流程改造,借助信息化手段进行精细化监管,保障患者就医安全和减少医疗差错与事故发生,这是多年来医院患者安全风险防范与精细化监管的具体举措与思路。”

紧跟政策 机制引领

“2008年12月底,紧跟《患者安全十大目标》发布,医院质控和相关部门在全院范围进行了培训和工作部署,要求各临床医技科室每月5日前开展科室、个人患者安全缺陷免责自报,护理部也明确了发生不良事件主动上报免责罚机制,并不再与绩效、晋升挂钩;2009年,开始危急值报告制度的落实和督查,2010年则进行了手术安全标识、手术安全核查等围术期质量与安全工作督查。”忆及过往,张伟感慨,这就是“南大一附院的速度”。

伴随以上举措开展的,是其后数年间,合理用药、新技术管理、手术分级、患者安全目标和安全生产责任划定等工作。“在2012年启动的等级医院评审评价工作中,《三级综合医院评审实施细则》里,患者安全是核心条款。”张伟介绍,针对以上要求,南大一附院迅速跟进,制定标准,逐条落实,涉及安全类的核心条款要求100%达标,在制度完善、人员培训和信息化建设、职能科室监管和相关奖励方面予以全面落实。

现医务处负责人伍姗姗2000年调入医院,后任质控科科长,负责医院医疗质量与患者安全。她见证了医院近十年间,甚至更早时候的医疗质量管理“进阶”。

“2013年,医院实行了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上报奖励机制,每上报一例给予相应奖励。接到上报的职能处室,利用现代化质量工具进行安全类事件原因分析并持续改进。例如I、II级不良事件的根因分析,跌倒、用药错误的失效模式与影响因素分析,以及非计划再次手术的PDCA循环案例,等等。”伍姗姗介绍,医院医务处现已集成为一个“超级处室”,涵盖医务、质控、院感、门诊、医疗调解和住院服务中心,甚至应急保障等多项工作。

2017年,新版《患者十大安全目标》出炉之际,南大一附院其实已在很多方面走在前列:危急值信息平台搭建、PDA患者身份识别、院感监测系统、输血管理平台、不良事件上报系统,以及阳光医药监察平台等已趋成熟或已搭建完成。

南大一附院“十二五”期间的发展规划指导思想为“全面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坚持科学发展,坚持德技双馨,建设和谐平安医院”,发展目标为坚持“一个中心”,突出“两个重点”,强化“三大平台”,实现“四个突破”,旨在保持医院在江西省医药卫生行业的领先地位。

张伟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

伍姗姗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务处负责人

张伟举例,“一个中心”即为“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四个突破”之一为“完善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十三五”规划后,则强调了“医疗质量与安全是医院立院之本”,要“落实医疗管理制度,强化医疗质量监管。引入与实施DRGs系统,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反馈,实现临床科室在科室服务质量绩效、时间和费用效率,以及单病种诊疗指标等方面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不断提高医院的质量、安全、服务、管理水平,加强对医疗质量关键环节、重点部门和重要岗位的管理,强化医疗核心制度的执行。严格执行医疗技术准入制度及诊疗规范,加强手术分级管理、会诊管理和院感控制。加大“三基”培训与考核力度,完善医务人员准入、培训与考核体系。强化日常医疗质量评价,建立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的长效机制。

“首先是人员素质的提升。”张伟强调,其后才是工具的使用。自2014年起,伴随医改攻坚的深入,规避医疗风险,提质增效成为医院发展的新主题,质量管理的多个闭环形成,成为时势所需。“例如PDCA循环管理。制度在先,落实在行动,反馈和检查、督导跟进,才能形成闭环。”

严控环节 打造闭环

2017年,伍姗姗和南大一附院神经外科副主任汪阳获得了“全省优质服务示范个人”等称号。

在伍姗姗看来,近十年间,宽松的奖励机制和绩效考核办法,让医院所有医务人员首先实现了思维模式的转变;其次,失效模式与影响因素分析、PDCA循环、品管圈等工具的使用,也实现了小组、科室和医院的多层面联动,多部门配合。

“危急值管理”是南大一附院近年来的工作亮点之一:根据科室不同,制定个性化的危急值范围;建立信息系统-检验人员-护士-医师-管理者的危急值管理闭环;危急值系统与病历系统对接,直接生成危急值相关病程记录;临床科室与护理部、信息处、检验科等科室也形成了联动机制。“早在2009年,医院就进行了危急值监管。”

例如,医院输血的闭环管理,成为众多亮点中的亮点。

2014年,在南大一附院着力开展医院等级评审过程中,全国输血委员会副主委、南大一附院输血科主任乐爱平适时推出一套全国首创的系统,此后获得全国创新奖项和国家计算机软件著作权。2017年全国创新项目评选的73个项目中,南大一附院该项目荣膺前五强。

“输血出的事儿都是大事儿,我们力争全程安全。”乐爱平在电话中告诉记者,2015年年初,科室闭环管理相关项目获得了国家创新奖,核心竞争力在于输血指标。“临床医生审核通过要求输血,不作为唯一指令。每位患者24小时内需用血800毫升以下的,要主治医师申请,副主任或以上医师签字;800毫升至1600毫升,主治医师申请,科室主任签字;超过1600毫升,主治医师申请,科主任和医务处均要审核签字。”环环相扣,有理有据,方为各环节授予并执行指令的标杆。

“医院系统内,涉及患者危急值的数据报送到总台,已实现报警声先启功能。”伍姗姗介绍。

手术安全一直是当下各大医院的重要关注点。近十年间,南大一附院强化了新技术准入管理和风险预警、追踪管理,临床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第一类医疗技术82项,并全部建立了新技术管理档案。

在手术医师授权方面,实现了对所有临床手术病种及所有外科医生(含介入医生)的再授权,并根据医务人员职称、工作能力授予相应手术等级资质,规范了手术操作授权,实行了手术分级动态管理。多年来,医院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一直低于国家的基准值1.01%。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案例团队

“在术前、术中和术后,医院建立了严格的监管机制,尤其是在术中进行了三方核查。”伍姗姗介绍,“三方为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和巡回护士。首先是三方麻醉开始前对患者姓名、性别和年龄等确认;第二是医生切开皮肤前的二次核查;第三是在患者离开手术室前的再核查。据此,可有效预防开错部位等风险。”

近年来,伴随医技和环节质控水平的提升,南大一附院在防控I、II级不良事件发生,如患者自杀、跌倒等事件有颇多努力:联动医院安保、消防和公安部门,实时心理救助,相关制度和人员多部门联动,构建了医患和谐的“钢铁长城”;门诊服务流程改造、住院服务中心创设、PDCA和品管圈大赛、母婴室和卫生间改造等机制的运行,则有效控制了医患矛盾的发生,成为助力医院质控体系全链条健康运行的多项辅助手段。

“立足本地,外学经验,是这几年医院质控能力提升的重要手段。”张伟表示。

立足当下 着眼未来

伍姗姗最乐于看到的医患和谐场景是:为患者营造温馨、方便、安全的就医环境;为医务人员营造开放、公平、非惩罚性的安全事件报告通路,分享错误并实时从中学习;多部门协助,积极、主动处理接受各类安全不良事件,有改进,有提高,有创新,保证患者安全,医务人员安全。

多年来,从副院长到院长,张伟一直关注医院用药安全。“药物一直是把双刃剑,用得好是患者福音;用不好,将为患者制造负担,甚至从公益角度来看,会造成社会和环境污染。”为此,近年来,南大一附院形成了“四个一”规章:两周一检、两周一议、两周一评、两周一罚。“用药安全,是患者健康保障的最重要关口,也是医院进行精准诊断和精准治疗的最重要‘守门人’。”

借力前任领导班子打下的信息化基础,张伟和现南大一附院领导班子开始了医疗质控的新征程。

在分级诊疗政策推行过程中,包括AMS方案及《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办法》的实施、院内标识铺投、“卫生间管理工作实施方案”落地、院区绿化等方案的重构,以及相关方案在医联体各成员单位的“同质化”辐射,使得南大一附院历练多年的成果,正在向更深远处推进。

在张伟看来,未来,类似《我不是药神》中提及的相关抗癌药的普及,以及微创技术的运用,甚至包括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疾病诊断,都是医院提升学科能力,实现医疗服务能力提升的重要契机。

“多个管理闭环、包括药品管理闭环,以及医联体建设和诊疗一体化闭环的实现,将是医院未来三到五年的发展目标。”张伟表示,唯此,南大一附院才能向着“十三五”计划和打造区域医疗中心目标,踏实、稳进地前进。

猜你喜欢

附院张伟闭环
专家集体跳槽
基于安全闭环的“两客一危”动态监管平台
昨天 今天
一种新型烟气含氧量闭环动态自适应控制系统的研制和应用
基于四元数卷积神经网络的移动机器人闭环检测
艺术百家:张伟 何是雯
看得到的转变
数学潜能知识月月赛
家电回收的闭环物流网络选址模型
发挥工会参与职能 推进附院建设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