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向未来的现代学校治理逻辑

2019-01-01王小涛李飞曹宗清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2019年11期
关键词:逻辑理念课程

王小涛 李飞 曹宗清

摘   要

从传统学校到走向未来的现代学校,未来教育的特征将在现代学校中逐渐突出;同时现代学校也面临着基于过去和现在的治理挑战,从社会与变革的视角,客观认识技术限度,积极发挥人的根本作用,拓展教育资源格局,促成全社会联动性育人,落实生本课程理念,指向终身的学习和发展,植入现代管理逻辑,提升管理水平的预见性,将是学校治理面向未来的重要逻辑。

关键词

未来学校  现代学校  学校治理  社会变革

一、未来学校的发展愿景

在中西方的教育发展进程中,教育者的教育意识表面上具有无限的拓展性,教育对象的教育获取空间和自主创造性也被无意识地赋予了无限的可能性,而所有参与教育变革的要素都深刻地制约于生产方式和技术革命,任何时代的学校治理也不例外。

而信息社会赋予了未来学校典型的时代特征,教育生态的持续发展给予了未来学校更丰盈的人文内涵和教育情怀。朱永新认为,未来学校是一种新的教育形态,将有如下三个重要突破: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社区,建立国家教育标准和国家教育资源库,建立适应互联网教育的评价考试制度[1]。未来学校的技术背景将是宏大的智能时代,学习内容、学习资源、教学模式、管理方式、评价体系、教师角色等将进一步加速更迭,也將推动学校的加速迭代[2],可见,信息、技术、互联网、大数据等关键词将书写学校治理的新篇章,教育环境和教育方式的改变,与教育思维必将形成强烈的良性互动场域,如互联网思维与教学资源和课程组织模式相互作用,前者改造后者,后者发展前者。有学者认为,未来学校倡导创新方法与先进技术融合下学校的重新设计,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体验是其核心价值[3],从这个阐释角度来看,未来学校已经若隐若现,少部分学校正在无限接近于此理念,但是并不能因此就断定未来学校已来,未来学校应该具有普适性和普遍性,是常态性的模式,而非突出性的典型,还有学者直接指出,未来学校的变革路径就是基于对“互联网+教育”的定位进而嬗变的持续性教育发展[4]。综合相关研究并结合国内关于未来学校的共识与国内外学校演进的逻辑,未来学校应具有如下三个方面的特征或愿景。

1.学校的概念将被重新定义,虚实结合的学习场域随处可见

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学校是一个天然的和符合逻辑的社会中心[5],这是从学校对社会改良功能的视角出发,在于强调教师与儿童和家长的密切联系更有可能,学校是社会各个家庭联系的中心纽带。在传统概念的学校中,学校拥有职业性的教师队伍、专业化的课程资源、集约性的配套设施,类似看得见的硬件初步构成了学校的框架,再结合先进办学理念和优良教育质量等内涵式关系的融入,学校就会成为公众认可和持续发展的地方。曾经受制于观念和技术的传统教法也会被更新,更加符合学生真实的需求和社会发展的趋势。因此,未来学校将深度融入未来技术革命的成果,社会学校、网络学校将承担和拓展传统学校的诸多功能,虚实结合且立体化的学校模型将真实地融入学生的学习中。

2.建立新时代的教育逻辑,旧有理念和过时形态逐步瓦解

在追求公平和质量的过程中,均衡发展与个性发展,应试教育与公平评价,短期效果与教育规律,学业质量的提升与青少年的身体素质等各种要素,既相互牵制又从问题的治理途径中客观上达到了扬善的效果,学校管理、教育行政以及家长和学生等主体不得不在权衡和取舍中发展,学校内外教育生态的治理面临着复杂的局势。部分暂时未能得到解决的学校治理问题,将随着学校生态环境的综合发展而被直接解决,或缓解,以及自然化解,因此,发展是解决学校治理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在新时代下,生产方式带动了教育教学方式的变革,旧有教育理念的生存土壤逐渐流失,过时教育形态的生存环境被改变,新的教育逻辑和学校治理的逻辑体系将重新建立,未来学校的治理逻辑将更加突出成长性、主体性、差异化、个性化,成为真正属人的、发展的、生活的、信服的存在[6]。

3.满足个性化和终身的学习,走向深层的人本化和社会需求

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而教育的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7],学校治理的教育逻辑和管理逻辑往往在此基点上相互背离又契合。走向未来学校的必由之路就是从管理逻辑中心向教育逻辑中心转变,但是管理逻辑仍然发挥着领导、决策、组织、调配、激励和发展等作用,指向受教育者的个性化学习以及终身性发展,避免被动落实上级的教育政策而引起的非必要性教育负担,从学生视角做教育,而非从管理视角管学生,从未来社会需要的视角育人,而非从现在社会需要视角做短视型管理,虽然这是纯粹教育为先的视角下具有乌托邦色彩的逻辑,即便在下几代的未来学校中都难以完全实现,然而,正是这种追求教育完美的信念,成为了走向未来学校的重要力量。

二、过去与现在:基于现实的治理挑战

1.互联网资源与教育理念的融生:是“互联网+”还是“教育+”

信息革命的时代,抽象的理念通过虚拟现实的方式客观地呈现出来,诸多的不可能成为了现实,大数据的应用提高了教育分析的精准度,物联网的介入让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过程、学习效果等情况以数字形式储存,实现精细化和个性化的教学,数据成为变革的主线驱动,所有的互联网资源正在撬动原有的教育体系。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中也明确指出,要加快信息化时代教育变革,建设智能化校园,统筹建设一体化智能化教学、管理和服务平台,推进教育治理方式变革。而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互联网+”在建立学校治理新模式的同时,是否在摧毁着“人联网”时代独有的教育元素呢?比如教育情怀、教育思想、教育文化等历史积淀下来的学校治理内涵。最终究竟是利用了互联网,还是融入了互联网?是丰富了教育资源,还是流失了教育文化?如何协调两者的关系,是目前特定时代教育者需要思考的问题。

2.管理机制对创新型师资的培养:从教师队伍构建到教师素质提升

培养师德为先的“四有”好教师是新时代对教师师德师风的核心要求,建立教师教育体系与专业制度体系是培养好老师的关键路径[8],在传统师范教育和传统学校治理模式下成长起来的教师,具有适应特定条件下优秀师资的标准,而现代学校对教师必然有新要求和新内涵。一是教师队伍的结构调整,教师队伍是建设现代学校的主力军,尤其是新高考下各个学校对各学科的教师数量要求有变化,长期积淀下来的教师结构性、阶段性和区域性的短缺问题,是现代学校治理面临的硬问题。二是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既需要教师的教育自觉,也需要外在机制的引领和促进,构建适应未来趋势的教师专业发展体系是教育管理者面临的技术性问题。三是困顿于教师的政治地位、社会地位和职业地位,也是限制教师成为创新型教师的历史性和社会性问题。未来学校理念下的现代学校治理逻辑,必须深入到教育生态对师资的真实需求,以及师资个体对教育环境的真实渴望。

3.菜单式课程对个性学习的满足:如何迅速构建多样化的课程体系

促进学生素养全面发展是学校课程体系构建的核心价值追求,从国家课程到地方课程,再到校本课程的三级课程体系,形成了以知识拓展、职业技能、兴趣特长和社会实践等四大类课程菜单,学生从已有课程中自由选择,迎合了学生自我发展的主动需求。而就实际情况来看,在课程野蛮生长的阶段,为课程而课程、缺乏明晰的课程价值、课程的校本性不足、课程结构离散等问题并不少见,自上而下的课程建设一定程度上拓展了学生的课程选择,却容易偏离学生所需的生本理念,即菜品很多而喜欢很少,类似问题性课程建设得越多,走向真正良性课程体系的道路就会更曲折。一直以来,学校和教师对于课程建设起着主导作用,学生以被动选择和接收的角色出现在课程体系中,与尹永霞等所认为的现代学校课程特征还有较大差距,尤其是变“数量众多”为“层次多样”的阶段性特征[9],紧扣“学生需求诊断”,避免开发目标异化和开发范围狭窄等问题,是课程建设的核心突破口。

4.评价理念与具体实施的对接性:克服评价的工具主义和功利主义

教学质量是当前教育评价最为关注的内容,其核心还是在于对学习者学习效果的评价,人学理念、增值评价、过程评价、素质导向、促进学习等评价理念已经作为了各级部门和学校对学习评价的导向性理念。信息技术的融入让线上和线下学习的过程性监控以及结果认证等更数据化和客观化,“技术就是力量”的观念得到进一步加强,技术崇拜让评价深入到学习的方方面面中,教育应有的留白被填充,教育伦理面临冲击,教育中的人被技术绑架,工具主义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学,却从另外的视角偏离了教育。评价功利主义是实用主义取向的单向度思维,从利于管理和管理者的向度对学生进行简单的选拔、排序和监控,从评价的可见性出发,忽略技术的局限性和教育内在的品质和温度。可见,教育评价理念与具体实施之间的全对接性还有待研究,对于弱对接、部分对接甚至是反向对接的问题,急须调整,切实发挥好评价的杠杆作用,促进形成高质量发展的教育体制机制。

三、社会与变革:面向未来的治理逻辑

1.客观认识技术限度,积极发挥人的根本作用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指出,要探索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规律,深入研究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模式;尽管如此,但切不可将学校治理完全寄托于信息技术,也不可宣扬“技术替代老师”等言论,妄想教育无人化。就学校治理的重要环节课堂而言,技术适合于预见性教学、知识类目标的教学、成熟性知识的教学,而并不适合生成性教学、情感类目标的教学以及程序性知识的教学[10];就学校项目管理而言,将数据统计交付给信息技术是可行的,而统计后的问题深度诊断以及评价则不可。

尽力构建教育与技术的立体化融合,也要客观认识技术的限度,并且敢于质疑技术的片面性,人仍然是学校治理的核心和灵魂。校长的思想引领,分管校长的思路指导,中层干部和教师的行动落实,社会家长的参与配合,仍然是未来学校治理的基本分工方向。顶层设计、文化理念、价值取向、情感管理、组织构架等学校治理的内容,是关于人的感知性、抽象性、洞见力和教育关系的体现,这是学校治理者关于拥有整体性思维、把握时代精神、处理时代问题和追求教育自觉的集中表达,有学者称其为哲学素养[11]。因此,信息技术在现代学校治理中应遵循一切从人出发的基本原则,实现科技与人文的平衡发展也是教育技术的时代命题[11],以尊重和满足以人为出发点和归属点,关照人的存在,积极发展人的价值和作用,其价值基础应该合乎正义精神,形成理性协商的治理机制。

2.拓展教育资源格局,促成全社会联动性育人

教育部2016年就印发了《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動》,教育视野从泛世界化走向精确世界化,教育资源也面临着共建共享的机遇和挑战,开放性教育资源国际联盟正在逐步推进,尤其是高等教育和科研机构走在了教育“一带一路”的前面,而有志于走向未来的现代学校,也必然是走向国际的现代学校,找准适合校情的国际资源切入口,撬开一个点,带动一个面,这是时代和政策赋予学校个性化发展的红利。同时,人民对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呼声一直未减,政府对教育资源配置也布下了全国一盘棋的格局,东部支持和引领中西部,各地政府也施行了城市带动农村、优质学校带动薄弱学校、学校集团化发展等方案,各个基层学校也在寻求社会单位、高校资源、家长资源、区域特色资源。资源格局的变化,直接促动了多中心化的学校治理手段,有学者认为,政府需要从“统治”走向“治理”,从而重构政府、学校、社会及中介之间的相互关系。多年过去了,这种理念在艰难探索中逐渐落地,但仍然需要较长的时间形成全面生根开花的局面。

提升现代学校育人水平,需要两种关键资源,即教师和平台。教师是教育第一资源,在《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等中共中央、国务院或教育部印发的相关文件中,标志着我国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迈入了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取向阶段[12],利用信息手段提高国际国内优质教师的辐射能力,同时,也要提前规划校内师资的结构和建立教师专业发展的机制。校内教育平台要满足普适性需求,而社会平台是学生个性化发展不可缺少的资源,平台可以理解为学习的物质场所,也是学生成长的时空。领会和拓展教育供给侧改革的内涵和渠道,凡是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社会资源都是未来学校发展的有效师资和实际平台,让改革福利惠及更多学生。

3.落实生本课程理念,指向终身的学习和发展

人的发展包括人的基本发展、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13],学校课程就是在满足人的基本发展、促进人的个性发展和解决全面发展的问题中得以持续展开和推进,关切学生已有或将有的问题,就是课程存在的重要价值。国家课程的二度开发、区域课程的选择性建设、校本课程的自主性开发和社会课程的引入,都要关注能否引发、匹配和促进学生的参与兴趣、学习能力和发展价值,缺乏生本理念的课程建设终将是无根之木,没有生命力,且浪费教育教学资源。技术向度和价值向度的生本课程,才能有效避免学校治理中价值贫困和形式主义等问题,价值主体是学校课程治理的前提,从本体、目的和方法层面完善和形成价值向度下的学校课程治理形态,最终落脚为人的终身学习和发展。

从育人目标也能够明晰地发现国家教育战略的转型升级,从注重知识与技能的1.0目标版本,到三维目标的2.0版本,再到现今以培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学科核心素养的3.0版本,从注重实用主义的短期目标,到关注学生学习体验的过程性目标,再到着眼学生未来发展和未来社会需求的长远目标以及细分到学科属性的具体目标,就是生本理念的层层推进过程,而今指向学生未来需要的核心素养,其实质就是对人的终身学习和发展的印证。从课程开发到课程实施,都要转变观念,切不可用新的课程践行旧的理念或用旧的课程内容落实新的理念,课程和理念都须要与时俱进,深度融合。在新的课程语境下,也要尊重和满足学生的学习诉求和选择权,尽量克服和扬弃传统学校课程体制或结构较为单一、机械与同质化的流弊和困境,实现多元共生、价值复合、系统构建和长远有序发展的人本取向。

4.植入现代管理逻辑,提升管理水平的预见性

教育管理现代逻辑线索为社会现代化—教育现代化—教育管理现代化,反观发现,教育管理的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重要标准,然而,二者并非完全同步发生。在社会现代化和教育信息化的时代,我国教育管理现代化的整体理论水平底子薄发展慢、体系的完善空间还很大,传统管理和评价理念的转向依然面临着困难。学校治理者需要形成如下三个维度的管理逻辑。第一,洞悉发展趋势,培养管理预见性能力,提前谋划;研究从人力资本理论出发的教育与经济的关系,预估经济新形势下的教育新问题,制定合理的中长期学校发展规划。第二,人性假设是教育管理思想发展的基本理论之源,形成符合现代化教育水平的人性假设,明晰与教育相关的经济人、社会人、复杂人等角色,把握新形势下人性的特点,重视预成人性,从办学理念、领导思路等方面构建符合新时代人性的治理体系。第三,教育管理的现代化是存在于教育各个要素内部和内在联系的现代化,也是面向所有教育人和教育地域的现代化,积极争取行政推动和社会推动的力量,分流各方对学校管理的权利和义务,吸纳所有成员的智慧,并且要预判各种新联系和新构架出现后的可能问题,提前做好应对准备。

同时,现代管理逻辑也必须和国家教育战略保持高度一致,我国是社会主义发展中国家,不得简单复制粘贴国外已成体系且在特定环境下取得成功的教育逻辑,不得一味追求更新而忽略了“为谁培养人”和“培养怎样的人”等始终不变的问题,要坚定不移地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新时代教育思想,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让未来目标为现代学校所用,让现代理念为未来学校奠基。

参考文献

[1] 朱永新.未来学校的曙光[J].中国教育学刊,2016(02).

[2] 张治,李永智.迈进学校3.0时代——未来学校进化的趋势及动力探析[J].开放教育研究,2017(04).

[3] 祝智庭,管珏琪,丁振月.未来学校已来:国际基础教育创新变革透视[J].中国教育学刊,2018(09).

[4] 曹培杰.未來学校的变革路径——“互联网+教育”的定位与持续发展[J].教育研究,2016(10).

[5] 杜威. 杜威教育文集(第1卷)[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6]  王枬.学校教育时空存在的问题分析[J].教育学报,2019(01).

[7] 张学敏,陈星.教育逻辑和管理逻辑的背离与契合——兼论教育饱受诟病的缘由[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01).

[8] 荀渊.新时代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内容与路径——基于《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教师队伍建设内容的分析[J].教师教育研究,2019(02).

[9] 尹永霞,王传升.现代学校课程发展的几个问题刍议[J].当代教育科学,2014(06).

[10] 罗祖兵.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限度及其超越[J].课程·教材·教法,2019(01).

[11] 周宗伟.关于教育技术的人文反思[J].电化教育研究,1999(04).

[12] 李宜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取向分析[J].教师发展研究,2018(03).

【责任编辑  关燕云】

猜你喜欢

逻辑理念课程
基于OBE理念的课堂教学改革
遵循课程理念,探寻专业成长之路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逻辑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我们还能有逻辑地聊天吗
女生买买买时的神逻辑
女人买买买的神逻辑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用心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