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与微创胸腔引流联合尿激酶治疗凝固性血胸的对比分析

2018-12-28阿布力孜·买买提艾力

健康大视野 2018年17期
关键词:中心静脉导管尿激酶

阿布力孜·买买提艾力

【摘 要】 目的:探讨传统胸腔闭式引流与微创中心静脉导管置管胸腔闭式引流联合尿激酶治疗凝固性血胸的比较,减少再次手术的发生率。方法: 研究资料为本院收治的10例凝固性血胸病例,其中6例患者接受传统胸腔闭式引流治疗,其余4例病人接受的治疗方法为微创中心静脉导管置管胸腔闭式引流,引流时间为3天,胸腔内注射尿激酶进行治疗。结果:7例患者痊愈,3例患者为微创中心静脉导管置管胸腔闭式引流,经过治疗后仍然存在一些积血,对患者进行再次的传统胸腔闭式引流治疗,然后有1例改胸腔镜手术治疗,住院时间及费用增加。结论:比较两组治疗方法取得的效果,传统胸腔闭式引流联合尿激酶治疗的效果要好些,减少再次手术,特别是基层医院值得考虑。

【关键词】 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尿激酶;凝固性血胸

【中图分类号】 R969.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17-004-01

外伤性凝固性血胸指的是患者在发生外伤以后,胸腔内有积血情况存在,长时间积血不去除会发生凝固现象,积血长期存在,影响膈肌、心脏等去纤维蛋白的功能,这样最后就发展为外伤性凝固性血胸[1]。和田地区人民医院2017年1月-2018年5月收治10例凝固性血胸患者,采用微创中心静脉导管置管胸腔闭式引流治疗与传统胸腔闭式引流联合尿激酶治疗,将疗效情况进行分析比较,找到最佳的治疗措施,现将有关的情况汇报如下。

1 基础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的研究资料为本院收治的凝固性血胸患者,共计10例,其中男性患者有8例,女性患者有2例,患者的年龄为18-70岁,中位年龄为45岁。全部患者均为外伤性凝固性血胸。急诊入院患者有4例,剩余的患者为多根肋骨骨折后发生迟发性血胸的病例,其中伴腰椎骨折患者1例,2例患者伴四肢骨折,1例患者伴有骨盆骨折,6例患者在伤后3d出现血胸,2例患者在伤后5-7d出现血胸,15d出现2例。症状为胸闷逐渐加重10例,伴呼吸困难4例。用胸部X线检测,应用B超或者CT检测后确诊,全部患者均为创伤性中、大量血胸,单侧出血量超过了500ml。治疗措施为:分别应用微创中心静脉导管置管胸腔闭式引流治疗4例患者(设为导管组),6例患者接受应用传统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设为胸管组)。

1.2 治疗

1.2.1 手术治疗措施 导管组:在B超的辅助下正确定点并进针,采取Seldinger法实施穿刺,胸膜腔内置入一次性单腔中心静脉导管,深度大概10cm为宜,导管的尾端与引流袋相连接,采用0.9%氯化钠溶液10毫升对导管实施冲洗,每天一次。

胸管组:准确找到患者的腋中线第7肋间位置,并常规进行传统胸管置入胸膜腔操作,胸管的尾端与水封瓶相连接,水封瓶每天更换1次。

1.2.2 治疗措施 导管组:在为患者置管后3d,患者的24h引流量低于100ml,做胸片、B超或CT检查,检查结果为存在凝固性血胸,这个时候就可以为患者进行治疗了,将尿激酶10万U加入到50ml生理盐水中,向胸腔中注入且夹管,在注入后告诉患者要活动且变换体位的方法, 2h后开放引流,一天开放一次。胸管组的引流及检查治疗方法与上组相同。

1.3 统计学分析 全部数据均应用SPSS18.0进行统计分析,计数采用x2进行检验,若P<0.05即表示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导管组患者应用尿激酶治疗的次数为:3次以内:1例(占25%),5次以内:1例(占25%),超过6次:2例(占50%),对患者实施胸片及胸部CT检查结果显示:肺膨胀情况良好,没有发现大量胸腔积液的患者有2例,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18d。胸管组:应用尿激酶治疗次数为:2次以内:2例(占33.3%),4次以内:4例(占66.6%),对患者做胸片及胸部CT检查,得到的检查结果为:病例的肺膨胀佳,6例患者没有发现胸腔积液或残存少量胸腔积液,患者平均住院10d。

3 讨论

人体的胸部在遭受了外部打击后通常会形成血胸,若对此情况不重视,长期处于这个状态,那么最终就会形成凝固性血胸,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危害极大,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痛苦。对于凝固性血胸临床上要保持重视的态度,要及时发现,及时治疗,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短期内缓解症状值得大家关注。本文中选取的这些患者都是在闭式引流管后3d复查胸片,发现病情较早,并且及时为患者进行了治疗。

治疗创伤性血胸的主要措施为胸腔闭式引流,这种治疗方法在临床中已经延用多年,但是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很多治疗措施倾向于微创治疗,越来越多的患者接受微创中心静脉导管置管胸腔闭式引流,微创治疗措施的优势很多,例如:疼痛轻微、起效迅速等等,目前微创治疗技术在临床中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应用,并逐渐有替代传统治疗方法的趋势。但对凝固性血胸应用这种治疗方法,联合使用尿激酶经引流管注入胸腔,效果却不是那么理想。凝固性血胸使胸腔出血相对静止,应用溶纤维素酶尿激酶治疗的效果是使凝固的血块稀释,然后可以引流出来,以达到理想的治療效果。本文在患者受伤后3d开始研究分析,主要原因是这个时期没有了胸腔内活动性出血情况,并且胸膜肥厚等情况还没有完全形成,分离容易达到理想的效果。

应用微创中心静脉导管置管胸腔闭式引流的治疗方法有很多的优势,但是与尿激酶联合对患者进行治疗很容易发生导管堵塞情况,给治疗带来了阻碍,大大增加了并发症的发生几率,甚至会对患者的肺功能造成不利影响[2],本研究中7例患者痊愈,3例患者为微创中心静脉导管置管胸腔闭式引流治疗,经过治疗后仍存在中量积血,对待这些患者需要再次实施传统胸腔闭式引流治疗,然后有1例改胸腔镜手术治疗,住院时间及费用增加。

总之,对于凝固性血胸患者采取传统胸腔闭式引流联合尿激酶治疗措施的疗效显著要比应用微创中心静脉导管置管胸腔闭式引流联合尿激酶的治疗效果要好,缩短患者的痊愈时间,患者的满意度显著升高,值得在临床中推荐使用。

参考文献

[1] 齐胤尊,马云鹏.42例外伤性凝固性血胸诊治分析[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7,17(22):2787-2788.

[2] 杨恒.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引流治疗早期创伤性血胸52例临床分析[J].青海医药杂志,2011,41(8):17-18.

猜你喜欢

中心静脉导管尿激酶
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应用效果
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分析
机械溶栓结合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临床护理路径在肺癌患者PICC置管中的应用
负压封闭引流(VSD)结合尿激酶溶液冲洗应用于四肢软组织缺损的研究
中心静脉导管与静脉留置针引流胸腔积液的效果比较
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塞3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