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艺术社会学视阈下当代陶瓷食器的审美情趣

2018-12-28蒋涛

数码设计 2018年5期
关键词:食器陶瓷艺术

蒋涛*

(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湖南长沙,410000)

引言

法国实证主义哲学家、社会学家奥古斯特·孔德( Auguste Comte)在他1842年出版的《实证哲学教程》第四卷中,正式提出“社会学”这一名称并建立起社会学的框架和构思。奥古斯特·孔德将社会学概括为一门研究人类社会现象的学科,规定了它的研究对象和方法,从而标志社会学的正式诞生。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学术界各个学科之间的界限日益模糊、联系日益紧密,学科之间开始交叉融合。当我们从艺术社会学的角度研究艺术的审美,需要分析艺术与社会、经济、文化、科技、宗教等多个方面之间的关系,把艺术审美为分析对象,将其置于艺术社会学的宏观视阈下进行多方面多层次的考察分析,研究艺术审美的变化发展与社会各要素之间的联系,综合分析其形成的影响因素,从而形成全面而整体的认知。

1 当代陶瓷食器审美的多样化特点

随着社会环境的全球化发展,来自世界各地多元文化的交流融合给人们带来不一样的审美观念,追求个性化的理念给审美文化带来多元化的发展模式。各种文化的审美体验使得人们的审美情趣体现出多样化,追求个性化的特点。陶瓷在人类历史的长河里经历漫长的岁月,积淀了丰富的审美内涵,凝聚了人类的审美价值、审美追求和审美情趣,成为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类社会历史的变迁,陶瓷食器的审美文化也随之发生变化,不同历史时期的食器各具特色,不仅展现出了不同社会阶段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也表达了不同时期人们的审美意识。

1.1 简洁明快的审美追求

当代陶瓷食器作为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与我们紧密相连,我们对于陶瓷食器的审美趣味意味着当代消费者审美需求的提高,是对于更高品质生活的追求,而不是简单的功利性和低俗化的审美诉求。由于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消费观念的转变对于审美意识的提升有着重要影响,艺术与生活之间的界限逐渐消失,审美开始向日常生活转移、渗透和扩展,审美与文化演变成一种生活方式。

当代陶瓷食器受到文化大融合等多方面的影响,无论是高端精制食器还是生活日用瓷,在食器设计的造型与装饰上都趋向于简单多样的风格特点。人们审美观念发生巨大转变,简单明快的线条设计以及令人舒适的色彩搭配所设计的食器作品更容易为其所接受,从而使得陶瓷食器作品整体风格越发趋向于优雅简洁,在设计与生产中抛弃了传统陶瓷食器繁杂的纹饰以及色彩浓烈的搭配。当我们分析这一现象产生的根源就会发现这与当代社会发展迅速,竞争压力急剧上升密切相关,每一个社会人都面临着更高的自我要求,随之而来的便是沉重的社会压力关系,因此社会人在繁杂工作之余的生活中,会条件反射般地逃避复杂的事物而追求简约的设计风格。

1.2 陶瓷食器工艺的自然美

陶瓷艺术作为工艺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新石器时代产生陶器以来,经过时代与生产技术的不断发展,形成了独具价值的艺术文化,成为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一部分。陶瓷艺术的发展源自大自然的馈赠,是泥与火相互成就的艺术,泥取自大自然乃万物之本源,当代陶瓷食器的发展是在继承传统陶艺发展的基础上,更多地追求材质之美,从而达到与食材完美交融并回归自然的审美理念。食器,不仅仅是作为食材的容器,每一种食材都有更契合其展示的器皿,这中间承载着食物制作者的审美及心灵层面的表达。陶瓷食器的设计是艺术的综合表现,在创作过程中既要考虑其制作工艺、釉色处理、艺术风格等,还要考虑到与装载食物的特点、食材、色彩等彼此呼应,同时还要了解饮食空间的布局。在当代社会,在食器设计的设计过程中,不能单一的看待,需要将其与所在空间融合与一体地看待,其审美情趣将更丰富深厚。

1.3 追求个性与差异化

分析一种艺术形式,我们不能局限于艺术本身,当我们从艺术社会学的角度,将分析对象置于一个宏观的大背景中,就会发现当代陶瓷食器艺术的发展特点往往也折射出整个社会环境的发展特质。当代陶瓷食器艺术为了适应社会潮流,满足消费者日益多样化的市场需求,在产品设计上开始更多地站在消费者需求的角度,将消费者所追求的简约化、个性化、时尚化及趣味化等为产品特色,从而设计出各具特色的食器产品,创造一个满目琳琅的市场环境。

根据现状分析可以发现,市场环境下出现了满目琳琅的个性化陶瓷食器产品,这些产品大多以互联网为时代背景,依靠热点以及新奇的事物来制造特定消费群体的轰动效应,从而达到宣传产品本身的目的。受市场环境及品牌营销的影响,食器创作者们在产品面向市场的时候更加注重食器的品牌包装,而忽视产品本身的基本诉求,浮于形式符号而缺乏实际的价值。为了个性而个性,在艺术造型及装饰上追求怪诞的风格,对材质使用及产品造型上为凸显差异与产品本身脱节,甚至在急功近利的市场环境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抄袭、嫁接现象,忽略了审美的发展规律,唯市场是从,导致个体的独创性与产品的创造力逐渐减弱,也因此阻碍了陶瓷食器审美的提升与发展。

2 当代陶瓷食器审美发展的影响因素

随着社会发展人们需求的多样化使得陶瓷食器各种风格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呈现出日新月异的变化,而在这些令人眼花缭乱的流行风中,既有陶瓷食器本身艺术表现的因素影响,同时也包含大量与陶瓷食器艺术表现无关的因素,而这些因素是我们分析陶瓷食器的审美发展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的剖析。

2.1 科技的飞速发展

艺术的发展离不开科学、科学的发展能带动艺术的发展,每一个时代的艺术都不能超时代而存在且一定带有时代烙印。伴随着全球化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科学技术水平也有了稳步提升,科技进步影响艺术的生产、消费、传播。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为陶瓷食器的审美多样化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并给陶瓷食器的创新发展带来了更多的机遇,极大地丰富了陶瓷食器的审美范畴。在食器创作的制作工艺上,新的科技手段为陶瓷这门传统工艺带来了新的创作材料及新型的工艺技术,使得陶瓷食器的种类多样化具备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此外,多媒体技术的普及,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使得传统陶瓷食器艺术无论是创作、展示、还是宣传方面都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2.2 快节奏的生活方式的转变

现代社会生产结构的变化导致生活方式发生极大的改变,社会人在现代竞争强烈的社会环境中,大多面临着巨大的精神压力,从而使得快节奏的生活方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快节奏的生活方式迫使人们期望工作之外的时间内获得与快节奏不一样的生活体验,因而当代陶瓷食器随着人们审美需求的变化表现为追求简洁明快的审美特点,以一种更符合当代人们精神追求的简洁明快的美而呈现出来。在创作过程中更多地融入简炼、随意、单纯的造型,这种变化使消费者更容易得到视觉上美的享受以及精神压力的释放,这也正吻合了现代人的心理需求。

2.3 媒介的变化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互联网开始发展,各式电子媒介向人们传播着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并以其特有的形式影响着人们的审美选择。媒介在传播文化的同时极大地提升了人们对于审美的追求,影响着当代审美文化的生产和消费方式。一方面,市场上创新的陶瓷食器产品通过媒介的宣传,拉近了消费者与产品之间的距离,打破了传统的高端瓷器只能为上层社会所享受的界限,使得社会各阶层的普通民众亦能通过媒介了解甚至使用。另一方面,媒介在发挥传播功能的同时也为陶瓷食器带来创新发展的机遇,各具特色,风格迥异的产品能够极快地进入到全球化视野,推动当代陶瓷食器的快速发展。

2.4 西方陶艺审美观的渗入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西方艺术思潮不断涌入国内,中国的陶瓷食器艺术也受其影响迅速地朝着全球化进程迈进,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习俗之间的相互渗透、相互融合使得中国当代陶瓷食器的审美观念不断变化更新,并形成了当代中国陶瓷食器审美文化多元并存的局面。在食器作品的创作中,作为创作主体的中国当代陶艺家们在继承传统陶瓷食器的基础上,大胆运用西方现代主义艺术与后现代主义艺术的表现方法和表现形式,充分表达艺术家的个性、情感,以及当代社会人类的生存状态,创作了大量优秀的作品。

3 结束语

通过对各个时代食器的考察分析我们可以明显地感受到当代陶瓷食器的审美文化和审美趣味是与之前各个时代截然不同的,即突破了阶级层次所造成的以统治者为审美导向的“一体化”审美,表现出“多样化”的陶瓷食器的审美特点。而从艺术社会学视阈分析,这种多样化的陶瓷食器审美特点正是市场经济迅速发展下的产物,由此所表现出的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全球文化大融合,当代消费观念的价值转变,以及陶瓷原料的创新利用等使得当代陶瓷食器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

[1] (德)格罗塞.《艺术的起源》[M].蔡慕晖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2] 章利国.《现代设计社会学》[M].湖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3] 陈云开.浅析陶瓷审美意识的衍变[J].陶瓷研究 ,2010(2):23-24.

[4] 方李莉.中国陶瓷艺术审美观念的形成与发展 [J].民族艺术研究 ,2012(6):26-28.

[5] 张朝晖, 宁钢.中国当代陶瓷审美文化的多样化发展[J].艺术百家,2013(6):55-56.

猜你喜欢

食器陶瓷艺术
以设计力打造空间美学
载歌载舞话陶瓷——瓷之舞
美食美器:吃饭是一件很认真的事
纸的艺术
陶瓷艺术作品
载味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德化陶瓷 闽中精粹
爆笑街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