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美声唱法对民族唱法演唱技巧的影响

2018-12-28李丹

数码设计 2018年5期
关键词:吐字辅音咬字

李丹*

(吉林大学艺术学院,吉林长春,130012)

引言

美声唱法最初起源于西方,这种艺术形式受到了许多人的欢迎,因此美声唱法便一直流传至今,在流传中不断完善和改进,我们现在听到的美声唱法就是经过不断创新而形成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文化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在许多方面同西方国家进行文化交流和沟通。当时有许多西方演唱家来到中国,将美声唱法展示给中国听众,从此,美声唱法便在我国流行起来。我国的艺术家们意识到了美声唱法的优越性,便将我国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相结合,将两者融入到一起,不断创新和改进,从而形成了一种更加新颖的歌唱艺术形式。美声唱法流传到我国以后,为我国的民族唱法带来了很大的启示,使我国的民族唱法技巧不断提高,这对于弘扬我国的传统文化具有深刻的意义和重大的作用。

1 民族唱法对美声唱法呼吸和共鸣的的借鉴与融合

民族唱法借鉴了美声唱法的胸腹式联合呼吸,吸气量足。歌唱的持久能力对歌剧演员和歌唱家也是非常重要的。被誉为“民族声乐传承者”的雷佳在她的博士音乐会上两个小时共演唱了十七首曲目,包括古曲及艺术歌曲、外国作品选段、中国经典歌剧选段及新时期创作歌曲四个部分。不仅容量大,难度也非常高,而雷佳将这场音乐会完美的展示给了大家,因此,持久的演唱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要想拥有持久的演唱能力,我们的演唱方法的正确与否是关键。如果演唱方法不建立在科学的发声方法的基础上,不管我们的体魄多么强壮,嗓音条件多么地好,也不能完成一场独唱音乐会。

美声唱法主要注重身体所有的共鸣腔体的运用,认为整体共鸣比较重要,所以就需要我们将这些共鸣体完美的结合。在美声唱法中,通常把咽腔和口腔作为发声的扩音器,要求胸腔到头腔的共鸣管道要贯通,也就是上、中、下的腔体要贯通,要求在演唱歌曲时放松嘴唇,放松下巴,下巴不能乱动,正确的打开我们的喉咙,让咽部共鸣更加突出。其次,胸腔共鸣在美声唱法中是极为重要的,如果演唱者在演唱高音时能够把胸腔共鸣渗入其中,出来的效果必定是惊人的。我在上声乐课的时候,有老师的监督指导,明显感觉自己唱歌的状态会持久很多,嗓子也比较舒服。而自己在下面练习的时候发几遍声就感觉嗓子比较疲劳,开始出现嘶哑的情况。因此歌唱练习歌曲的持久能力,必须建立在科学的发声方法之上。

2 民族唱法对美声唱法咬字吐字的借鉴与融合

美声唱法主要有“元音发音”和“辅音发音”,主要集中在“a” “ai” “yi”“ao” “u”这五个母音。“元音发音”主要是在形成声道的过程中,靠舌头的主要运动来完成的。“辅音发音”具有迅速,干脆,高效的特点。辅音咬字是根据咬字的部位和有没有声带的振动来分类的。浊辅音是有声带振动的,例如发[b]音;清辅音是没有声带振动的,例如[p]。了解了元音和辅音,我们还应该注意在处理它们的过程中,要根据演唱时所需要的声音的响度和持续的时间长度来进行调整。比如,在《我住长江头》这首歌曲当中,刚开始“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中的“zhu”中的“u”音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元音,在声音处理时就要让这个字听起来更加响亮和敞开。我们经常会听到老师说“像说话一样唱出来”,美声唱法的咬字方式和我们平时说话的咬字方式不一样。

在学习过程中要深刻体会实践的重要性,学习美声之后逐渐的明白了美声唱法的咬字吐字,发音要清晰,要有纯正的咬字吐字,拒绝以前自己所存在的“扁”,“虚”,“亮”,并发现自己变化很大,声音通道更加通透,音色变宽变厚,唱歌感觉更轻松,声音位置更加统一。所以清楚的、吐字咬字是学习声乐这门艺术课程不可缺少的部分。比如吴碧霞,她被人们称为“中国的夜莺”,吴碧霞是典型的把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集于一身的人,她是在一次公开课上在卡门教授短短十分钟的授课时间里演唱了《茶花女》歌剧中的选段《为什么,为什么》,得到卡门教授的赞赏之后对美声唱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金铁霖导师商量之后决定学习美声唱法,她的大胆尝试,使她取得了成功,运用美声的发声方法及特点,与民族唱法相结合,既保持了民族唱法的精华,又实现了与美声唱法在声区上的统一,具有音域广阔的特点,使真假音完美的融合在一起。在国际各项比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3 民族歌剧对美声歌剧表演形式的借鉴与融合

随着与美声唱法越来越多的碰撞,西方的歌剧表演艺术对我国的民族歌剧也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力。《白毛女》的诞生为我国民族新歌剧奠定了基础,在借鉴美声歌剧的同使又保留了我国传统的民间歌舞,再结合中国本身的戏曲表演形式,塑造出了“喜儿”,“杨白劳”的经典形象,借鉴西洋歌剧,着重处理刻画歌剧人物性格的表现,音乐形象塑造明显。歌剧运用了我国古典戏曲里的吟诵,道白,歌唱,充分结合了这三点,将人物的内心活动和性格表现的淋漓尽致,情景搭配,使舞台表演更加生动,更富有魅力,观看的人深深陷入意境。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国民族音乐艺术经历了几千年的坎坷之路,有成功,亦有失败。我们要在继承发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民族音乐的基础上不断学习美声唱法的的优点,取长补短,不断在实践中得出最科学的演唱方法,呈现出最完美的艺术作品。

[1] 薛靖淳.民族声乐教学对美声唱法的借鉴与融合[J].教育艺术,2018(01):74.

[2] 王琪.谈美声唱法对民族唱法演唱技巧的影响[J].黄河之声,2017(10):74.

[3] 莫日格德勒.美声唱法对我国民族声乐发展的影响[J].知音励志,2017(05):235.

[4] 九龙.美声唱法对我国民族声乐教学的影响[J].知音励志,2017(02):207.

[5] 李禹凝. 美声唱法对民族唱法演唱技巧的影响[D].吉林大学,2016.

[6] 尹璐.谈美声唱法对民族唱法演唱技巧的影响[J].艺术研究,2015(02):188-189.

猜你喜欢

吐字辅音咬字
流行演唱中的咬字问题剖析与正确运用
失去爆破和不完全爆破
绕口令
BR Sounds
英语的辅音连缀
有关声乐教学的咬字
第二讲 元音和辅音(下)
浅谈语言在歌唱中的作用
歌唱语言中的咬字吐字探讨
论民族声乐演唱中的咬字与吐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