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符号学视角下中国传统图案的应用研究

2018-12-28宁馨儿

数码设计 2018年5期
关键词:云纹所指符号学

宁馨儿*

(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湖南长沙,410012)

引言

本文以符号学为指导,立足于中国传统的设计文化,透过引用古今实例,对中国传统图形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探讨,力求挖掘和发展本民族传统文化中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形式结构,探索具有民族特色的艺术文化之路。

1 符号学及中国传统图案

1.1 符号与符号学

符号是用来表达、解释意义的标记或记号。我们生存在一个符号化的世界,事物、人物都被贴上了约定俗成的标签。为了更好地区分这些符号,便于了解各种类符号所传达的信息的特征与个性,学术界开始试图对符号进行分类,并给出一个定性描述,进而推进了符号学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符号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被广泛应用在多门学科中,比如艺术设计、传播学、语言学等学科。在艺术设计中,符号学的应用尤其广泛,现代设计的许多内容都是通过符号来传达的。

1.2 中国传统图案

中国传统图案是由历代沿传下来的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图案,存在着很多经久不衰、具有代表意义的图形,体现着中国传统精神的精髓,这种传统图形在某种程度上也就是典型的一种符号,具有很大的价值意义。

2 中国传统图案中的“能指”与“所指”

索绪尔将符号学定义为“研究符号的学说”,它成为符号学的正式定义。索绪尔对于符号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语言学领域,他在符号二元理论中,将符号划分为“能指”和“所指”两个部分。“能指”是指符号的语音形象,即人们通过语言试图表达的内容;“所指”是指符号的意义概念部分,这是人类语言实际传达的内容。

符号二元论在中国传统图案中主要体现在通过传统图案中的一些现实存在的、实质性的艺术形象来传达创作主体的思想、情感和愿望,所指常常是带有美好寓意的企盼。

中国传统图案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依附于一定的物质载体而呈现出主体的审美观念与生活意趣,承载了中华几千年文化意蕴的外化符号。以符号学为研究切入点,更有利于我们理解传统图案的文化内涵与造型特征。

符号的“能指”有时不单单对应一个“所指”,并且这个“所指”的意义随着时间推移也会不断地发生变化。比如莲荷这一中国传统图形,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佛教传入中国,莲荷图形逐渐被带入到中国。在这个时期,莲荷图形主要是用于表现佛性的庄严;到了唐代时,佛教认为,人在转世时是从莲花苞中绽放出来的,于是有了“莲童”之说;之后意义不断地演化,一些有文人,形容莲荷为“出淤泥而不染”之物,用莲荷来代表不沾染污秽的高洁品质;在民间,艺术家还创作出 “连年有余”等吉祥图形用以抒发人们对于美满生活的愿望。它的意义就是经过了长时间的演化而得来的,在不同时期蕴含着不同的意旨。

3 中国传统图案的不同表征方式

在索绪尔提出符号二元理论的同时,皮尔斯提出了符号三元论。在皮尔斯的三元论当中,他根据人类认知方式,将符号的形式分为了三大类:图像符号、指示符号和象征符号。

后文将以中国各代传统图形为例,运用皮尔斯关于符号的三分法思想,按照符号的不同表征方式对中国传统图形及其应用进行细致分析。

3.1 指示性符号

指示性符号是指能指与所指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因果或时空上的关系的符号[1]。作为能指,它们的指涉物就是其本身,没有特定的象征意义或社会约定关系[2]。在现代,指示性符号常以指示牌、标识等形式出现,指示具体的方向或某一事物。

因果关系指示性符号在中国古代“礼制”社会中能够得到充分的体现。通过固定的礼仪定式,规范不同阶层人民的着装、日常物品等等,不得逾越,进一步规范人们的思想与行为,稳固上层阶级的地位。

其中,服装是等级制度的一个重要体现,不同衣冠形式、图案与色彩,都区别着着衣人的身份。古代官员的朝服限制尤为严格,品级通过纹饰来分辨。文官受书香浸润,性情儒雅,官服一律用相应温顺、睿智的鸟类,比如仙鹤、锦鸡、孔雀等等来区别官位等级的高低。武官外形勇武剽悍,性情豪放不羁,则以猛兽作为官服的主题图案,以彰显其威仪。

人们的社会地位和等级关系,充分体现在服装的差异上,一国之君常常借此来宣扬自己唯我独尊的权利。这种存在内在因果关系的能指与所指就组成了所谓的指示性符号。

3.2 图像性符号

图像性符号指的是能指与所指之间具有图像的相似性的符号[1]。图像符号的表征方式,是符号形体与它所表征的符号对象之间的肖似性[2]。比如人的肖像画或照片就是这个人的图像性符号。人们注视着他们所爱的人的照片时会若有所想,面对失踪亲人的照片又会若有所思。画作的欣赏者在欣赏画作时除了可以欣赏作者的画技以外,还可以从画作中人物的着装、外形、姿态各方面来推断人蒙娜丽莎的身份地位,高低贵贱;性格温和还是暴躁等等。

3.3 象征性符号

象征性符号的能指与所指之间存在着约定俗成的联系,没有指示符号与图像符号所具有的肖似性或因果相承的关系[1]。如同人们看到绿色,就会联想到生命;喜鹊象征着美好的事物;而桃子则寓意长寿等等。

比如蝙蝠的形象在古时被当作幸福的象征,常常出现在许多留存古老的建筑中。这些图案寄托着世世代代中国人祈求幸福、祥和的愿望,在时间的推移中而形成了具有固定意义的代表性符号。

原始社会时期的传统图案主要来源于该时期不同地域文化所衍生的彩陶纹样。比如花草树木、鱼鸟虫兽等等,画面简洁舒展,风格朴实,既展现了原始先民对于自然的敬畏与崇拜,同时又表达出先民对于生活富裕、农业丰收的企盼。

商周时期是奴隶制度的顶峰时期,这一时期图案主要体现在青铜纹饰当中。它们常以张目巨口的兽面纹表达着奴隶主阶级的权威。但这些图案大多是现实生活中不存在的动物纹样,如饕餮纹、牛角兽面纹等,象征着等级制度的森严。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这些传统图形无一不记录着我们的先民对于美好的现世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更好地记录了民族的历史与文化。

4 符号学视角下中国传统图案的现代应用

4.1 传统云纹

云纹,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吉祥图案,象征高升和如意,多数时候还用以烘托奇诡、氤氲的神幻气氛。它的应用范围较为广泛,常作为辅助性装饰图案用于衬托主体图案,时而生动自然,时而抽象规则。最早的云纹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彩陶上的原始旋纹,这是一种十分典型的抽象几何纹,是最早的纹样式之一。在唐代铜官窑所生产的陶瓷器品中也常见云纹的应用。其中不乏一些迂回旋转、秀美舒展的云纹纹样,同样也预示着吉祥如意。

传统云纹在现代设计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杭州师范大学百年校庆标志的基本形状是一个“百”字,但字的下半部分设计成了云纹形状,上下两部分自然地组合在一起,形象简练大方,同时也暗合云纹吉祥寓意,视觉形象既喜庆又具有文化底蕴。

4.2 牡丹花图形

牡丹花纹是西夏时期常用于陶瓷艺术上的装饰纹样, 多作为形象的主体,在罐、盘、盆、碗、扁壶等体型较大的器物造型上运用。西夏人民崇尚牡丹,赋予牡丹“富贵之花”之美名,并将其视作国家兴旺昌盛、人民幸福美满的象征。明清时期,景德镇窑瓷器上的牡丹纹更是内容丰富,花色繁多,雍正时独有的粉彩更是将牡丹花的雍容华贵、国色天香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种对于富贵、繁荣、幸福的追求不仅是古人的对于生活的企盼,在今天,也是现代人的要求,是我们一直追寻的一种状态。所以牡丹纹在现代设计中也是常常可以见到的,比如现代标志设计、服饰设计、装饰空间设计等领域。

其中,牡丹花图形在现代服饰设计领域是最为常见的。牡丹图案的形色与其所蕴含的寓意深受当代女性和设计师的青睐。日本高端时尚服饰品牌Kenzo曾出过几款以牡丹纹饰作为设计主题的服饰,在中国传统的牡丹图案上做了一定的简化,既保留了传统的意味,又加入现代因素。

5 结束语

符号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所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常常被应用在多门学科中。在艺术设计中,符号学的应用尤其广泛,现代设计的许多内容都是通过符号来传达的。中国传统图案是基于中华民族上下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再通过中华人民创造性的抽象思维而转换而成的带有意旨的符号。从我们现在的设计应用角度来说,其中所蕴涵的信息也是十分丰富,且十分具有参考意义的。特别是从设计符号学角度,它所包含的符号特征更对我国现代艺术设计具有重要意义。这需要艺术设计师了解历史,并对符号学理论有一定的研究和了解,结合“符号二元论”、与“符号三元论”,使现代设计和传统文化精神的相融合,为设计作品带来了新的生机。

参考文献 :

[1] 陈瑜.建筑的符号学阐释[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02):84-87.

[2] 雷永明. 中国传统图形的符号学阐释[D].湖南科技大学,2010.

[3] 吴越民.象征符号解码与跨文化差异[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02):166-173.

[4] 张晓阳.中国传统建筑的符号学阐释.艺术与设计(理论).2014.

[5] 李杰.中国传统建筑作品的符号学阐释.科学之友,2015.

猜你喜欢

云纹所指符号学
中国传统云纹的创新设计初探
匼河“背冰”民俗活动的文化符号学阐释
如意云纹在清代民间服饰中的装饰艺术
基于图像符号学的品牌联名设计研究
明代丝绸中的四合如意云纹浅析
全国应用符号学与多模态研究论坛征文通知
趣填51
遗忘者
翻译符号学的三域问题剖析
幻笔的艺术:《红楼梦》的“金陵省”与“所指优势”释出的要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