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多感官设计在中国当代数字博物馆中的应用

2018-12-28蒋秋洁

数码设计 2018年5期
关键词:展品感官博物馆

蒋秋洁*

(武汉理工大学,湖北武汉,430070)

引言

国际博物馆协会早在1989年定义了博物馆,指出它是为大众开放、为社会服务、非营利的永久性机构。它为教育、研究、娱乐之目的征集、保护、研究、传播并展出人类环境的物证[1]。多媒体信息技术让博物馆馆藏能够得到有效保存和传播,而数字博物馆将公共文化和知识代入了用户的日常生活。现阶段数字博物馆呈现出信息传递单一以及用户接收度低的问题,从感官上对展品信息进行传达以提升用户体验和信息接收度显得尤为重要。

1 数字博物馆与多感官设计概述

1.1 数字博物馆

早在1992年,美国博物馆信息交换联盟(简称CIMI)的建立,就为许多国家的博物馆提供了数字化博物馆有关信息及资料[2],数字博物馆由此兴起。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数字博物馆逐渐打破传统博物馆的藩篱,将“物”转化为“数字”,从展示、互动、体验、和教育层面获得了新的突破,对扩展博物馆相关者的关系甚至改变人们的观念与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1.2 多感官设计

多感官设计是指从视、听、味、嗅、触感等多个角度对用户感官技能进行刺激,提供一个更为真实、多维的体验环境。人体器官的联觉性能够将碎片化的感知体验进行整合,在此种环境下,用户能够接收到被设计对象更多的信息[3]。作为一种设计理念,多感官设计更多地被应用在产品设计、包装设计等物化产品中,基于数字博物馆服务的应用正在逐步发展。

2 多感官设计在数字博物馆中的应用

2.1 场景匹配

数字博物馆拥有教育、休闲、娱乐等功能,其包括的场景是多样化的。对于大多数博物馆展品而言,视觉和听觉最容易实现。而在不同的场景下,展品需有相对应的多感官设计。在移动设备中,视觉和听觉的结合能够让用户在不固定的时间和空间接收到展品最主要的信息。而在与实体结合的数字博物馆中,视觉是对用户的最直观反映,听觉能够烘托展品所处的时代环境与特征,触觉能够让用户切实体会到展品的客观存在,嗅觉能够对部分与气味相关的展品给用户传递更为真切、沉浸的体验[4]。

在故宫出品的一系列数字展品的应用中,极大程度采用了音频、视频并以多点触碰的方式将用户带入。其中,《紫禁城祥瑞》是对中国古代文化符号的展示,用户除了了解文化符号的信息,还能够对其进行个性化编辑,保存与分享,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通过参观场景和内容场景的匹配,用户、展品之间实现了信息的多向传递。

2.2 形式创新

传统的数字博物馆惯以视觉效果对用户进行单向的传播,易导致用户在一定时间内信息荷载过大。而通过多感官设计对展示形式进行创新,能够从教育、审美以及情感等多个层次满足用户需求。从而提升整个产品服务的娱乐性、沉浸性,增加用户粘度。美国作家博物馆有一面多媒体互动墙,记录了100位美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参观者可以任意触动感兴趣的作家名称,能够获得一段与之对应的记忆,有音频、影像甚至是一种气味[5]。在参观过程中,用户接收到的是一种更为自然、深刻、易认知的信息输入。相比于传统的展示形式,这种多感官联动的创新方式能够更有效地传递重要信息,提升观众接收度。

2.3 体验升级

数字博物馆中多感官接触点的设计让用户体察到视觉、听觉、触觉和嗅觉以及多感官的共同刺激,让其能够从虚拟的服务中得到展品最为真切和丰富的沉浸体验。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为多感官设计在数字博物馆的应用提供了可行性,用户不再满足于图文的硬性灌输,而是期待互动性、娱乐性更强的展品展示系统[6]。多感官的体验实现了用户肢体行为和大脑反应活动的高度统一,让用户感受到体验层级的递增。

3 结束语

数字博物馆摆脱了传统博物馆在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能够更加灵活地对展品进行展示,与此同时也意味着需要以一种更为真实、易接收的方式去传递用户信息。多感官的设计满足用户在不同场景下信息的获取,能够更为真实、巧妙地以一种用户自主交互的方式去完成。在观赏到展品的同时,也能够更有效获取到展品的信息,提升参观过程中的沉浸感。数字博物馆在用户教育和休闲的现代生活中会呈现更大的影响力,多感官设计正是提升用户体验需求的一个发展机会和目标。

[1] 陈刚. 数字博物馆概念、特征及其发展模式探析[J]. 中国博物馆,2007(3):88-93.

[2] 甄朔南. 正在兴起的数字化博物馆[J]. 中国博物馆, 1999(2):14-17.

[3] 李蔓丽. 多感官设计理念在产品中的表达[J]. 包装工程, 2012(20):102-105.

[4] 朱润. 为感觉而设计——数字博物馆中的多感官设计[C]// 创意科技助力数字博物馆. 2011.

[5] http://travel.163.com/17/0529/08/CLJD5V3100067VF3.html

[6] 沈迪莎. 数字媒体环境下交互艺术对传统文化的传播以及数字博物馆的创新应用[J].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7(38):123-124.

猜你喜欢

展品感官博物馆
2022两岸赏石文化交流线上展览展品展示第2辑
展品被盗了
博物馆
气象科普展品创新设计的思考
国宝展品被盗案
感官训练纸模
感官训练纸膜
露天博物馆
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