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区域文化视域下的吉剧艺术

2018-12-28刘胜男王丽伟

数码设计 2018年5期
关键词:剧目艺术发展

刘胜男*,王丽伟

(吉林大学艺术学院,吉林长春,130012)

引言

在刚建国时期,全国各地方陆续诞生了64种新兴的剧种,可是发展到现在,都已经大多数消亡,而仅保存遗留发展下来的,只有15种了,吉剧就是其中一种。吉剧是二人转的精华,他是以二人转作为基础从而发展开来,也可以说是承载着二人转的基因。但是二人转是以庄稼调的表演为主,以庄稼人为本身说话,与庄稼人心灵相通,这就完美体现了东北劳动人民的自身艺术。

1 吉剧的起源与发展

在全国的地方戏种类中,吉剧的流传范围非常广泛。吉剧从创建伊始一直到成熟迈步的过程中,它产出了许多优秀作品,例如《三请樊梨花》《孙猴上任》等,都在全国进行广泛流传,并且荣获各种奖项。并且在当时也是荣获了“五个一工程”奖的优秀作品。吉剧的茁壮发展体现了传统民间艺术从原始、朴素的形式逐步的像精致、完善的方面转变,而且可以发展成具有自我体系的艺术形态 ,产出多种类的代表性作品。吉剧具有二人转的基因传承,它在根本上同于二人转又异于二人转。所以吉剧的本身也就继承着二人转的基本五功,并在长期的实践与运用当中逐渐形成属于吉剧自身的独特的表演特点和技巧。吉剧的成功发展离不开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是这些重要的外界因素为吉剧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生长环境和养料,为吉剧在日后成为全国性的优秀剧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新中国成立后一段重要时期,毛主席提出了“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重要方针,这是推动吉剧发展,为其推上剧目新高度的有一次重要机会。知道现在,吉剧仍然保持最基本的基因传承,与此同时,它本身也更加注重剧本的哲学性与戏剧性,将剧本的中心表达思想,更加的符合当今社会所需要的时代精神。

在20多年的剧种建设时间里,造就出了一批别具风韵的剧作家和艺术家,实力雄厚,阵容强大。最早的创作演出团队,例如全国知名作家王肯、音乐家张先程。著名导演金玉霞、张奉生以及有很高艺术造诣的刘中、王青霞等著名剧目表演艺术家,为当时的吉剧建设献出了自己雄厚的力量和热情,为吉剧的蓬勃发展积攒力量,使吉剧在全省、甚至全国都享有盛誉。

2 吉剧的成功对现代中国戏曲生态的影响和启示

吉剧的创建为吉林省的地方戏添上绚烂的一笔,而吉剧团的成立更是锦上添花。 在改革开放后吉剧的发展更加繁荣,出现了很多的代表作品,这些戏剧对全国都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

吉剧的发展已经有近50多年之久,发展速度非常的快,这说明了吉剧富有魅力。但是更加重要的并不是这点,而是有很多地方是值得其他地方戏去借鉴和反思的。吉剧的成功例子对当代中国戏曲生态发展的启示有这几方面:首先,戏曲文化的发展必须要以当地的传统文化作为基础,以独特的民族特点和地方特色去感染观众,就像吉剧那样,剧目作品的内容一直都包含了本地区特色,深刻烙印在了当地人们的心中,呼应人们的本土情;第二 ,在美学的表现上,保存戏曲本身的艺术性和表演风格意外,要完善作品框架内容,丰富表演形式和内容特点;第三,在创作的道路上,不管如何创新和改良,都要有自己的一套最根本的体系套路,这个是剧目创作的核心,保持核心不断改善和创新,不断进化的同时也保有自身特点,不忘初心才能在特色地方戏这条路上越走越远。

3 对吉剧艺术在未来发展的几点思考

回顾过去,新时期的吉剧发展是灿烂的、有目共睹的,从发展趋势和辩证的观点上来看,危机也在光鲜的表面背后隐藏着。吉剧如果要发展下去就必须认清问题所在,提高自身实力才是根本。

编剧很重要,只有好的编剧才能造出好的剧本,只有好的剧本才能成就优秀的吉剧文化。 现从以下几点进行反思,一、思想方面;编剧者自身底蕴要深厚,在丰富的哲学和历史知识为基础的前提下,自身的综合素养也是很关键的一点,还要拥有发现的眼光,博取众长,对其他地方戏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了解优与缺,选择合适的优点运用到吉剧剧本的创作之中。 二、生活实践;编剧要重视生活细节的体验,老一辈优秀剧作家们那种执着的求索精神是非常值得学习的,只有体会到了艺术为人民的深刻含义,才能对吉剧的创作事业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艺术表现;发挥吉剧自身的艺术特色,结合当代时代特点和时代要求,结合吉林省地域地方性特点,才能解决吉剧所面临的根本性问题。

4 结束语

固步自封对于吉剧来说是不可取的,吉剧的健康发展需要时时刻刻的反思与完善。世界在快速发展中变得越来越多姿多彩,这是一个好的契机也是一个严峻的挑战。要想不被历史的车轮碾压,就要强化自身能力跟上时代发展的潮流和风尚。当然,重视自己本土的文化和自己原有的文化是非常重要的,切不可犯顾此失彼的错误,要一直在进行发展中强化自身的长处。吸取百家之长并进行改良与创新,选取优秀的方面运用于吉剧自身,拓展吉剧的观众范围,让吉剧走出去,甚至让吉剧可以拥有面向全国的力量,当然丰富自身实力保证自身不在历史的潮流中冲散是当务之急,优秀的剧目作品是一方面,出色的演绎者就是吉剧表演的灵魂,所以要先完成从事吉剧事业人员品质的改良,提高其自身素养,扎实的功底是根本,从总体上进行质的改变,当然这也需要地方政府的大力扶持,相信在不久的未来,吉剧将会再次迎来一个辉煌的春天。

[1] 苏丽萍.新兴剧种:生存,还是毁灭[N].光明日报.2010-07-28.

[2] 杨世祥.吉剧集成 历史卷[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14.

[3] 景凤鸣.吉剧集成 口述史卷[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14.

[4] 王红箫 程革.心血当墨嫌不浓——王肯与吉剧.文艺争鸣

[5] 李荣启.文学语言学[J].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03页.

猜你喜欢

剧目艺术发展
舞台剧目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新见晚清民国传奇剧目十一种
文华大奖”获奖剧目
纸的艺术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优秀剧目进校园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