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媒体环境下陕西社火民俗的数字化视觉演绎

2018-12-28黄尘扬邓玉丹赵士居温雅

数码设计 2018年5期
关键词:社火数字传统

黄尘扬*,邓玉丹,赵士居,温雅

(西北大学艺术学院,陕西西安,710069)

引言

现代是一个数字化信息化程度高速发展的时代,而传统文化中社火文化越来越不被人们所发现与认识。在现代媒体艺术中,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同陕西民间的社火文化艺术的文化内涵相互融合创新,创作出新的同时代精神相符合的新兴形式,使艺术作品及传统文化生生不息,栩栩生辉的传承下去。

社火文化作为陕西省民间艺术文化,也是传统文化,但是社火文化并不为人所知,且近年来,西方外来文化的冲击与渗透,再加上当代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了解又少,所以在文化上的竞争与选择中,传统文化往往处于弱势地位。为重塑社火文化的新的形式,应改变传统文化在当代人们心中的认知,全面的发展传统文化。

近些年,由于传统节日愈不受重视,外来文化的冲击及人们对传统文化的不注重,全国各地的社火文化陷入了停滞甚至湮灭。许多民间艺术家们的手工艺品也是愈发不被市场接受,受到的关注也愈来愈少。且近些年,新兴的数字媒体艺术在中国迅速发展,其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及应用领域都被当代人们所认可,也被市场所高度认同,社火文化及传统文化都受到了影响。

1 陕西社火文化的历史地位和特征

1.1 陕西社火文化皀历史地位

社火文化是我国民间文化中的瑰宝,也是陕西民俗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社火的题材非常丰富从鬼神到动物再到历史人物应有尽有,表现形式丰富多样,元素也十分的多元化没,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社火走过了千年历史,成为了探究地方戏曲发源演变乃至中国戏曲发展的活化石。在工艺品中,社火文化的工艺品也有着极强的代表性。从上世纪80年代初到今日,社火马勺脸谱已经成为了极具代表性的陕西省宝鸡地区民间艺术品。2006年陕西省宝鸡社火、山西省潞城社火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保护名录,可见宝鸡社火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泰山地位了。

1.2 陕西社火文化皀特征

社火文化源起是随着古老的祭祀活动而逐渐形成的,现代的社火都是人们通过社火来祈福来年的平安康寿或庆祝春节,形式多为闹社火。因为衍生了许多的具有特色的社火文化工艺品。社火文化源起宝鸡,始于夏商,本是先民的一种生活用具后经自民间贫苦资深艺人。以深厚扎实的画工,配以多层次的图案,使作品突显出大红大绿的西部特色,造型粗狂,色彩浓烈,纹样雅拙,充分显示出广大劳动人民丰富的想象力。至今宝鸡地区都存在“耍社火”这传统习俗,且社火人物的图案内容多自“封神演绎”等民间传说,其寓意为镇宅,辟邪,祈福等。在宝鸡市凤翔县,不难发现社火文化的深厚历史底蕴,每年的元宵佳节,闹社火的大型活动就自然的呈现在人们的眼前。而社火图案也张贴在整个城市的各个角落,高楼上都能看到社火的不同图案。

2 数字媒体环境下民间艺术形式的应变

新的形式来源于新的媒体艺术,新的传播方式,现代的数字媒体艺术就是一种的新型的媒体传播工具,而现如今中国,最快最佳的传播方式则正是依赖于数字媒体艺术、计算机技术的网络。在网络平台上,在移动端上设计出社火文化中相关的手机壁纸、主题、APP图标、APP动画特效,音频、制作工艺品短视频在各大社交平台,网络信息自媒体平台播放,甚至可设计出关于传统文化的游戏、APP交互软件、网站及VR技术等途径。在图形、影像、音频、交互、3D立体中将社火文化以及传统文化的历史背景、故事传说等信息传递给现代人中。

传统的媒体传播方式也是有其可取的部分,数字媒体艺术传达的直观感受是受互联网及电子限制,而设计出一定载体后,既有文化气息,又富有现代设计感的具体物品如宣传海报、纸质购物袋、杯子、纪念品礼盒等,一些带着生活气息又有着宣传意识的载体是现代传媒手段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这样直观又真实的方式也是传播的重要途径。传统媒体的宣传理念与现代数字媒体的技术结合,不仅迎合了现代人们的需求,也必将有一个良好的发展情景,既有其文化传播的手段,也有数字艺术的应用。现代人们也易于接受这样的文化产品,这也更弘扬了我们的社火文化。

3 数字化在设计的元素上提取与吸收

社火文化本是表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一种愿望,但是在重新的设计下,展现出长安文化的包容性、丰富性、多样性,让更多的人了解西安曾经是古都的那座古城的历史文化,更多了解西安的地理特点,风俗习惯,人文景观及历史背景,更多发现西安文化不屈不饶,不受外来文化的侵蚀,依旧散发着自己独特的魅力。西安数千年的历史变迁,历经过西周、秦汉、魏晋、隋唐数十个朝代的更迭与变换,让现代大学生认识每一个城市都有每个城市独特的特色,走到一个城市,热爱一个城市。

3.1 风格提取

在陕西宝鸡文化下,社火文化的大多灵感都是来自民间传说、神话故事、“封神演义”甚至十二生肖,在现代文化下的冲击下。将突破社火人物服饰中构图与结构的传统限制,单一的对称及图案的统一不再受到青睐,京剧文化同马勺的合一给社火人物注入了新的元素。吸取其中传统青铜文化的纹样,将传统的严谨的结构形式加以改进,图案将以传说人物,历史故事为设计原型,色调将变换风格,吸收西方及现代协调的风格,运用现代西方素描与色块的手法,使用先进的软件手绘功能将陕西省本土文化突显到画面中,剔除传统的夸张的人物形象元素,用更符合现代审美的插画风格创新社火文化,

3.2 形象提取与制作

在选取好了社火文化的表演形式后,挑选极富标志性的人物形象,从人物服饰,妆容中着重刻画人物的动态,在形式上整体含括社火文化中闹社火的绝大多的形式,在内容上用现代素描速写手法设计场景,用标准纸张设计出纸质手绘草稿,根据现代插画手法决定构图,空间,色彩分配等,设计完毕后,将用adobe illustrator 矢量图形处理软件以及Easy Paint Tool SAI 绘画软件及手绘板用于基础上色。

综上,信息与网络的时代虽然冲击着传统文化,但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它同时也给传统文化带来了全新得发展机遇,数字媒体艺术中丰富的表达形式及震撼的视听效果,是传统媒体艺术中所缺乏的,若是将传统文化的优秀元素及独特风格同现代数字媒体艺术融合,用数字媒体艺术中先进的技术手段和极富效果的表现能力,重新改变人们对数字媒体艺术、传统文化的认知,创造出有中国独特风格的数字媒体艺术。用现代的平面设计、插画艺术的方式表现民间艺术中的闹社火的踩高跷形象,既保留了社火文化中独具风格的艺术特色,也采用了现代媒体的技术手段,两者相互兼容,共同进步。

[1] 主要责任者:叶洪图 .袁慧文献题名[浅析中国当代艺术中的新媒体艺术].出版地:辽宁出版者:叶洪图,袁慧.出版年:2017(5) 起止页码:78-79.

[2] 李海兰.浅析中国传统民俗文化活动——甘谷社火[J].北方文学,2017(12):216-216

[3] Li Hailan. Analysis of Chinese traditional folk culture activities -- Gangu social fire [J]. Northern Literature, 2017 (12):216-216

[4] 田忠利.付琳.龚小凡.《关于数字新媒体艺术发展的思考》[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07.

[5] 杨丹丹.近年来国内社火研究综述[J].地方文化研究,2014(6):105-112.

猜你喜欢

社火数字传统
山西平遥:闹社火 展成就 盼发展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甘肃:新年舞社火,经久不息
陇 州 社 火
答数字
数字看G20
社火,耍起来
成双成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