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禁“炒”明星子女,淡化功利风气

2018-12-27王甄言

声屏世界 2018年8期
关键词:童星功利淡化

王甄言

日前,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布公开征求关于《未成年人节目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下称“规定意见稿”)的通知。规定意见稿指出,未成年人节目管理工作应保护未成年人的隐私和人格尊严,防止未成年人节目出现商业化、成人化和过度娱乐化倾向;未成年人节目不得宣扬童星效应或者包装、炒作明星子女。

从保护未成年人的视角入手,对未成年人节目进行监管,来得正是时候。它可以防止未成年人接觸到不该接触的东西,避免未成年人的思想、灵魂受到污染。而禁止炒作明星子女及“童星”,最大好处,是可以淡化功利社会风气。众所周知,明星不只是“有名气”,还享受“天价片酬”,口袋里不差钱。故而明星的子女出生后,过着王子与公主般的生活,从小接受最优质的教育。同时明星子女既有艺术遗传基因,又有后天的专业化教育,小小年纪,才情和演技超出常人,于是出现了“天才”“童星”。正所谓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没有“神童”“少年天才”“童星”等频频在电视节目上亮相,没有“出名趁早”“赚钱趁早”的电视节目推波助澜,家长没有对比,就不会觉得自家的孩子“不如人”,不会觉得自己“太失败”,没有给孩子提供最好的教育。以此推理,家长对“神童”“童星”“天才”的追逐就不会有当下这么疯狂,把暑期当成了“第三期”,最多的报11个培训班,希望以此弥补“输了的起跑线”。

家长功利、不淡定,功利教育的风气更盛。结果苦了孩子,孩子不是在培训,就是在培训的路上,根本体验不到童年的快乐,也严重违背了孩子的成长规律,影响孩子的心智和发育。这简直就是童年毒药和杀手,应该出重拳治理,刹住功利的社会风气,引导和展示孩子快乐成长,教育功利才会逐渐淡化。

猜你喜欢

童星功利淡化
童星“放假”
新高考改革选科制下功利取向分析
kidstar/童星 KS—2096
从古典到功利:“公民美德”的立法化拯救
童星跑偏的成长之路
高校频繁改名既浮躁又功利
请不要将高尚行为蒙上功利色彩
海水淡化前途无量
美高官试图淡化军售争端
稳定 衔接 淡化 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