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居民家庭金融投资风险及防范研究

2018-12-24杨英杰

现代营销·学苑版 2018年10期
关键词:投资风险防范

摘要:时代不断地发展促使我国国民经济增长迅速并且居民的财富积累越来越多,金融资产成了居民家庭资产的关键内容。但是由于我国正处于后金融危机时代,不健全的金融市场制度、不规范的国民投资行为和低级的个人承担风险能力等消极因素,导致了家庭金融投资中问题的产生和较高的投资风险。本文提出后金融危机时代下我困居民家庭金融投资中的问题,分析家庭金融投资的风险因素并进行防范研究。

关键词:后金融危机时代;家庭金融;投资风险;防范

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居民家庭金融投资风险的防范,从微观的角度,我国居民要提升自身的金融投资能力,放远眼光实现长期投资;从中观的角度,企业和金融机构要进行自我约束,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从宏观的角度,国家要准确进行自我定位,落实对市场的保障作用,不仅要第一时间清除危害市场的因子,而且要使自己的决策更准确更可靠,防止不法商家钻法律政策的空子,危害市场挑衅法规。

1.我国居民家庭金融投资中的问题

1.1 主体投资意识较弱

在数千年流传下来的儒家思想的影响下,我国居民形成了小富即安、追求平凡的生活理念,大部分家庭对于金融投资缺乏认知,错误地认为金融投资是高收入家庭为了扩大财力获取回报的理财手段,是有钱人为生活寻求刺激的冒险游戏。由于这种片面的肤浅的意识,限制了金融市场中一些具有社会性和优越性的保险或者银行理财等金融投资项目的发展,大多数普通收入家庭只进行有明显收益率保障的国债或者银行存款之类的低风险投资。

1.2 金融投资质量偏低

家庭的金融投资质量差,并且收入差距大的家庭对应的家庭投资差异也很大。面对目前的市场经济状况,受较低的受教育程度限制,很多家庭金融投资者无法合理深入的判断各种金融工具的经济活动,凭借个人经验或者跟随大众的非理性投资屡见不鲜,让家庭金融投资活动变得随意且盲目,拉低了家庭金融投资的质量。并且收入差距大的家庭的金融投资行为表现出强烈的矛盾和冲突,高收入家庭的財力比较丰厚,不局限于获取存款利息,在股票投资、证券购买和入股实体等多渠道创造收益;但是在低收入家庭中消费支出就占据了约九成的收入比重,剩余的资金难以进行投资活动,额外的财产收入依靠少量的利益和房租的租赁活动。

1.3 资产管理能力欠缺

居民的金融投资途径局限性强,金融资产管理的能力也十分有限。当前状态下我国的家庭金融投资渠道十分局促,金融市场中的金融工具和投资种类不足,同时性别、年龄、学历、职业和收入水平等因素影响了居民家庭金融资产管理的能力,即使金融市场中存在不少专业的理财机构,但是由于投资起点高、起始投入资金大,绝大部分中低收入家庭被拒之门外,我国居民的家庭金融投资意识还是处于传统保守的低风险务实类投资产品。

1.4 投资风险大

我国居民大多数会趁着机会进行短期投资然后又抽离金融市场,背负着较大的投资风险进行投机行为。在2006年股票市场的牛市时期,我国的金融资金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动,存款储蓄资金大量的进入股票市场,但是2008年股票市场出现下跌开始衰败之后,股市中的资金又大量转回储蓄存款,这突出了我国居民家庭投资的短期投机行为。这种蜻蜓点水的试探性投资对金融市场中小市场的稳态和发展造成了消极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为经济的稳定埋下了隐患,此外还有一些投机取巧的不法人士钻金融投资环节中的空子,恶意操纵经济走向,大大提升了居民家庭金融投资的风险。

2.家庭金融投资的风险因素

2.1 家庭收入结构单一

家庭金融投资的资金来源主要是满足家庭基本支出和消费需求后剩余的家庭收入,所以家庭的收入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家庭金融投资的规模、深度和范围。由于我国居民家庭收入结构单一,可进行金融投资的财产十分有限,所以很多家庭在进行生活花销和开支后保持着保守观望的心态,对比具有风险和不确定因素的金融投资,大多数家庭会选择风险低收益也低的储蓄产品或其他,这种大多数家庭对金融投资的一致需求导致了我国金融资产市场结构的失衡。

2.2 政策环境机制存在缺陷

无论是什么样的投资,最终得到收益的方式就是在金融市场中卖出产品,但是由于金融市场具有供求关系、市场周期、内外部环境等多种影响因素,具备一定的复杂性,并且政府的干预程度和市场的发育程度、技术体系、管理机制、预警功能等多种条件也限制了市场的发展,所以和市场投资相关的行为活动都具有不可避免的风险。

2.3 经济主体可靠性低

在金融市场这个大环境中,利率、汇率和企业等因素都会影响到金融投资的风险,尤其是利率和汇率作为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产物,这种类型的风险是最难控制和管理的,企业作为市场的主体要素,其产生的违约风险多数情况下是由政府缺乏监管而导致的。选择企业证券投资项目时要重视企业的经营状况和信用程度,这与投资者能否从中获取利益息息相关。

2.4 个人的非理性投资

金融市场中个人非理性的投资动机导致了大量的短期投资,我国目前的金融市场仍处在一个发展的阶段,频繁更新升级的法律政策和尚未完善的市场机制带来了风险同时也存在着机遇。在这个背景下大量敢于挑战的家庭投资者在面对主观或客观上出现的损失时,更愿意去选择风险较大的冒险,希望从短期投机行为中获取理想的收益。此外投资者自身能力水平的缺失也是非理性投资出现的推动因素,很多投资者仅从书籍、报刊或者网络了解证券投资的相关理论,进行投资对象的选择时受到媒体或者中介机构的影响,自身的判断力和决策力不够,缺乏主观意识,造成投资出现失误和偏差。

3.我国居民家庭金融投资风险的防范研究

3.1 提高居民收入

提高居民收入能够增加居民可支配使用的资金量,使居民有了参与投入家庭金融投资项目的资本和条件。所以国家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来提高居民的财产收入,促进居民财富的累积,对垄断性和体制外的高收入进行规范,升级优化分配制度,控制居民收入差距从而扩大内部需求,将社会资金的流向往积极的方向引导,推动居民的消费水平和实物投资增长,进而促进居民的家庭金融投资活动。

3.2 增强居民投资主体意识

我国的理财市场处于刚刚发展的起步阶段,相关部门和新媒体应该充分利用自身优势为金融市场创造条件,提高服务意识积极进行宣传和引导的工作,定期组织居民开展投资宣讲,普及投资知识培训居民的金融投资能力,提高社会对于金融投资的重视程度。借助各方面媒体和中介机构的力量举办多样化的理财知识培训和讲座,或者通过居委会和业主委员会深入社区为居民传授如何投资股票、基金、黄金、保险、期货和债券等金融产品,设立投资顾问的岗位为居民答疑解惑,服务大众。大力宣传增强居民的投资能力和金融风险防范水平,推动居民积极参与家庭金融投资活动。

3.3 开拓居民投资渠道

创新金融产品的关键在于对目前金融制度的突破和规避漏洞,面对交易和市场上出现的金融问题要重新分解、组合并定价金融风险,为满足市场要求要创新性的开发设计新型金融产品。金融产品的创造就是度量、管理和控制金融风险。尽管金融危机的爆發让美国华尔街为代表的金融产品受到了冷落,给我国金融创新产品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使市场环境、市场管理、法律制度等问题一下子爆发,但是危机中蕴含机遇,通过对制度进行设计,在保证金融安全的条件下实实在在的建立金融产品创新,全方位深化改革金融监管体系。利用监督管理的方式对金融创新的投机性进行约束,用规定限制其带来的消极影响,同时给金融创新提供发展的空间。应用金融产品的创新工具不仅可以提高金融服务的效率,而且可以降低金融债权的风险。

3.4 加强风险管理

金融投资少不了风险管理,针对不同的居民家庭金融投资情况要合理选择风险管理方法,落实“对症下药”的同时节约资金成本。从预防风险出发配置合理的投资组合,有效地规避风险,面对无法避免的风险要尽量控制风险的影响力,控制损失在能够接受的范围之内,采取风险转移、建立风险补偿机制等措施提高家庭金融资产的管理能力。

结语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的背景下,面临着动荡的国内外金融市场,防范家庭金融投资风险的关键就在于如何提高居民金融投资的可行性,创造良好的金融投资环境,使居民建立正确的金融投资观念,提升家庭金融投资的质量,有效处理家庭金融投资问题。家庭金融投资风险的防范能够促进我国金融市场快速发展,同时减少家庭金融投资的风险。

参考文献:

[1]张燕.我国居民家庭金融投资现状及问题浅析[J].商业文化,2015(06):78-79.

[2]吴福源.关于金融危机背景下居民家庭金融投资风险研究[J].时代金融,2012(24):133.

[3]王妍.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居民家庭金融投资风险及其防范[J].特区经济,2011(04):238-240.

作者简介:

杨英杰(1983.1- ),女,汉族,河南郑州人,工商银行郑州花园路支行普罗旺斯网点理财经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金融投资与实务。

猜你喜欢

投资风险防范
中国对缅甸投资风险中的非政府组织(NGO)因素分析
期货市场投资策略研究
浅析防范电能表串户的重要性及方法
也谈国际贸易合同欺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