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树立与维护“走出去”的中国企业形象

2018-12-24赵会左燕

现代营销·学苑版 2018年10期
关键词:中国企业核心价值企业形象

赵会 左燕

摘要:“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是“走出去”战略的进一步深化,是实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的重要决策。“走出去”的中国企业是中国为形象主体,企业形象的树立和维护是中国经济“软实力”的发展范畴之一。本文将从中国企业形象内容出发,提出意识形态、核心价值、社会责任等方面的形象树立和维护措施。

关键词:中国企业;企业形象;意识形态;核心价值;社会责任

基金项目:重庆财经职业学院委托重点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编号:2018WT004)

一、引言

根据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内在需要,我国坚持“引进来”“走出去”双向开放深度发展。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重走“丝绸之路”,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深入亚太经济圈,走进欧洲经济圈,这无疑不是“走出去”战略的深化发展。沿着“丝绸之路”“走出去”,不仅是对古丝绸之路的传承和提升,更是我国同中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东非、欧洲经贸和文化交流的升华。贯穿欧亚大陆的绿色的经济发展,融入各个国家的健康文化交流的主体是企业。从中国“走出去”的企业代表着我国的经济实力,更代表着我国的素质形象。企业的形象是我国整体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硬件”具备的基础上让中国企业在全球经济发展中脱颖而出是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面临的问题。其中,“软实力”发展是最根本问题之一,其主要体现在企业形象上。中国企业必须对企业形象的塑造有着清晰的认识和掌握,才能全方位的正确树立和维护自己的形象,以拓展和深化中国在全球范围内的优质影响。

二、“走出去”的中国企业形象树立与维护的内容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深化发展,企业经营理念不断创新和拓展,根据我国企业的发展影响因素,中国企业形象树立与维护的内容分为企业产品形象、企业员工形象、企业文化形象、企业外观形象和企业社会形象。企业形象的内容具体如图1所示。

企业产品形象是中国企业深度发展的核心价值,企业员工形象是中国企业持续发展的中坚力量,企业文化形象是中国企业健康发展的精神食粮,企业外观形象是中国企业被接受发展的客观基础,企业社会形象是中国企业和谐发展的素质基础。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辅相成,它们代表着中国特色的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和思想等。

三、“走出去”的中国企业形象树立与维护措施

(一)有效建设和完善企业意识形态领域

1.树立企业精神,构建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精神食粮,也是企业健康发展的群众基础。首先,企业应“以人为本”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建立和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和激励机制,实行民主管理;其次,积极组织员工设计和开展丰富多彩的企业文化活动,结合企业文化、中国文化、经营地文化建设企业的特色文化;最后,带领员工学习外国文化,传承中国特色,加强行业间、企业间、国家间的文化交流,加强企业凝聚力和精神动力;最后,构建一支高素质的管理者,严格实行内部审计制度,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建设和有效执行。

2.做好员工素质教育,培养良好职业道德

“走出去”的中国企业代表中国形象,企业员工代表企业形象之一。企业员工必须有良好的意识素质和技能素质,既要有服务意识,也要有主体意识。首先,企业应该定期与不定期组织相关的讲座、素质拓展、演讲等活动,既丰富员工的生活,还可以提升员工的基本素质;其次,制定团队型管理制度、师徒型发展模式,“以老带小”“以熟教生”,全面提高员工的技能素质;再次,积极搞好道德宣传和建设工作,诚实守信是基本,安全发展是基础,与邻企、友国诚信合作。

(二)全面做好提升企业的核心价值的工作内容

1.资源合理优化配置,大力支持技术与产品开发与应用

技术发展才是“硬道理”,技术的提升是产品特色和质量的保证。首先,企业应该积极向国际向优秀技术学习,充分吸收精华,同时向国际展现我国飞速发展的技术和文化;其次,加大员工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的投入,大力支持培养和吸收高端人才;再次,产品资源投入合理分配,使得每份资源合理充分利用;最后,促成与各国企事业单位的友好合作,加快理论研究与实务实施的转化。

2.明确产品市场定位,提升产品或服务市场价值

产品或服务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市场的需求,为满足市场的需求,企业需进行正确的市场地位。既要明确市场的普遍需求,还要掌握市场的个性化需要。明确自我产品或服务的优势和劣势,不断创新研发和生产,提高产品或服务质量水平和持续程度;准确定位,明晰市场划分,充分进行市场调研,保证产品优势从潜在变为现实的前提。

3.科学合理有效的营销策略,长期保持国际社会关系

开展绿色促销,争取绿色标志,促进市场良性竞争。在促销中向公众传达企业的绿色观念,获得消费者的认可。我国产品在产品质量标准、制造工艺和产品认证等方面,应争取获得国际公认的绿色标志。采取合理有效的营销策略和手段,与国际社会的各国企业进行良性互动和理性竞争。

(三)积极承担国际社会责任与义务

1.积极承担灾害防治、环境保护与治理的社会责任

中国企业作为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主体之一,必须要积极投身于灾害防治、环境保护与治理。首先,增强环保意识,树立绿色观念。加大环保投入,全面審核发展项目是否兼顾社会利益和环保利益,扩大审计职能严格监督企业生产和发展是否符合绿色观念,保证企业实行绿色生产、绿色营销。其次,积极开发绿色产品,合理抢占国际市场。企业产品的研发必须符合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产品必须绿色健康。再次,积极采取灾害和污染预防措施,做到“谁污染,谁治理”。企业在生产发展过程中难免有污染物的排放,企业应该积极承担治理责任和义务,不得推卸责任,不得置之不理。

2.热心社会公益事业,不计回报回馈社会

社会责任的承担还体现在社会公益事业方面。我国在“五大发展”理念中提到要“共享发展”,企业的发展都是源于消费者。“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企业应当适时回馈社会,积极参与公益事业活动,将社会公益事业纳入企业发展的重要环节。如企业利润分配时,适当考虑公益事业的投入;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员工参加公益活动,如物质扶贫、亲身支教等;适时适宜参与地方规划发展,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带动地方教育与就业等。

结束语

企业形象就门面,是声誉源头;“走出去”的中国企业形象是中国形象的代表主体之一。良好的企业形象的塑造和维护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不可少的一项庞大的工程,需要企业内外、从上到下、从点到面纵横交互的有效协作。

参考文献:

[1]孟宇嫣.公共关系管理对塑造企业形象的作用[J].环渤海经济瞭望,2018(01):118.

[2]郑凯.企业形象危机管理能力体系研究[D].阜阳师范学院,2017.

[3]陈益薇.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形象[D].天津大学,2016.

[4]江红艳,吉峰,孙配贞,周昆.企业形象对国家形象的溢出效应[J].软科学,2015,29(07):94-97.

[5]杜伟.企业形象塑造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商业研究,2010(12):56-59.

作者简介:

赵会(1982.9- ),女,四川泸县人,本科,中级会计师,研究方向:会计与审计实务;

左燕(1990.10- ),女,重庆荣昌,研究生,助教,中级会计师,研究方向:会计与审计实务。

猜你喜欢

中国企业核心价值企业形象
企业形象策划与企业文化建设关系研究
企业形象策划设计研究
樱花系列甜品品牌营销战略关键
小学语文教学中核心价值研究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学生社团建设
中国园林文化遗产的艺术与价值
维护企业形象 反击国外“专利流氓”
《企业形象识别设计》课程实践教学与产业实战对接的研究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