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异丙嗪局部注射治疗镶嵌疣的疗效观察

2018-12-24傅宏阳罗宏宾杨晓红陶茂灿曹毅

浙江临床医学 2018年11期
关键词:角质液氮皮损

傅宏阳 罗宏宾 杨晓红 陶茂灿 曹毅⋆

镶嵌疣属于跖疣的严重分型,是多个疣体簇集或互相融合形成的角质片[1],临床上常见镶嵌疣患者多次冷冻,频频复发,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其病变位置较深,临床上易于诊断,难于治疗。本文探讨盐酸异丙嗪局部注射治疗镶嵌疣的疗效及安全性。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6年3月至2017年9月镶嵌疣患者100例。诊断依照《中国临床皮肤病学》中镶嵌疣的诊断标准。男57例,女43例;年龄13~62岁,平均年龄35岁。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两组患者性别比例、病程、疣体数量、皮损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局部注射组与液氮冷冻组患者病情比较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符合镶嵌疣诊断标准。(2)排除严重肝、肾、心脑血管等疾病;糖尿病、恶性肿瘤、精神病、结缔组织病及凝血功能异常。(3)入选前2周内未进行任何药物治疗及物理治疗措施。(4)同意并配合临床观察。排除标准:(1)近2周内曾使用其他治疗的患者或经治疗创口未愈。(2)不能完成治疗。(3)妊娠及哺乳期妇女。(4)局部有严重感染。(5)从事驾驶、高空作业等高危行业。

1.3 方法 局部注射组用0.75%聚维酮碘溶液对镶嵌疣患者皮损周围5cm范围进行消毒。采用1ml注射器取盐酸异丙嗪0.3ml(遂成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和利多卡因注射液0.3ml(遂成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将配制完成的药液注入疣体内部,直至疣体苍白,注射时应谨慎操作,以免注射部位过深,造成深部组织坏死,形成溃疡。拔出针头,用棉球压迫止血。治疗后嘱患者充分休息,无头晕、黑朦,无恶心等不适后方可离开。液氮冷冻组用棉签蘸取液氮对皮损进行冷冻,每个部位行3个冻融周期 两组患者均进行1次/15d治疗。注意观察每次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疣体脱落则结束治疗;反之,则进行下一次治疗;3次治疗后进行总体评价。半年后随访,观察复发情况。

1.4 疗效判定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995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的跖疣疗效判定标准。痊愈:皮损消失,并无新出现皮损。好转:>30%皮损消退、皮损变平或仅个别新发皮损。未愈:皮损不消退或<30%皮损消退。复发为疗程结束后,随访半年内又见新的皮损出现[2]。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异丙嗪局部注射疗效结果 见表2、图1、2。

表2 局部注射组与液氮冷冻组治疗情况比较(n)

2.2 不良反应 两组患者均有疼痛、局部红肿等不良反应,其中液氮冷冻组患者可见较大水疱,无菌注射器抽取内容物后即可,上述不良反应一般于2周内自然消退,未影响治疗。

图1 局部注射组

图2 液氮冷冻组

3 讨论

镶嵌疣属于跖疣的严重分型,是多个疣体簇集或互相融合形成的角质片,削除表面角质后,可见多个角质软芯,病程慢性[1]。临床上常见镶嵌疣患者反复冷冻,冷冻部位出现明显红肿、水疱甚至血疱,影响患者正常步行活动。一般认为,儿童镶嵌疣更易消退;多汗、跖骨畸形者不易消退。青壮年是镶嵌疣的主要发病人群,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这种现象可能与发病部位受到的摩擦、汗腺的分泌、自体接种、个人卫生习惯不良、不良搔抓习惯等因素相关[1]。在临床上,需告知患者克服以上不良习惯,尽量减少治疗过程中的反复交叉感染,提高治疗效果。液氮冷冻疗法是一种经典的物理疗法。该疗法相对安全,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皮肤赘生物的治疗。其快速冷冻的特点使细胞在短时间内形成冰晶,细胞膜和细胞核膜破裂,且局部组织缺血坏死。同时,冷冻产生的效应亦可刺激局部皮损,上调治疗部位的免疫功能[3]。然而,镶嵌疣通常皮损面积较大,棉签蘸取液氮冷冻治疗手足部镶嵌疣时,耗费时间较长,观察不良反应时常可见红肿、水疱,影响患者步行、工作等日常活动,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盐酸异丙嗪为吩噻嗪类化合物,是第一代H1受体拮抗剂,具有抗组胺、抗胆碱能和中枢镇静作用[4]。异丙嗪临床应用于缓解中药注射液引起的过敏反应、治疗痔疮、神经性皮炎、慢性支气管炎、顽固性失眠、精神性胃病等疾病[5]。局部注射治疗镶嵌疣,其机制目前尚未明确,临床可见肌肉注射盐酸异丙嗪时,注射部位过浅导致坏死、溃疡[6],利用该药这一特性,将其注射于疣体内部,以期其使局部组织血供破坏,从而使疣体最终脱落,局部注射时使患者感到疼痛,临床较少见血疱等不良反应,且治疗次数较冷冻疗法少。

综上所述,异丙嗪局部注射治疗镶嵌疣临床疗效与液氮冷冻相当,可为临床治疗镶嵌疣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角质液氮皮损
30%浓过氧化氢溶液外涂治疗脂溢性角化病的半边皮损自身对照临床观察和机制研究
清痘颗粒治疗痤疮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液氮冷冻与阿维A口服联合治疗多发性跖疣疗效观察
129例湿疹患者皮损部位细菌培养及耐药性分析
液氮罐的使用
寻常型银屑病皮损组织中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和TLR7/9通路表达的研究
鲸吞
研究铜棒与液氮之间的热传输过程
初步探究液氮
翻新肤色“角质”大扫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