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OBE教育理念下独立学院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途径的研究

2018-12-21王涛

教育界·下旬 2018年8期
关键词:OBE教育理念独立学院

王涛

【摘要】文章通过阐述OBE教育理念对独立学院应用型翻译人才的培养途径进行研究,分别从培养方案、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分析当前培养途径的不足,并提出建设性的思路和参考。

【关键词】OBE教育理念;独立学院;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日益加深,中外合作交流日益频繁,市场对翻译人才特别是高端型和复合型翻译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从中国翻译协会的数据来看,2010年我国专业译员只有约6万人,专业翻译人才缺口高达90%。现有的翻译人才培养还不能完全满足翻译行业乃至整个语言服务业对高端翻译人才的需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年)》明确指出:“不断优化高等教育结构,优化学科专业、类型、层次结构,促进多学科交叉和融合。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 在新形势下研究应用型翻译人才的培养途径,提高翻译人才质量是高校教师亟待解决的任务。

一、翻译人才培养途径的问题

相对于科研型人才而言,应用型人才是能够把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并产生实际效果,知识、能力、素质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级人才。应用型人才的核心是“用”,本质是学以致用;“用”的基础是掌握知识与能力;“用”的对象是社会实践;“用”的目的是满足社会需求,推动社会进步。应用型翻译人才就是能掌握翻译必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满足市场对翻译的基本要求或者通过不断学习尽快满足市场要求的翻译工作者。

仲伟合教授指出中国翻译教育存在七大方面的问题,分别是:人才培养理念不清;翻译人才培养方案不妥;师资队伍建设不强;教学方式方法不新;实践教学基地不用;职业资格证书不衔接。 一些学校把外语人才等同于翻译人才,重语言而轻专业,偏重于理论知识传授而忽视了实践教学,教学方法以译文对比为主,教材内容侧重于文学翻译而缺少应用文本,评估手段以考试或考查为主。正是对于应用型翻译人才的认识和定位偏差,导致了人才培养方案、途径和师资建设等方面出现偏差,因而严重影响了应用型翻译人才的质量和就业能力。

二、OBE教育理念

Outcome-Based Education(简称为 OBE)通常被称为“成果导向教育”。美国学者斯派帝在《基于产出的教育模式:争议与答案》一书中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他认为教育的每个环节应建立在预期成果的基础之上,在教育某个阶段完成时,每个学生能够完成预期成果。在OBE模式中,“成果”是整個教育全过程的目标或标准,教学的各环节都由此衍生而来。因此,“成果”的界定就至关重要。申天恩认为“成果”需要由国家、社会、产业、行业、学校、学生、利益相关者形成的团体线性推进体系进行要素衡量和建构。“成果”在宏观上可以是社会、行业和高校对毕业生在某一专业领域的要求或预期,在微观上可以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对学习成果的预期。

三、OBE理念下的翻译人才培养途径改革

在翻译行业中,应用型翻译人才不仅要精通母语和外语,而且要积累渊博的百科知识、丰富的相关文化,并具备熟练的翻译技能、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职业道德。2011年,徐恒振对15家翻译企业的招聘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社会对职业翻译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5家翻译公司要求译者具有双语翻译能力;13家公司强调翻译经验;12家公司看重职业素养和相关专业知识;10家公司要求计算机应用能力;4家公司看重团队合作精神;3家公司重视学习能力;2家公司提到IT知识、软件本地化、语言风格、翻译技巧、文化意识、翻译工具使用能力与翻译资格证书。根据这项调查,市场对于双语翻译能力、翻译经验、职业素养和相关专业知识等要求位于前几位。根据成果导向教育理念,高校可以有针对性地对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进行相应的改革。

(一)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完善课程体系

应用型翻译人才的培养应注重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综合发展,通过大量实践,把知识内涵转化为应用能力,把各种技能聚合成整体素质。学校在制定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方案时,应在重视学生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强化翻译技能训练,突出实验课程和实践环节。翻译专业(方向)的实践课程包括应用型课程、实训、见习实习三个部分,实践课程学分占总学分的比例应逐步增加,翻译专业(方向)的基础性课程也要相应提高实践环节所占比例。

在课程安排上,应该考虑实习和就业单位的实际情况,尽量把理论学习课程安排在前三个学年,给学生留下整块的时间进行实习见习,并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调整考试考核的方式和时间。此外,应积极开展市场调研,征求用人单位的意见,了解市场对于翻译方向毕业生的需求,结合地方经济优势,合理调整并开设具有地方特色和行业特色的课程,打造“服务行业,服务地方经济”的“双服务”应用型翻译人才,才能凸显人才特色,避免“同质化”,提高人才的竞争力和就业能力。

(二)开展应用型教学改革,提高课堂质量

课堂教学质量对于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市场对于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高校自身的发展需要、新时期大学生心理特征的变化等因素决定了翻译教学的应用型改革势在必行。

1.教学模式任务化。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指导下,围绕教学活动中的某一主题,形成相对稳定、系统化和理论化的教学范型。在传统翻译教学模式中,教师通常在课堂上将翻译任务的标准答案和学生的答案进行对比,指出学生的不足,并传授翻译技巧。但对于学生而言,智能手机的普及、互联网的便利和智能翻译技术的发展使翻译任务变得轻而易举,翻译策略和技巧方面的知识通过网络搜索也是唾手可得,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逐渐被互联网所代替,学生得到的仅仅是生硬的理论知识,这种以结果为导向的传统翻译教学模式日益暴露出其不足之处。

翻译能力的培养重在翻译实践,教师在课堂上除了传授部分知识外,更多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任务引导学生将知识应用到课堂及课后的翻译实践中,并加以评估。笔者曾尝试“任务驱动下团队翻译教学”模式:以“任务”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团队合作学习。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翻译能力,按照高中低搭配的模式让全班学生组成若干个学习小组,布置翻译任务,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完成任务。教师在课堂上组织学生首先在小组内交换翻译成果,小组成员间进行疑难点讨论,相互学习;第二阶段小组轮流派代表汇报小组成果,全班共同讨论疑难点,相互学习;第三阶段教师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指导各小组进行任务完成情况的评价。

在该教学模式中,“成果”不仅仅是学生的翻译成果,更多的是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包括个人翻译实践、个人成果汇报、课堂讨论参与、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等。学生收获的也不仅仅是翻译技巧,还有个人表达、团队合作、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学生不再是单纯的接收者,而是课堂学习的主人翁。学习的过程向课后延展,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也提高了他们的课堂参与意识、团队合作、交流能力和学习兴趣。教师不再是简单地将知识进行输出,而是更加深入地了解学生的自学情况,进行个别或整体评价和指导,教的过程演变为导的过程。教师成为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更多的是为学生服务。

2.教学内容多样化。一部优秀的翻译教材不仅要有丰富而精炼的翻译理论知识,还要有内容丰富、题材多样、实用性强的翻译案例。目前国内众多高校采用教育部“十二五”规划教材或业内知名教授编著的翻译教材,结构合理,知识性强,内容全面。对于准备考翻译方向研究生的学生来说,在翻译发展史、翻译流派、翻译理论等方面的知识是很有必要的,但对于准备就业的学生而言,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内在的翻译能力才是教学成果的关键所在。因此,在教学中,除了优秀的翻译教程外,教师应适当补充实时的、真实的应用性翻译材料,如每年的两会报告、国家领导人的演讲稿、产品说明书、英文影视字幕等等。大量应用型文本的翻译训练能拓宽翻译方向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他们对于不同类型文本的适应能力,也有利于学生对语言风格的感悟和文字处理能力。具有代表性的应用型文本材料经过完善和处理后还可以被编辑成适合独立学院、突出地方特色的校本教材。

3.教学成果评价多元化。教学成果评价是对教学过程和结果的价值做出判断的过程,并为教学决策提供重要参考。根据OBE教育理念,教学成果需要社会、行业、高校、教师、学生等多方主体进行评价,评价的主体应该多元化。应特别注意的是,学生既是教学成果的获得者,也应该是教学成果的评价者。考虑到学生在评价过程中的主观性和能力不足的问题,教师应加以指导和监督,并多关注学生的学习参与过程和学习进步程度。只有让学生参与成果评价过程,才能使评价具有公正性,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评价对象由“结果”转向“结果与过程相结合”,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促进“教评相长”的良性循环。

在评价形式上,考试仅仅是翻译教学成果评价的一种。目前国内有教育部与北外联合举办的“全国外语翻译证书考试”和人事部的“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后者更是把考试资格认定和职称评定挂钩。此外,还有各类社会翻译组织、翻译企业、高校每年会组织各种翻译竞赛。不同级别的翻译专业资格考试和翻译比赛成绩都可以和学生的翻译课成绩挂钩。将社会评价体系引入高校教学,有利于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和社会接轨,提高应用型人才的社会认可度。

(三)打造校内实训平台,逐步深化校企合作

相对于外国文学和教学法方向,独立学院翻译方向因其实践性强和市场结合更为紧密,在校企合作方面操作性更强。然而,现实中实习环节却屡屡出现“壁炉现象”,在校企合作中,学校一方表现积极主动,试图与相关企业合作,而企业一方表现比较消极被动,不乐意接受实习生,不愿为其提供必要的实习机会和条件等,由此而形成“一面热,一面冷”现象。其实,从企业角度分析,我们不难发现以下问题:从时间上看,实习通常集中在第七学期,为期1-2个月,实习生刚刚熟悉公司的流程就要返校,企业付出的培训成本无法收回;从能力上看,部分实习生的翻译水平和职业道德差强人意,实习效果不佳,反而影响企业正常运作。

成功的校企合作在于学校和企业通过合作各得所需,又不相互干扰各自的“主业”,并能产生长期的、共同的利益。学校要选派企业需要的翻译实习人才,企业才愿意接纳甚至聘用。根据成果导入教育理念,学校可以从低年级开始组织翻译方向学生通过参观、见习、项目合作等形式开展“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加大实践教学力度,帮助学生提前认识职场,认识就业方向。另一方面,校企合作打造网络翻译实训平台对实践教学起到重要促进作用。网络翻译实训平台具有即时、便捷、模拟的特点,而且网络翻译实训平台通常兼容教学、实训和翻译项目模拟等多种功能。翻译方向学生完全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在实训平台上进行翻译训练或进行翻译项目模拟。加强实训教学不仅能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提高实习质量,更能让学生真实地接触并了解翻译这一行业的运作流程和规律。

学校通过和企业合作共建翻译实训平台,在翻译技术、设备、项目运作上可以搭建“产学研”平台,以平台为依托,逐步开展实习基地、课程设置、师资合作、招生就业等形式更丰富的合作。只有改变校企合作中“单一学校主体”思想,引入“企业-学校雙主体”思想,才能在相互促进的基础上加强合作,达到“共赢”的目标。

(四)培养应用型师资队伍

随着高校应用型转型改革不断深化,教学手段的变革、教学对象的变化、职业的发展都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双师型教师”这一名词频频出现。这一称谓最初来源于高职高专教育,先后出现“双职称”“双能力”“双证书”“双证+双能”“双师素质”“一证一职”“双元说”等多种解释,到目前为止仍没有出现官方的定义。各高校对于“双师型”教师的认定有着不同的标准,而且现实中身份转换、挂职待遇和经历认定、个人兴趣等问题也影响着“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除了“双师型”教师外,独立学院应该着眼于“应用型”教师培养。和传统翻译课教师相比,“应用型”教师在以下方面能做出一定的成绩:(1)了解翻译专业发展趋势和翻译行业发展现状,了解任教课程在专业中的作用与地位,能制定应用型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2)能熟练运用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进行翻译活动;(3)有丰富的翻译经历(如翻译作品字数达到10万字);(4)通过国家人事部组织的翻译专业资格考试,达到中级及以上的水平;(5)能够对翻译课程教学进行应用型教学设计,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7)指导学生参加各类翻译竞赛并获奖;(8)编写适合学生学习能力并具有实用性的校本教材;(9)能整合社会资源,开辟翻译专业(方向)见习、实习和就业渠道并做实习指导。“双师型”教师是高校应用型师资队伍建设的具体目标,而“应用型”教师的培养则是基础。只有大量的应用型教师转型成功,他们当中才会涌现出更多的“双师型”教师。

独立学院应该利用灵活的办学机制,采取“引进来”和“走出去”策略,通过引进或聘任专业译员到学校讲座、任教或培训教师,鼓励教师参加翻译专业资格考试,选派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等形式进行师资培养。还可以由指导教师带领学生创业,开设翻译公司,进行项目化的运作,开展“产学研”实践活动。

【参考文献】

[1]周业峰.我国翻译人才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02):40-41.

[2]人民出版社.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M].北京: 人民出版社,2010.

[3]吴中江,黄成亮.应用型人才内涵及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 (02) :66-70.

[4]仲伟合.我国翻译教育的问题和对策[J].中国翻译,2014(04):40-44.

[5]申天恩.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理念的人才培养方案设计[J].高等理科教育2016(06):38-43.

[6]徐恒振.英语专业复合型翻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校企合作共建翻译实验室试点研究[J].河南城建学院学报,2011(05):87-89.

[7]郑金洲.教学方法应用指导[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7.

[8]王为民.校企合作“壁炉现象”探究:马克思主义企业理论的视角[J].教育研究,2014 (07) :54-62.

[9]曹晔.我国职业教育“双师型”师资的内涵及发展趋势[J].教育发展研究,2007(19) :22-26.

猜你喜欢

OBE教育理念独立学院
基于OBE理念的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基于OBE教育理念的电力系统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
OBE理念下计算机学科前沿课程教学设计
基于OBE教育理念的食品工程原理课程教学探讨
独立学院法学专业的学科特色及其发展研究
以微课教学促进独立学院国际经济学应用性教学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