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图书馆建设和对大学生综合素养培育的积极作用

2018-12-21黄铁奇

教育界·下旬 2018年8期
关键词:积极作用图书馆大学生

黄铁奇

【摘要】加强大学生综合素养的培育是教育界和社会有识之士应当充分重视的教育目标,也是国家教育政策制定及实施的出发点。图书馆作为大学的一部分,如何充分发挥其应有职能,为大学生综合素养的培育发挥积极作用,是学校管理部门和图书馆工作人员理当认真深入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图书馆;大学生;综合素养培育;积极作用

一、引言

大学生综合素养的培育可以用“德,智,体,美”四个方面予以概括。这四个方面中,“体”显而易见属于身体健康方面。当然,所谓“身心一体”,如果心理不够健康,身体的健康就要大打折扣。同样,体育对于德育的培训也是具有促进作用的。而“智”和“美”主要指智识、智慧、审美和追求美之和谐及雅致。至于“德”,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其一,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部分,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通过阅读红色经典著作,熟悉中国历史等形式,用大学生喜闻乐见而又积极参与和悉心接受的内容,在国家“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的教育思想指导下,把握教育的初心,为国家和社会建设培养好接班人和建设者;其二,从通识教育的角度理解,引导大学生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民族文化上做到足够自信,进而在思想和行动上做到自觉。

二、图书馆建设应当注重的几个方面

每个学校的图书馆建筑的表现形式各不相同,有的处于中心位置,有的处于侧面,有的建筑宏伟,有的比较分散。但总的来说,大学图书馆基本都处于比较显著的位置,也就是说“硬件”是挺够分量的,但是“软件”方面还应该加大建设力度。

(一)服务观念的更新

大学图书馆在大学机构设置中一般处于教辅地位,主要是为师生学习科研提供相应的配套服务。因此,图书馆应始终以为师生服务来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在采买、馆藏、开放及服务质量上更新服务观念,从大的方面来说是为国家培养人才,从具体方面来说是为学校师生学习成长尽职责。当然,图书馆在摆正位置,更新服务观念的同时,也应该有自身发展的较长远和富于建设性的规划。在馆际交流、相互借鉴的基础上,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在特色项目建设、馆员培训及职业发展规划方面,比如怎样培养图书馆员的职业精神和职业情怀,能够有恒心有毅力把简单的重复的事情用心做好;同时培育热爱文化,敬畏经典,普惠大众的心与情,全身心地投入到建设图书馆各项事业中,将图书馆真正建成既是文化的载体及传播发展之地,也是有文化和向往文化之人的汇集之地。

(二)馆员职业能力的培养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服务于大学生综合素养培育的目标指引下,图书馆员本身的综合素养如何提升乃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当然,馆员职业能力的培养,从外在方面讲,学校及主管领导应给予足够重视,既严格要求,又营造相对宽松的工作环境;从内在来说,图书馆员应当充分调动自身的積极性,及时熟悉图书馆相关章程制度,妥善处理工作及生活时间安排,在此基础上加强自身文化素养的积累。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外在环境总会有所局限,如何在此环境下提升自身能力,夯实职业发展的基础?一方面要对自己有信心,静下心阅读经典著作,在积累感悟的基础上,勇于写作,善于发掘问题表象背后深层次的知识。图书馆的藏书量仅从纸质的图书及报刊来说已经很丰富了。如何在此环境中大量地汲取古今中外自然人文知识,对于图书馆员来说不可谓不是一个挑战。韩愈在《进学解》里将读书的功用归纳为“储知蓄理,扩充眼界,改变气质”。读书的范围愈广,知识愈丰富,审辨愈精当,胸襟也愈开阔。在近代,一个文化人不但要博习本国文化经典,还要涉猎近代各科学问,否则见解难免偏蔽。当然,读书要善于选择,有比较明确的目标。如果图书馆员自身都不读书,那么又如何在向师生推广读书时侃侃而谈呢?

(三)图书馆区域环境布局

当今,在大学扩招的背景下,有的大学在校生达到数千甚至两三万人。图书馆作为大学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科学合理规划布局,在区域及空间上充分考虑外在环境尽可能的宁静,内在空间宽敞而灵动,让人在图书馆首先在视觉和感觉上有所触动,能够融尊重、独立、交流于一体,既有秩序的严谨,又有细节的美感。人们长期在此空间环境中潜移默化,可以逐渐形成遵守规则秩序,互相尊重理解的社会交际素养。学生在浩瀚的知识海洋里善于选择适合自己的资料,为综合素养的培育汲取大量知识,凝聚和增强思维的灵活性及针对性,即使毕业之后仍然可以用习得的学习方法和知识基础继续提升自身各方面的修为。

(四)藏书量及信息化建设方面

1.纸质图书期刊的采编入库是提升图书馆服务质量和效果的有机组成部分。图书馆最初的存在形态是藏书楼,当然那时只有纸质图书,因此最怕的是火,所以古时藏书楼多以水的寓意命名,比如文渊阁、文津阁、天一阁等。当然,以水命名不仅仅是希望有水的护佑,还有水的“利万物而不争,谦卑含容”的特点。

因此,作为图书馆的发展渊源,纸质图书的藏书质量乃是图书馆建设的重要部分。至于如何提升纸质图书的藏书量,相信每一位关心图书馆发展的同仁及社会各界有识之士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2.信息化建设作为当今社会各个层面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图书馆的建设理念也有着比较深刻的影响。具体到阅读方面来说,数字阅读正成为数字内容生产者,数字阅读企业积极推进,正处于不断提高创新的大力发展时期。在“倡导全民阅读”被连续五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的背景下,数字阅读的发展对丰富全民(包括大学生)阅读方式,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调研数据显示,中国数字阅读市场规模已经达到152亿,并通过文化出海等多样化的运营模式进行多元创新拓展。据统计,用户愿意为电子书支付费用的比例从2016年的60.3%上升到2017年的63.8%,其中2017年愿意为电子数支付的平均金额为13.6元,相较于2016年的8.9元增长了52.8%。在此背景下,图书馆应主动挖掘教学科研需求,邀请教师、学生和图书馆馆员一起参与数据采购,及时开通数字资源试用,定期更新数字资源信息,以及定期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数据库服务。

三、图书馆在大学生德育智育美育及传统文化培养方面可以承担的责任

(一)在德育方面

图书馆在大学生德育培养方面的形式可以在与学生管理部门以及思政课教师协调沟通的基础上,在知识传播与吸收方面采用更加积极有效的方式促进大学生在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的素养。大学生只有在德育方面树立正确宽厚的认知,才可以在以后的人生成长和发展道路上走得更稳健,更有成效。

(二)在智育方面

图书馆是一座知识的宝库,虽然里面不全是珍品,但如果用心发掘探索,一定可以发现对于个人成长具有积极促进作用的知识,而沉浸在这种环境中个人的思想得以沉淀成熟,思维得以磨炼提升,知识得以充盈更新。在此基础上,广大青年大学生的智识及综合素养的培育才是有源之水。

(三)在美育方面

美育是大学生综合素养培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图书馆在此方面同样可以发挥一定作用。首先是建筑及布局给人以庄重和谐之美,通过修身养性达到心态宁静之美,通过艺术人文的熏陶使品味得以提升而显出仪态举止之美,通过各种有益知识的学习具备足够的科技文化素养而达到内心自信从容之美。

(四)在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方面

图书馆在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和发扬方面的努力,应当是大学生综合素养培育方面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积淀了深厚的中华人文精神,可以滋养大学生的处世方法、美学追求和生活理念:学会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崇尚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恪守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道德是社会关系的基石,他强调要始终把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作为重要战略任务来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力量和道德支撑。而如何让大学图书馆成为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的主要源泉,既是教师和学生在认知上的问题,也应当是图书馆自身建设发展的目标要求。

四、结语

图书馆的建设作为大学基本建设和内涵建设的组成部分,对学校发展和学生培养都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在做好图书馆建设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大学生综合素养的培训和教育工程是图书馆义不容辞的责任。而如何将这两者有机结合起来不仅需要图书馆本身的觉悟,也是在外在环境影响下师生共同努力共同营造的结果。无论时代如何发展,“读书求知,修身养性”是永不过时的主题。只有具备良好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积极富有弹性的心理承受能力,才能更有效面对各种变化和挑战,也可以立定脚跟,沉着冷静地找到解决各种困难的办法,在追求幸福,回报社会,建设国家的征程中步伐越来越坚定有力。因此,以大学生综合素养的培育为目标,图书馆应提高认识,改善自身建设,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为大学生身心健康發展做出积极有效的努力,为新时代培养新型高素质人才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新时代 新阅读 新向往[N].图书馆报,2018-04-20.

[2]张倩.“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基于ESI和In Cites学科服务新模式研究——以河南大学为例[J].创新科技,2017(10):94.

[3]应金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J].中国高等教育,2017(21):49-50.

猜你喜欢

积极作用图书馆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图书馆
大学生之歌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