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职业院校特色创新创业课程体系途径的探究

2018-12-21尹雪峰

关键词:创新创业职业院校课程体系

尹雪峰

【摘 要】创新创业教育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目前已成为各职业院校教学改革、特色发展的重要内容,在教学内容中所占地位尤为重要。论文以烟台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创新创业教育为例,提出了多途径构建特色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的思路与方法,具有一定推广价值。

【Abstract】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s an urgent need for the country to implement the innovation driven development strategy and promote economic upgrading and efficiency increasing, and it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teaching reform and characteristic development in vocational colleges. It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in the content of teaching. Taking th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of Yantai Engineering & Technology College as the example, 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e idea and method of constructing the curriculum system of characteristic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in many ways, which has certain popularization value.

【关键词】创新创业;职业院校;课程体系

【Keyword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vocational colleges; curriculum system

【中图分类号】G717.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18)08-0085-02

1 引言

随着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创新创业教育已成为职业院校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1]。职业院校具有以下特点:注重培养学生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校企合作关系良好、程度较深;师资力量中双师占比大、兼职教师占比大。所以在创新创业教育中是存在较大优势的[2]。那么,如何利用好这些资源,如何将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真正融入教学中去呢?可以通过构建一个科学、严谨、高效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来实现。

2 明确目标、规范标准,将双创教育理念和内容融入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的实施蓝图,在方案中融入双创教育理念,明确以培养学生的双创意识、精神和基本能力为重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主要目标,以先进的教学方法、多样的教学模式、丰富多彩的双创实践项目和活动为主要保障,建立科学、规范的课程标准,是实施双创教育教学的基本前提和质量保证的重要依据。

3 打造专兼结合“双创”教师队伍,保证课程实施质量

学院成立创新创业教育教研室,配备专职管理人员和教师,负责全院创新创业教育系列课程的开发、讲授与实践指导。同时,以政策为依据,以需求为导向,从区域经济发展出发,以政府、企业、学校相关人员为基础成立专家委员会,指導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全程参与课程体系、课程标准的制定和论证;参与校内校外创新创业实训基地的选取与建设;评估、论证双创项目的建设与实施;帮助学校与社会、学校与行业企业搭建合作的桥梁。

职业教育中,企业技术技能人才为主的校外兼职教师也占据了较大比例,他们肩负着实践课程、一体化课程等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任务。学校开展对校外兼职教师针对双创教学理念、能力的培训,可以有效激发他们将工作中的创新、创业思想和典型案例融入课程的教授中,更有利于学生掌握企业、社会真实环境下的双创活动是如何开展的。

同时,强化校内教师的双创培训工作,既可以有效强化教师日常教学中创新教学手段、模式的应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也可以迅速提升校内教师双创教育实践指导水平,从而逐步建立起具有高素质的、专兼结合的、理论实践相结合的双创教师团队。

4 搭建校内、校外相结合的实践平台,开拓实践教学新思路

4.1 创建校内创新创业孵化基地

学校层面,积极拓展校内大学生青春创业孵化园的功能与定位,积极争取政府合作项目,努力打造特色校级双创实训基地,为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提供必要的场所和条件;同时也为具有一定创新创业基础知识和意识、创新创业热情较高的同学,提供大力支持和科学规范的服务、指导。

教学体系层面,主要以各专业实训场所为突破,建设双创实践基地,也为学生开展大赛、科研、双创项目提供相应条件。

4.2 创建校企合作校外创新创业实训基地

从学生专业特点出发,发挥地域优势,逐步构建国家、地方、高校三级创新创业实训教学体系。依托烟台开发区,与政府共同创建创新创业实训基地,采取“项目立项、学校扶持、基地管理”的运作方式,专家委员会抽取专家对项目的立项进行评审把关,利用基地对学生进行培训指导,全程强化学生创业意识的同时,也注意到风险的存在;在此同时,实训基地也可以通过广泛调研、专家论证的方式有计划地开设一部分实践项目,从而对学生进行有计划的培训。

5 “五个结合”打造科学 “双创”课程体系

五个结合即:必修选修相结合、理论实践相结合、课上课下相结合、创新创业与专业课程相结合,线上线下课程相结合。

5.1 必修、选修相结合课程性质

必修课为全体学生开放,主要讲授创新创业基础知识、创新创业基础能力培养、创业就业指导等,从而满足全体学生基本的知识需求,授课过程中主要关注双创意识和基础素质的培养。选修课为学生提供特色的、个性化的课程服务,以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为主要目标。两种课程的有机结合,在满足了学生不同层次需要的同时,也优化了学生的学分结构,为学生顺利毕业提供有效保证。

5.2 理论、实践相结合课程体系

实践教育是职业教育的特色,充分发挥职业教育的特点,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积极构建以理论课程为指导,以开展校内外实习实训、毕业设计、创意设计、创业计划设计竞赛实践活动为载体的课程体系,可以有效提高双创教育的教学质量,及时巩固理论课程传授的理念和方法。同时,成立创新创业协会、创业俱乐部等社团,举办讲座、论坛等活动,充分发挥各赛项的影响力,为培养学生能够独立撰写各种规划、策划案等材料积累素材和经验。坚持实践活动以学生为主体,锻炼学生独立性,通过与其他企业和相关政府部门的联系,强化学生与人沟通、解决问题的能力,以真实的情境,不断提高学生职业核心能力,为今后的就业、创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5.3 课上课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模式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可以为全体学生认识创新创业,有效提升创新创业意识;通过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为学生设计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认知过程;同时,通过教师在课堂上的言传身教,可以引导学生树立良好创新创业道德修养。

课下培养,主要是以社团、竞赛、创新创业实践等活动,来帮助学校形成创新创业校园文化。社团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根据形式的不同选择相应的指导教师,指导教师帮助社团修订活动计划,为学生实践活动提出指导性意见和建议;组织校内创新创业竞赛,参与企业、政府等组织的相关大赛;聘请企业家、专家、相关政府官员、成功创业或就业的优秀毕业生等为学生讲座,介绍成功经验的同时也解决了学生实践中遇见的难题,有效避免了学生在创业途中“走歪路”、“走弯路”。

5.4 双创课程与专业课程相结合的课程建设

各专业有不同的专业特点、教学内容和职业规划,鼓励专业课教师进行创新创业培训,积极发掘专业中涉及双创的教学内容,搜集本专业相关的先进技术手段和研究成果,形成案例融入实际教学中。同时,在孵化园项目的申报与管理和校级创新创业实践项目及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中,给予结合专业的创新创業项目以大力支持和政策激励。例如工科专业就可以以科技类创新创业成果的培育,提升成果转化率为切入点进行。通过几个学期的实践,学校教师、学生创新科研成果的数量和层次有了明显提高,专任教师获技术专利数/专任教师数比例达到7.44,超过了全国师范院校中位数6.52。

5.5 线上线下课程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鼓励教师制作在线课程、资源库、网络学习空间等,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特点,使用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情景教学的教学方法,在教学和实践中则更多地采用自主参与和情境模拟的方式展开,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同时,采用慕课、网络通识课等课程作为线下课程的补充。大部分慕课、网络通识课是由教育界、商界、法律界等业界精英讲授,他们的理念和经验是非常宝贵的、也是学生非常需要的。

通过多途径的双创课程体系构建与实施,获得了良好的效果。学校的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入住率和孵化成功率不断提高;与企业搭建的校企融合的创新创业模拟平台,受到学生好评;同时,学院与政府联合组织各类培训班,服务社会的同时,学生创业成功率也得到提升;积极开展创新创业竞赛活动,以赛促学、以赛促改、以赛促创,学生多次获得国家级、省级、市级等各职业学校创新创业大赛奖励。

【参考文献】

【1】张耀.浅析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4(09):34.

【2】丁辉.发挥职业院校优势 促进地方创新创业[J].现代职业教育,2016(31):180.

猜你喜欢

创新创业职业院校课程体系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艺养教育”凝练与艺美课程体系建设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新时期职业院校档案管理的思考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