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财务能力、股权结构对研发支出资本化真实性的影响研究

2018-12-21张丽萍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8年12期
关键词:资本化集中度盈余

张丽萍

一、引言

企业的创新能力是维持其可持续发展的源泉与动力,而研发支出水平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企业的创新程度与能力。我国会计准则将研究支出分为研究阶段与开发阶段,研究阶段发生的一切费用费用化,开发阶段中发生的费用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本化,否则将其费用化。吴红根从实证研究方面与规范研究方面重点陈述了我国上市公司研发支出资本化的动机。李晓东从管理层报酬动机、高管变动动机、资本市场动机等方面进行研究企业通过研发支出资本化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李政通过实证方法研究发现财务困境与盈余管理存在负向相关关系。企业财务能力不足是企业进行盈余操控的动机之一,那么企业是否存在以下可能:通过研发支出不真实资本化进行盈余管理行为。毛洪涛以2004年深市A股公司为样本,发现股权集中度越高,大股东越容易操控公司的应急利润。基于此本文提出公司股权集中度高,是否也存在大股东通过研发支出不真实的资本化去操控企业盈余行为。基于以上所述,本文将着重从上市公司财务能力强弱、股权集中程度两个方面来探索研发支出与盈余管理的影响关系,进而探索企业研发资本化失真的动因。

二、理论分析与假设

(一)财务能力与研发支出资本化真实性

报表使用者都希望企财务能力增强,研发支出资本化后,报表总资产价值上升,企业资产负债率下降,降低企业财务风险;与此同时,由于研发支出资本化,减少了当期管理费用,企业利润提升;企业财务能力提升,企业的股权债权融资更加容易,从而会提升企业现金流转能力。基于研发支出资本化的积极作用,一些财务能力较差的公司会消极使用研发支出资本化的机会,进而达到虚增资产、利润,粉饰财务报表,给财务报表使用者营造一种公司财务能力较好的虚假氛围,综上所述,财务能力不好的公司极有可能通过研发支出不真实的资本化行为进行盈余管理,基于以上陈述,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一:财务能力越不好,公司研发支出资本化的行为越不真实。

(二)股权结构、财务能力与研发支出资本化真实性

企业的股权集中度不同,盈余管理的程度也会各有不同,股权集中度越高,一股独大的现象越严重,股东之间的制衡因素越发挥不了有利作用,大股东越容易通过操控盈余来掩饰隐盖其对小股东财富的侵占行为。大股东很可能利用模糊定义研发支出两个阶段以及开发阶段资本化符合条件的手段进行盈余操控,这样达到虚增资产、利润目的,向外界传递其公司良好财务状况、盈利状况等财务能力较好的信息,以掩盖对小股东财富侵占的事实,因此股权集中度越大,控股股东越容易通过研发支出不真实的资本化行为进行盈余操控,基于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二:股权集中度越高,财务能力对研发支出资本化真实性的影响越显著。

三、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本文以2011-2017年沪深两市主板上市的全部A股上市公司为基础选择样本公司,并考虑金融保险业的特殊性将其从样本公司中予以剔除,同时将特殊处理的ST与ST*公司也从样本公司中剔除,最终选取1035家上市公司为本文的样本研究公司。

本文所使用的研发支出资本化数据来源于深圳市国泰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数据库(CSMAR),净利润、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总资产、营业收入、应收账款、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其他流动资产、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净资产收益率、权益乘数、资产负债率等数据均来自Resset数据库。本文数据处理采用EXCEL、Stata13等统计分析软件。同时本文对连续变量在1%的置信水平下进行了winsorize处理,以剔除异常值的影响。

(二)变量设计与说明

1.被解释变量

本文盈余管理程度是采用修正的Jones模型来计量应计盈余管理。

(1)计算总应计利润:TAt=NIOt-CFOt(公式1)TAt为第t年的总应计利润,NIOt为第t年的营业利润,CFOt为第t年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

(3)计算非可操控利润:将带入公式3即可求出非可操控利润(公式3),NDAt为第t年的非可操纵利润。

2.解释变量

本文解释变量主要有研发支出资本化程度(RD)、权益乘数(EM)衡量企业财务状况、净资产收益率(ROA)衡量企业盈利能力、经营现金流量净额/净利润(CFL)衡量企业现金流转能力、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First)衡量企业股权集中程度,其中研发支出资本化程度用研发支出资本化金额除以营业收入得出。

3.控制变量

本文借鉴已有的研究文献,公司规模(Size)企业成长性(Growth)、资本结构(L ev)、高管持股比例(Share)等因素会影响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故本文将其列入到控制变量中,此外,本文还加入了年度虚拟变量(Year)与行业虚拟变量(Industry)以排除外部影响因素。具体变量名称解释见表1。

表1 变量定义及说明

(三)模型设定

为了验证本文假设一,设计模型一如下:AEM=a0+a1 RD+a2EM+a3ROA+a4CFL+a5RD×EM×ROA×CFL+a6 Size+a7Growth+a8Lev+a9Share+a10Year+a11Industry+ε公式4

为了验证本文假设二,设计模型二如下:AEM=a0+a1 RD+a2EM+a3ROA+a4CFL+a5First+a6RD×EM×ROA×CFL×First+a7Size+a8Growth+a9Lev+a10Share+a11Year+a12Industry+ε 公式5

表2 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表3 财务能力、股权结构对研发支出资本化真实性的影响回归结果

四、实证结果与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从表2中可以看出应计盈余管理的均值接近0.7,说明就平均程度而言,样本公司存在盈余管理的行为。研发支出资本化程度均值为0.02,说明虽然新会计准则出台后,就平均而言,样本公司研发活动资本化程度仍处于较低的水平。样本公司权益乘数平均值3.09,最小值0.837,净资产收益率平均值为0.04,最小值为-45.48,现金流转能力平均值为220.96,最小值为-60755.45,三个指标的标准差均较大,说明样本公司财务能力离散程度比较大,一些财务能力较差的公司,可能会加大盈余操控的程度,进而使得研发支出资本化行为不真实。样本公司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平均值为0.34,最大值为0.94,说明样本公司存在明显的“一股独大”现象。

(二)回归分析

回归结果见表3,为验证本文提出的假设一,采用多元回归模型一验证假设一:财务能力越不好,公司研发支出资本化的行为越不真实。财务能力对研发支出资本化真实性的影响实证结果,本回归过程采用财务能力与研发支出资本化的交乘项为依据,来验证财务能力较差的公司通过研发支出不真实资本化的行为来操控盈余,控制公司规模、企业成长性、资本结构、高管持股比例、年度、行业等变量的情况下,交乘项RD×EM×ROA×CFL对于应计盈余管理的(AEM)的回归系数为-0.0698,并且在1%置信水平上显著负相关,这说明企业的财务能力越弱,企业消极使用研发支出资本化,虚假进行研发支出资本化,进而达到虚增资产、利润,以达到操控盈余目的,粉饰财务报表,给财务报表使用者营造一种公司财务能力较好的虚假氛围验证了本文假设一。为验证本文提出的假设二,采用多元回归模型二验证股权集中度越高,财务能力对研发支出资本化真实性的影响越显著。模型二采用财务能力、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研发支出资本化的交乘项为依据,来验证假设二,再加入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First)后,交乘项 RD×EM×ROA×CFL×First对于应计盈余管理的(AEM)的回归系数为0.203,在1%置信水平上显著正相关,由此可见,股权集中程度越高,财务能力不好的公司更倾向采用研发支出不真实的资本化行为,来操纵企业盈余,粉饰报表,这说明当样本公司为股权集中度较大的公司情况下,财务能力对研发支出资本化的影响程度要显著低于股权集中度较低的公司,验证了本文假设二。

五、研究结论

本文采用实证研究方法论证了样本公司财务能力对研发支出资本化真实性的影响,同时引入股权集中度作为调节变量,研究在调节变量的调节作用下,财务能力对研发支出资本化真实性的影响。本文研究结果表明:财务能力越不好,公司研发支出不真实的资本化动机越明显,研发支出资本化的行为越不真实,同时相对股权集中度较低的公司而言,股权集中度高的公司,较弱的财务能力更加加剧了研发支出资本化的不真实性。本文的研究结论为相关机构从财务能力、股权结构方面两个角度来规范公司研发支出资本化行为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猜你喜欢

资本化集中度盈余
军工资产资本化现状及问题研究
50强上市房企资本化利息情况研究
儒家文化、信用治理与盈余管理
R&D 资本化对地区GDP 的实际影响研究
——基于16 个地区GDP 历史调整数据
新广告商:广告业周期性在弱化,而集中度在提升 精读
关于经常项目盈余的思考
清徐醋产业发展研究
煤炭行业未来在提高集中度
一般借款利息费用资本化金额确定之我见
南京市建设监理行业市场集中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