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在ICU接受机械通气的患者进行呼吸机管道更换操作的安全性调查

2018-12-20刘召彬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14期
关键词:脱机双人比率

刘召彬

(四川省自贡市富顺县人民医院器械科,四川 自贡 643200)

呼吸机管道是呼吸机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将患者与呼吸机连结在一起、确保患者能够接受有效通气治疗的重要通道。丁耀[1]的研究表明,在使用呼吸机对患者进行数个小时的通气治疗后,其所用的呼吸机通气管道会被污染,进而可导致其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等并发症。因此,在使用呼吸机对患者进行通气治疗的过程中,需定时为其更换呼吸机的管道,以免其因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等并发症而加重病情。本次研究主要探讨在ICU中更换呼吸机管道的时机和操作方法。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自贡地区42家三级甲等医院54个ICU的60名护士。这60名护士均为女性,其年龄为25~46岁,平均年龄为(35.19±2.16)岁;其工作年限为1~14年,平均工作年限为(8.15±2.15)年;其中大专学历的护士有21名,本科及本科以上学历的护士有39名。在这60名护士中,来自综合ICU的护士有19名(占31.67%),来自外科ICU的护士有12名(占20.0%),来自急诊科ICU的护士有15名(占25.0%),来自呼吸科ICU的护士有14名(占23.33%);其中有8名主管护师,有43名护师,有9名护士。

1.2 研究方法

使用调查问卷对60名护士在ICU中进行呼吸机管道更换操作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从中找出在ICU中为患者更换呼吸机管道的最佳时机和操作方法。具体的方法是:1)进行调查的项目包括护士所在医院的级别、设置ICU的类型、为患者更换呼吸机管道的时机及更换呼吸机管道时的操作方法等。2)将调查问卷下发给参与本次研究的60名护士,在其填写完毕后进行有效回收。3)对调查问卷中的每个项目进行归纳和统计。

1.3 统计学方法

将本次研究的数据录入到SPSS19.0软件中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ICU中,与其他时间段相比,在为使用呼吸机进行通气治疗的患者吸痰后的5~10 min后对其进行更换呼吸机管道操作的比率较高,P<0.05;与进行其他管道更换前的操作相比,在为患者吸入纯氧后对其进行更换呼吸机管道操作的比率相对较高,但P>0.05;与其他更换管道的方法相比,为患者直接脱机进行更换呼吸机管道操作的比率较高,P<0.05;与进行其他更换管道的操作相比,采用双人操作法对患者进行更换呼吸机管道操作的比率相对较高,但P>0.05;与进行其他更换呼吸机管道后的操作相比,在为患者更换呼吸管道后维持其原吸氧浓度进行吸氧治疗的比率较高,P<0.05。详见表1。

表1 在ICU中对患者进行呼吸机管道更换操作情况的比较[n(%)]

3 讨论

在为患者建立人工气道后,其会厌会失去应有的功能,此时其机体的反射保护性降低,其咳嗽反射也随之降低,导致其气道中的痰液无法顺利排出,进而可堵塞呼吸机的管道,影响其通气治疗的效果[2]。因此,对进行通气治疗的患者需及时进行吸痰处理,以确保其呼吸道的通畅。有研究表明,在为患者更换呼吸机管道时,若使用手动复苏器对其进行辅助通气,在手动复苏器套囊的远端易留存致病菌,而这些致病菌会随着其呼吸道中的分泌物下漏至其下呼吸道内,进而导致其发生下呼吸道感染[3]。因此,在为患者更换呼吸机管道前,需有效地清除其气道中的分泌物,以减少其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虽然通过吸痰可有效地清除患者气道中的分泌物,但可导致其出现低氧血症,一旦其出现低氧血症需经过8 ~11 min其血氧值才能逐渐恢复至正常水平。在为发生低氧血症的患者进行吸痰后的5 min内,其仍可能存在组织缺氧、轻微酸中毒的情况,而在更换呼吸机管道的过程中需中断其机械通气,其会再次出现缺氧的情况。因此,建议在吸痰后的20~30 min后再对患者进行更换呼吸机管道的操作。部分护士认为,更换呼吸机管道的操作较为便捷,可不采取任何防护措施直接为患者脱机更换。但是,相关的研究表明,在对患者进行更换呼吸机管道操作时,即便是由双人操作也需要20秒左右的时间才能完成操作,若采用直接脱机的方式为患者更换管道,可对其生命造成严重的威胁。因此,在对患者进行更换呼吸机管道的操作时,可借助简易呼吸器对其进行辅助通气,以减少其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有研究表明,在对患者进行呼吸机管道更换操作时,需暂时中断其通气治疗,此时其肺泡中气体的交换容量会大幅度地下降,其肺容量也随之骤减,进而可导致其肺泡萎缩。因此,在对患者进行管道更换前后,需要为其吸入适量的纯氧,以保证其生命安全。在由单人对患者进行更换呼吸机管道的操作时,一旦出现操作失误(如不慎将冷凝液灌入患者的气道中等)的情况,就会增加其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的风险。另外,由单人对患者进行更换呼吸机管道操作的过程中,患者只能借助气管导管进行吸氧,易增加其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相关的研究表明,由单人对患者进行更换呼吸机管道的操作需较长的时间,可增加患者低血氧症的发生率。因此,在对患者进行更换呼吸机管道操作时,应以双人操作为宜。本次的研究结果显示,在ICU中,与其他时间段相比,在为使用呼吸机进行通气治疗的患者吸痰后的5~10 min后对其进行更换呼吸机管道操作的比率较高,P<0.05;与进行其他管道更换前的操作相比,在为患者吸入纯氧后对其进行更换呼吸机管道操作的比率相对较高,但P>0.05;与其他更换管道的方法相比,为患者直接脱机进行更换呼吸机管道操作的比率较高,P<0.05;与进行其他更换管道的操作相比,采用双人操作法对患者进行更换呼吸机管道操作的比率相对较高,但P>0.05;与进行其他更换呼吸机管道后的操作相比,在为患者更换呼吸管道后维持其原吸氧浓度进行吸氧治疗的比率较高,P<0.05。

综上所述,为确保对患者进行呼吸机管道更换操作的安全性,建议在为患者吸痰后的30 min,先为其吸入纯氧,由双人为其直接脱机进行呼吸机管道更换操作。

猜你喜欢

脱机双人比率
一类具有时滞及反馈控制的非自治非线性比率依赖食物链模型
浅快呼吸指数相关指标预测脱机结局的价值分析
双人面具
——为小提琴与钢琴而作
改良程序化脱机在老年患者呼吸机撤离中的应用
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监测在机械通气患者脱机过程中的意义※
“双人运球”乐翻天
“双人运球”乐翻天
两种不同脱机方法在ICU老年机械通气患者拔管中的应用
一种适用于微弱信号的新颖双峰值比率捕获策略
双人双教法在护理技能操作教学中的探讨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