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环境艺术中青瓦的现代传承与应用研究

2018-12-20江南大学设计学院214062

大众文艺 2018年24期
关键词:王澍青瓦中国美术学院

(江南大学设计学院 214062)

一、关于青瓦

瓦的历史由来已久。西周早期遗址出土的少量瓦证明至少2800多年前瓦已出现,春秋战国时期瓦开始被普遍使用;秦汉时期形成独立的制陶业,瓦得到巨大发展,其质量也得到较大的提高,故历史上又有“秦砖汉瓦”一说。

青瓦由粘土烧制而成,取材自然而又融于自然,材料易得、环保、可再生,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青瓦可以适用于各种形状、不同坡度的屋顶,且便于修缮——出现坏瓦时只需把它取下来换一片新的即可。

青瓦是后辈得以窥探历史、领悟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结晶的入口,具有重要的历史与文化价值;作为传统的屋面建材,青瓦古朴的外观、纵向叠扣成列形成的丰富层次及横向列与列间仰合搭接构成的起伏韵律,使视觉上屋面的肌理显得格外独特,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作为古代环境艺术中常见的装饰材料,青瓦凭借其优美的弧形形态得以实现多种组合纹样,被广泛应用在园林的花窗、地面的花样铺设及建筑屋脊的装饰等处;同时,其典雅的颜色及质感搭配白色的建筑外墙,被誉以“粉墙黛瓦”,远观恍若一幅山水画,成了江南模样的象征。

铺设青瓦的屋面时间久了还会生出瓦松——一种重要的药材,结合鳞次栉比的瓦片,使建筑整体更加融入自然、更有生活气息。

二、现代发展困境

随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各历史村镇均面临原住民大量流失、传统风貌遭到破坏等问题。粉墙黛瓦的老建筑一个个倒下,青瓦也逐渐失去了用武之地,随之带来的是整个传统造瓦手工业的衰败与传统地域文化的流失。青瓦没落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

(一)技术的进步

工业的发展带来了机瓦等制造更方便快捷、更适合机械化大生产的新型建筑材料,相较之下,传统青瓦的制造时间长,且铺设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且已不适合现代高楼大规模建造的要求。

(二)性能跟不上时代要求

作为屋顶材料,青瓦前后搭接的铺设方式带来的防水性能有限,且青瓦本身易破裂,抗震性能差,已无法满足现代建造工业的要求。

三、现代应用状况

(一)实地调研

根据旅游业开发程度,选择有代表性的江南古镇或历史街区进行调研,包括开发较完善、游客众多的苏州同里古镇及尚未开发、生活气息浓厚的无锡南泉古镇、许舍古镇及南长街伯渎桥地段。

调研发现,现有历史村镇中青瓦的应用依旧为屋面建材及屋脊、墙头、地面装饰(图1)两方面。

图1 摄自同里古镇

以旅游业开发程度为依据,不同类型的古镇在古建筑翻新或推倒新建中采取的策略不尽相同。

旅游业开发完善如南长街历史街区,其内部居民在老房修缮或加盖二层时,往往自发采取修旧如旧的方式,以求保证整个街区历史风貌的完整性;尚未开发旅游业、仅以日常居住为主如南泉、许舍古镇,其内部居民则大多选择性价比更高、更便于使用现代工艺铺装的现代屋顶材料机瓦,结果为整个古镇的天际线视觉上统一性及传统人文氛围遭到破坏(图2),但居民的自我生活得到了便利。

图2 摄自南泉古镇(自绘)

(图2为古镇内机瓦与青瓦的分布对比,其中黄色轮廓代表传统青瓦,红色轮廓代表现代机瓦。)

(二)现代应用案例及代表人物

1.室内领域

由于传统民居建筑的减少,青瓦在现代社会更广泛的是作为一种装饰材料而被应用。在室内设计中,青瓦多用于作为墙面装饰、屏风隔断及室内构件等。

余平设计的“瓦库”茶艺馆以瓦片为主题贯穿始终,从室内踢脚线、隔墙、墙面装饰到外墙的饰面材料,处处是瓦片的身影。

2.建筑及景观领域

设计师越来越青睐于青瓦自身带有的丰厚的历史底蕴,并尝试将其应用到现代建筑上,或与先进技术相结合重新作为建筑材料;在现代公园建造中,则倾向于沿袭传统造园中的瓦片应用方式,并结合现代设计理念与手法,进行公园陈设铺装及景观小品的设计。

(1)王澍——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瓦园、宁波历史博物馆

王澍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江南青瓦的现代传承研究,其设计的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通过将回收的废旧青瓦经过传统匠人的建筑工艺,应用到融入现代风格的坡屋顶的铺设上,为现代青瓦的应用做出了启发。

第十届威尼斯双年展上,王澍用从杭州回收来的六万块旧瓦建造了一个800平米覆满青瓦的斜坡,人们可以通过一条曲折的竹桥登上坡面来眺望威尼斯的景色。这个名为“瓦园”的公共艺术装置在国际建筑界引起了热烈的讨论,人们开始关注传统材料的生存危机及其严重的浪费情况。

如果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是王澍对于传统青瓦材料传承的低技派试探,宁波历史博物馆则是其高技派尝试的案例。王澍将宁波地区代表性的将瓦片作为墙体建材的瓦爿墙(图3)融入了到博物馆的墙体建造中,经过一次次的技术创新试验,将博物馆的墙体改为由瓦爿墙、瓦爿墙衬墙、构造空腔与内隔墙组成,解决了传统建造技术下瓦爿墙的保温隔热性差、防水不够等问题;通过托梁结构提高了其整体性与稳定性,使之得以应用在24米高的建筑中。王澍通过回收当地旧瓦,使博物馆的墙面在这一片片本身即积淀着宁波过去记忆的载体的堆砌下也有了一种历史与文化的厚重感。

图3 (来自网络)

(2)隈研吾——中国美术学院民艺馆、知美术馆

中国美术学院民艺馆坐落与原本为一片茶园的山坡上。隈研吾希望将其打造成在地面上也可以感知的建筑,故沿山体起伏的韵律而安置房屋。建材选取依旧为当地传统材料,值得一提的是其外墙表皮的处理——由一片片固着在不锈钢索铆上的青瓦组成,即起到调节室内光线的作用,又随着一天之中太阳的变化而带来了外墙阴影的变化,为建筑增添了二次肌理的生动与趣味(图4);以几何切割等手法进行建筑处理既方便处理错综复杂的地形,又增加了现代感,远观群屋起伏的屋顶仿佛回到了旧时青瓦白墙的村庄。

位于成都的知美术馆在外墙表皮处理上与中国美术学院民艺馆一脉相承,而建筑整体风格则更具现代感。隈研吾在室内外的立面处理上使用了青瓦的多种组合形式,结合大面积的玻璃、轻钢骨架、石材、米色家具等现代材料,将美术馆建成了一座充满设计感而又与周围环境友好相处的建筑。

图4 (来自网络)

四、江南青瓦的现代应用发展方向

(一)形态学与文化学视角下——装饰

基于形态学的装饰功能是目前青瓦在现代应用的主要方式。

无论瓦库茶馆的室内外墙饰材料、公园中的花窗,还是由青瓦组成的波浪边界划分的路面或樱花树下小路上由青瓦摆成的花型铺装,青瓦都以其典雅、古朴而又百搭的颜色及优美的弧形形态发挥着别致的装饰作用。设计师通过天马行空的想象将青瓦的形状、表面处理等进行变式,其实在传统形态美的基础上融入现代元素,如表面饰以银黑色漆,作为屋顶铺装材料时,在光线辅助下闪耀出独特的光泽而呈现出“波光粼粼”的效果;将青瓦的弧形形态进行提炼与符号变式,得到不同的形状结果,即青瓦在现代传承中的独特产物“鬼瓦”。

这里笔者想引入的观点为挖掘青瓦背后的文化内涵,拓宽其作现代装饰应用的广度与深度。如青瓦疏而引之的排水理念背后的中庸思想;其在屋顶层层叠砌构成的一垄垄沟壑产生的向天延伸之感背后的天人合一的思想;仰瓦与合瓦分别象征雌雄两性,“瓦合”、“瓦解”用来形容两个体间交合关系的生成或接触等背后的生殖崇拜思想。

(二)作为建筑材料的应用传承——与现代建筑技术、新型建材的结合

类似宁波历史博物馆、中国美院民艺馆对于青瓦在建筑上的高技尝试,将原本即建筑材料的青瓦回归建筑始终是对解决青瓦大量浪费与生存危机、对其实现现代传承的最好方式。随着科技、工业与材料的不断发展,青瓦克服传统建造工艺的弊端、实现大规模应用指日可待。

(三)娱乐性与教育性的试探——公共互动装置

利用青瓦优异的模块化特性设计公共装置与人进行互动,使参与者自己任意组合而产生不同的效果,在实际动手过程中亲身感受青瓦的触感与古朴的气质,亲身体验青瓦堆砌的乐趣与美感,在趣味中更好地了解这项历史与传统文化。

青瓦的花样组合在光影的辅助下产生的二次肌理也具可以成为其作为互动装置的亮点。随着光线的强弱、照射角度等的变化而投射出不同的影像,与体验者之间产生交互。

猜你喜欢

王澍青瓦中国美术学院
青瓦
王澍建筑作品中的传统水墨“画意”表达
狂妄与谦恭
迎春佳作
狂妄与谦恭
青瓦搭成梦
青瓦上的乡愁
落在院墙上的白幕
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
中国美术学院公共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