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晋城市体育旅游SWOT分析及发展策略研究

2018-12-19陈绍强

运动 2018年17期
关键词:晋城市资源旅游

陈绍强

(晋煤集团高级技工学校,山西 晋城 048000)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方式不断发生变化。作为旅游业的一个分支,集体育和旅游于一体的体育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生活方式逐渐被人们所接受。近年来,晋城市通过发展旅游业进行产业升级,增加了经济收入,同时满足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因此,笔者通过运用SWOT分析法,将晋城市体育旅游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进行优势与劣势、机遇与挑战分析,为晋城市今后开展体育旅游提供理论支撑和参考性策略。

1 晋城市体育旅游的SWOT分析

1.1 优 势

1.1.1 自然地理优势 晋城市地貌以山地丘陵为主,东依太行山,南依王屋山,西依中条山,北部和中部丘陵、盆地相间,地势呈东西北高,中部、南部低的簸箕状,处在温暖带的半湿润地区,四季分明,林业资源丰富,形成天然氧吧;水资源丰富,以丹河、沁河和卫河为主,优越的自然地理位置为晋城市体育旅游发展提供了基础保障。

1.1.2 区位交通优势 晋城市位于山西省东南部,晋豫两省交界处,是山西通往河南的重要门户,晋焦、晋济、阳翼、陵沁、高新、环城高速与207国道交织成网,太焦、侯月及嘉南铁路贯穿全境。晋城市作为中原经济圈城市之一,为了促进旅游业的发展,积极扩宽旅游路线,开通多条城际交通。对外方面,晋城市联手河南省,开通晋城至郑州、晋城至焦作的城际公交;对内方面,开通晋城至太原的定制快客,晋城至长治城际公交,设定多条旅游直通车,方便游客出行。

1.1.3 旅游资源优势 优越的地理环境和深厚的历史底蕴使得晋城市山川秀丽,自然风光旖旎,文物古迹遍地,享有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国际花园城市等美誉。国家A级旅游景区共20处,其中5A级景区1处,4A级景区7处,3A级景区11处,2A级景区1处。山体资源、水体资源、林木资源和人文景观为晋城市体育旅游开发提供了丰富的体育旅游资源。例如,利用山体资源开展登山、徒步、攀岩等项目;利用水体资源开展漂流、垂钓等项目,利用林木资源开展森林探险,利用人文景观进行民俗体育活动等,陶冶情操。(表1)

1.2 劣 势

1.2.1 城市经济发展落后,居民消费水平较低 山西省2017年GDP增速7%,近3年来首次超过全国平均增速值,但仍属于经济落后省份。晋城市虽是山西省的经济强市,但仍属于经济发展落后城市。作为一个以煤炭为主导的资源型城市,晋城市经济产业单一,且过度依赖煤炭,市场高度垄断,缺乏竞争和活力。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生态环境的高度重视和对煤炭企业的管控力度不断加强,山西煤价大幅下跌,经济呈断崖式下跌,居民收入大幅度减少,晋城市GDP逐渐被省内其他城市超越,2017年其GDP增速仅为6.1%,低于全省平均增速水平。晋城市深居内陆,对外开放水平较低,居民消费方式传统落后,消费结构有待提高,再加上体育旅游概念不够深入人心,成为开展体育旅游的一大阻力。

表1 晋城市体育旅游SWOT分析及发展策略研究

1.2.2 体育旅游规模小,产品缺乏有效开发与宣传 目前晋城市开展的体育旅游项目主要有徒步、登山和休闲健身。由于民俗体育、漂流和滑雪只在相应季节开设,持续性不足,体育赛事数量偏少,缺乏影响力。由此可见,晋城市体育旅游规模小,开展的项目较为单一,没有特色的体育旅游产品,缺少对精品体育旅行路线的开发,而且,还未有一家专业的体育旅游机构,整体体育旅游未形成规模。晋城体育旅游资源丰富,但是把旅游资源变成旅游产品就需要有效地开发和宣传。晋城市开发体育旅游资源的资金少,开发深度不够,缺少合作机制,没有形成体育旅游区域和精品体育旅游路线,没有形成品牌效应。同时,宣传力度不够,营销机制不健全。

1.2.3 缺少专业人才,管理水平落后 体育旅游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和危险性,这一特殊属性要求,在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和体育旅游项目运营的从业人员应是具备体育知识和旅游管理知识的专业复合型人才。例如,攀岩是一项危险系数较高的体育项目,需要体育专业人员进行知识讲解,避免运动损伤,降低运动风险;在观光体育旅游中,从业人员要用高水平的管理知识来满足游客体验感,促进体育旅游健康长期发展。目前,晋城市体育旅游专业人员严重短缺,严重制约了晋城市体育旅游的长期发展。体育旅游作为旅游业的一个分支,具有旅游业的属性。晋城市部分景区硬件设施和公共设施不完善,日常维护不及时,存在乱收费、服务质量差等管理缺失;景区周围设施不完善,与娱乐、餐饮、住宿等其他领域融合性低,未能形成经济产业链。

1.3 机 遇

1.3.1 政府政策扶植,加入中原经济圈2017年,国家发改委正式印发了《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中原城市群成为国务院批复的第7个国家级城市群;晋城市成为山西省唯一被列入中原城市群核心发展区的城市,充分利用“一核四轴四区”网络化空间发展格局,加快发展旅游业。山西省政府为了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增长,2018年4月通过了《2018年3大旅游板块突破性开局行动方案》,目标是把文化旅游产业培育成山西省战略型支柱产业。其中,太行因其独有的山水风光禀赋和历史文化底蕴,成了其中的一大板块。作为该板块主体区域之一的晋城市,需要通过多种方式增强游客的体验感,策划养生体验旅游产品,打造体育养生旅游精品路线,打响“夏养山西”“康养旅游”品牌,扩大知名度。

1.3.2 利用“二青会”,加快体育产业发展2019年山西省将举办第2届全国青少年运动会,这是山西省首次承办的全国综合性大型运动会,大型体育赛事的举办必定会促进山西体育发展。根据初步安排计划,晋城市成了足球U16(女)和现代5项的举办地,其体育场所与设施得到改善,城市对外开放水平得到提高,城市形象得到提升,这些都无形中提高了晋城市的知名度,促进了体育旅游的宣传。同时,筹办赛事也必然会增强居民体育锻炼意识,从而转变居民的生活方式,加大体育投资,增加体育经济收入。

1.4 威 胁

晋城市体育旅游同其他地区竞争激烈,“内忧”与“外患”并存。内忧表现:同运城、长治和临汾等邻市旅游资源相似,体育旅游产品重复率较高,没有形成优势互补,竞争恶化。外患表现:山西省相较于邻省的河南和内蒙古,还不属于旅游强省,在接待能力、服务质量和体育旅游产品竞争力上存在明显差距,还未形成成熟的体育旅游产业链。虽然其旅游资源丰富,但旅游产品开发不如河南有市场,体育旅游资源不如内蒙古有特色,如具有民族体育特色的那达慕大会。

2 发展策略

2.1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培育体育旅游市场

借用“二青会”赛事的影响力,一方面汲取先进经验与教训,提高承办体育赛事水平,拉动体育旅游产业经济增长,促进体育产业发展;另一方面,加大公共设施建设,与住宿、餐饮、购物等领域高度融合,打造一条成熟的体育旅游链条。

2.2 合理开发体育旅游资源,打造特色体育旅游产品

根据市场需求,科学合理开发体育资源,应加大开发投资力度,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注重资源的循环利用。同时,整合体育旅游资源,结合本地风土民俗,设计特色旅游产品和具有竞争力的体育旅游路线,加强区域合作,打造体育旅游龙头企业。

2.3 加强专业人才培养,改善体育旅游运营

在人才培养方面,一方面应加强同高校的合作,培养体育旅游专业的复合型人才;另一方面,应加大对现有工作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在运营方面,联合相关宣传部门,利用广播、电视和网络等传播途径强化宣传体育旅游产品和体育旅游知识,尤其是加强同电商的合作,扩宽销售渠道。

猜你喜欢

晋城市资源旅游
晋城市农业农村局举办农作物病虫绿色防控暨安全用药技术培训会
基于AHP分析的晋城市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研究
招商引才 合作互赢
我给资源分分类
资源回收
做好绿色资源保护和开发
旅游
激活村庄内部治理资源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