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知识的差距与致命后果

2018-12-18魏新龙

卷宗 2018年28期
关键词:知识力量改革

魏新龙

摘 要:自从17世纪英国实证哲学家、思想家弗.培根提出“知识就是力量”这一命题以来,其在世界尤其在中国可谓深入人心,但如同知道“落后就要挨打”并不导致落后必然变为先进一样,中国人几百年来并未从根本上改变世界知识落后者、追赶者的命运,今日中国尤需破解这一难题。

关键词:知识;结构;力量;改革

17世纪英国实证哲学家、思想家弗.培根提出“知识就是力量“这一命题,并且在英国“发起了知识和工具的革命,他叫“伟大复兴”(The great Renaissance),‘复兴这个词就是他的发明。他提出要进行方法论(工具)革命,就是要革新邏辑和认知工具,于是新科学思想萌芽了,英国皇家学会成立了,后来就有经验主义取代经院哲学,科学压倒哲学,于是牛顿、拉瓦锡、达尔文等等大科学家都在英国出现了。”[1]

培根所谓的方法论(工具)革命----逻辑和认知工具革命包括以观察、实验、假设、验证为基础的归纳推理逻辑的提倡以及望远镜、显微镜的运用的提倡,由此而导致英国人知识结构的改变,主导英国近代以来发展的知识的改变,由经院哲学而经验主义,由哲学而科学,由日常知识而走向博大精深知识,英国面貌为此大变,历200年而终至日不落帝国,世界为此而震惊。

英国之路,也是近代以来西方轮番站立世界现代化潮头的国家发展的普遍路径。什么国家认知到世界发展路径的变革,以改革促进这种变革,以新知代旧知,什么国家就能走上世界现代化的潮头而强大、而有力量;否则,徒有强梁话语而实为“失语”而败。

中国要走出近代以来的发展困境、现代化困境,必由路径就是持续的改革,不断推进中国的知识变革,由哲学而科学,由日常知识而走向博大精深知识,由此引导中国站立世界知识以至商业、工业的潮头,而成为真正的强国。

为此:

1 需革新中国传统知识之缺失,变缺乏定量的粗鄙知识为精确计量之准确知识

以知识运用之典型领域:军事为例。“作为中西军事文明在近代的首次正面撞击,鸦片战争首先凸现的便是中西方军事技术存在的悬殊差距。什么样的内在原因造成当时中国科技水平的落后呢?

唯象理论的粗陋。

中国传统科学结构的一个严重弊端,就是缺乏定量的唯象理论。中国早于西方近5个世纪发明火药。然而,在长逾千年的时间里,火器技术未能在中国取得突破性进步,就与中国唯象理论的粗陋有关。从火药的配方上看,虽然中国火药在明代就已接近现代黑火药的标准配方,但因中国火药生产始终停留在经验观察实验阶段,而无法使火药真正达到标准配方,中国火药的破坏力远不如西方。火药西传后,相关实验在西方先后经历了3个不同发展阶段:观察实验、机械实验、电实验阶段。1627年,弗特拜雷发明火药机械实验仪,标志火药实验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由于火药实验方法与仪器的不断改进,以及化学学科的诞生与发展,火药成分的比例也日趋精确化,最终找到了火药3种成分的最佳配方,使火药的爆炸威力大大增强,有力推动了以热兵器广泛使用为标志的军事技术革命。”[2]

即使定量的准确也有一个不断进化的过程,使得知识产生层级、功能、力量的差别。

再以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技术为例。2006年10月14日,袁隆平在美国获得由世界粮食奖基金会颁发的世界粮食奖,此前中国原农业部部长何康已获过这个奖。这个奖被视为国际上在农业方面的最高荣誉。为此,方舟子曾写有“从袁隆平获国际大奖想到的”文章评论此事。他说“袁隆平不久前接受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大家”栏目采访时,也提到在他获得的各种大奖中,他最看重这个奖。不过,在学术界,大家可能更看重袁隆平在今年年初获得的由以色列颁发的沃尔夫农业奖。沃尔夫奖在学术界有极高的声誉,袁隆平是首次获得这个大奖的中国大陆本土科学家。

袁隆平屡获国际大奖,是国际上对以他为代表的中国水稻育种工作者多年以来在杂交水稻的研究、推广方面所做出的重大贡献的肯定和表彰。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这些研究工作能够获奖的主要原因,在于水稻是一种极为重要的农作物,是由于其重大的经济价值而获奖,并不意味着中国在生物技术的开发和理论研究方面已走到了世界的前列。恰恰相反,在这些方面我们还与发达国家存在相当大的差距。袁隆平因为发现水稻杂种有优势,进而培育、推广杂交水稻,但是杂交水稻为什么会有优势?水稻杂交优势的遗传基础是什么?这些更根本性的理论研究成果却是美国康奈尔大学的坦克斯利(Steven Tanksley)实验室做出的,他也因此与袁隆平分享沃尔夫农业奖。这种理论研究具有更为重大的学术价值,将会对未来的应用开发产生深远的影响。

我们还应该意识到,这些大奖,是对中国育种工作者在过去应用传统育种方法所做出的成果的表彰,但是传统育种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现在以及未来是属于遗传工程特别是转基因技术的。与传统育种方法相比,转基因技术是对已知基因所进行的操作,目标更为明确,效果更为确定,因而可以更快、更好地获得结果;而且转基因技术打破了物种界限,可以把来自其他物种的基因转入农作物中,多方面地改良农作物,获得传统育种方法所不可能获得的成果。

这是一场真正的技术革命。”[3]

无论从军事技术、还是生物技术,无论从近代、还是现代,我们都可以看到精确计量之准确知识的巨大功效、力量;因此,未来中国必须将知识结构扭转到以精确计量之准确知识为主导,并使知识的准确化持续升级、进化。

2 需革新中国传统知识之缺失,变缺乏深度之日常知识为追根究底之深度—基础知识

时至今日仍有许多中国人未能认知到基础科学研究落后带来的中国发展、现代化建设的重大隐患。

以手机为例。2017年9月18日经济日报有一篇报道,“苹果在中国市场占有率持续下降、利润仍一骑绝尘”,报道指出,“来自第三方公司的数据显示,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今年第一季度的营业利润总额为121.1亿美元,其中苹果就占到83.4%。与之相比,拥有巨大出货量(2017年第二季度,华为、OPPO、vivo和小米排在中国市场的前4名,4家厂商的市场份额分别达到了20.2%、18.8%、17%和13%,同比均有增长。4家公司在中国市场占比总和已经达到69%,苹果在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份额仅为8.2%,相比去年同期的8.5%进一步下滑)的国产手机利润并不高。

苹果的利润不仅来自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硬件,也来自基于苹果生态系统的软件。”[4]

苹果何以能如此,离不开强大的基础研究支撑。著名华裔数学家、哈佛大学教授、世界数学最高奖菲尔茨奖获得者丘成桐在“重大工程技术难题突破期待理论数学新进展”一文中指出,“直接依赖于数学进展的量子力学,曾影响电子学乃至工程技术的方法与走向,而目前中国尚达不到这种成就。”[5]

所以,必须在基础研究领域超前布局,投入财力、人力,中国人在21世纪才有伟大的、持续的前途。

参考文献

[1]何新谈文艺复兴以来中国文化的落后与差距(2014年4月),何新网易博客http://blog.sina.com.cn/hexinbbs/

[2]黄松平、朱亚宗:思维落后一小步,技术落后一大步、《解放军报》2011年11月03日.

[3]方舟子:从袁隆平获国际大奖想到的 腾讯评论 2006年11月28日.

[4]苹果在中国市场占有率持续下降利润仍一骑绝尘腾讯网2017年9月18日.

tech.qq.com/a/20170918/010293...

[5]丘成桐:重大工程技术难题突破期待理论数学新进展,《科学时报》2010年08月09日.

猜你喜欢

知识力量改革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是“知识”,还是“知识权力”追求?
改革创新(二)
瞧,那些改革推手
从自然中吸取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