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明清时期木刻艺术的情感诉求

2018-12-18徐国蓉

卷宗 2018年28期

摘 要:清明时期的木刻艺术是中国木刻艺术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就有积极的历史意义,并且其根植于中国深厚的传统文化思想沉淀中。本文以清明木刻艺术自身追求的“和谐”美为基础,对期木刻艺术追求的主体与客体、社会与个体以及人与自然构成的和谐进行分析,深入了解其艺术自身的情感诉求,以供参考。

关键词:清明木刻艺术;情感诉求;和谐精神

中国木刻艺术具有悠久的历史,其最早可以追溯到汉代,当时主要是以木质阳文雕刻压印在湿砖之上,形成凹型的浮雕画像。进入唐代后,雕版印刷技术不断创新,促使木刻艺术逐渐完善,为后续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清明时期是我国木刻艺术的繁荣时期,其主要原因在于较为开放的政策体系,促使的各地木刻艺术风格逐渐成型。

1 清明时期木刻技术与艺术风格

在清明时期,我国木刻艺术体系逐渐完善,并形成不同的艺术风格流派,例如,较为著名的建安派、徽安派、武林派以及金陵派等,构成木刻版画的主要风格。随着不断发展,木刻艺术逐渐创新,呈现出繁荣的趋势,如,原有的黑白木刻版画已经难以满足人们不断变化的审美需求,促使彩色版画的出现是木刻版画艺术发展的必然。在清明时期,木刻版画在发展过程中,其彩色套印版画艺术逐渐成熟,其代表作品有《十竹斋书画谱》、《萝轩变古笺谱》等。清明木刻艺术在创作过程中,注重其作品自身的精美、繁密以及工整,不受空间深度的制约,体现出其自身艺术特点与风格。清明木刻技术在分版上主要有分解法与主版法两种,应用较为广泛的是主版法,而分解法的应用则主要是在分解色板,进而促使中国传统模板水印技术创新发

展[1]。

2 清明时期木刻艺术的情感诉求

2.1 文人的圆融之情

在中国,最早期的艺术主要是从原始宗教与图腾中发展而来,时代的发展促使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对人生理想、生命以及大美的追求,通过衷心的赞美进行表达,其文化精神在发展过程中深刻的影响着时代的整体艺术,并引导着其艺术创作思维的发展。清明时期木刻艺术的圆融之情成为清明时期艺术文化精神的主导,直接作用在艺术文化中,对中国的艺术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在无形的發展过程中,中国古代的木刻艺术逐渐从原有的民间人文启蒙逐渐为成熟的人文艺术,促使时代发展。木刻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主要以心灵空灵为主要,讲究神韵与虚实,形成完善的木刻艺术文化精神,相对来说,其精神主要来源于和谐思想与庄学思想,体现出物我交融与中和的雅正思维。清明时期艺术家在进行木刻艺术创作过程中,融入大量的创作内容,例如,文人画的融入,促使木刻艺术激发创新发展,文人圆融创作的审美观念也繁荣发展。以清明时期的木刻版画为例,李茂增先生曾说:“在明代时期,其画谱相当于中国版史上的文人画,直接促使中国传统绘画艺术技法发展。”进入到明代,阶级矛盾明显,部分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逐渐转变艺术创作的主题,促使该时期的木刻艺术逐渐呈现出特色思想,如,在新旧朝代替换时期,部分士大夫隐居,独善其身,促使其创作的作品风格逐渐转变为“田园风格”,其主要是将自身的思想融入创作中,展现出自身的生命精神。

2.2 艺术的和雅之情

在木刻艺术发展过程中,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注重情感的融入,以独特的手法表现出其一种雅致,利用流畅的线条展现出独特的风骨,并受传统的工艺影响,其艺术作品大多数柔和而又刚劲,促使清明时期逐渐创造出古典独特的木刻画时代,形成具有浓厚艺术感的时代风格。例如,李天道先生在他的《中国美学之雅俗精神》中曾对“雅”与“和”进行深入的分析,深刻体现着中国美学自身所推崇的“和雅”精神,并促使艺术在发展过程中逐渐进入到雅之境。清明时期的艺术家在进行木刻艺术创作过程中,经常将其创作形式进行优雅化,其主要的原因在于艺术家在创作时经常与当时的士大夫进行合作,而士大夫阶层的参与,直接造成当前创作作品的风格。对于清明时期的徽派木刻版画来说,其自身艺术作品的风格也体现一种典雅美,例如,张晨先生曾经对典雅美进行具体的描述,其认为其风格的体现主要是以学识与自身的修养为前提,只有保证其艺术创作人自身具有典雅的风格,才能保证其艺术作品的典雅。对于雅来说,其自身的审美境界是以当前的心理个性特征为基础,也是其作品风格的审美价值主要的构成部分,由此,外界的自然灵力与因素陶冶者创作者自身的品德情趣,扩展其审美空间,表达出清明时期木刻艺术的真实

情感[2]。

3 结论

综上所述,清明时期木刻艺术是最灿烂辉煌的时期,无论是其艺术风格还是文化内涵,对于后世都具有深远的影响,展现出东方极具代表的艺术风格,体现中国古代艺术的魅力。因此,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艺术创作者应合理把握艺术的创新与传承,在继承历史优秀艺术的同时不断创新与发扬,展现出艺术的魅力。

参考文献

[1]王丹.中国明清木刻版画与日本浮世绘比较研究[J].艺术教育,2016(09):144-145.

[2]李莉娜,李雪松,白欣.论明清木刻版画的和谐精神[J].中国教育学刊,2015(S1):9-11.

作者简介

徐国蓉(1969-),女,汉,四川省江安县,四川省夕佳山民俗博物馆,助理馆员,大专,研究方向:文物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