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技术分析

2018-12-18张志强贾晓磊

卷宗 2018年28期
关键词:框架结构工程施工钢筋

张志强 贾晓磊

摘 要: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是一种以混凝土、钢筋作为主要材料的结构体系,具有承载力高、抗水平作用力高的显著建筑优势,应用于建筑工程施工中可有效保证建筑工程施工成果的稳定性与施工质量。基于此,本文将对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技术进行重点分析。

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对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要求也不断提高。框架结构具有很好的抗震性和整体性,在各类工程中广泛应用。我国建筑工程项目呈现出大型化和复杂化的趋势,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应用先进的施工技术。框架结构施工技术能够有效保证建筑工程质量,得到广泛应用。

1 框架建设的具体特征

在竖向构件以及构成方面,高层建筑对重力以及载荷进行了逐层的累积,在这种情况下,需要较大尺寸的柱体和墙体对其进行支撑,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对工程框架结构施工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另外,地震载荷以及风载荷等荷载还需要建筑的构件进行承受,并且这些载荷在特性方面呈现非线性的竖向分布。同时对建筑高度的敏感程度提出更高的要求。对于高层建筑来说,对上述事项进行单纯的处理还远远不够,还需要对抗剪事项进行分析和处理,同时对变形等内容进行分析。

2 实例概况

一处6栋楼的工程,总共有98000m?的建筑面积,地上地下总共28层,地下共2层,地面第一层和第二层设计为商品房,以上楼层都为商品住宅房。工程中用混凝土管桩做基础,建筑整体采用的是钢筋混凝土形式,使用的是框架剪力墙结构。对于高层建筑而言,这样的墙体结构必须要控制好轴线的测量,一般使用光经纬仪对轴线进行控制选点,该仪器具有精度高、测量速度快的特点,而且学会使用后,操作相对简单,能够精准测定建筑工程中需要的位点,较好控制高层建筑中轴线。在实际工作中,为了在较小的场地范围内进行位点设置,采用内控与外复核的方法:

1)在基层顶板上设置四个位点,位点彼此要垂直,构成一个方形轴线格,并用铁板对位置点进行固定。

2)施工每一层都要预留出四个点的位置,可以用设置规格为200mm的方形孔进行轴线点的传递。

3)把激光经纬仪放在四个点位处,可以做出相应的垂直轴线。

4)使用激光线来测定顶板的四个点的位置,这样做出的四个点形成的控制方格和地面上的方格完全一致,然后在楼板上划出方格形状进行打孔。

5)用这种方法定制各层的方格点,并形成每层的轴线,直到楼层顶部。

6)在室外设置四个点位,相邻两点要垂直于另外两点,再设置经纬仪瞄准点进行核准,这样可以利用室外的测点来复核各层的点位是否精准,要每隔三层检验一次。

3 钢筋工程施工技术

1)准备材料。在绑扎固定之后,对于那些散乱的材料,需要将其转移到安全稳固的地方;或者在安装好的梁上对其进行保存,使之固定在钢架之上;地面堆放的材料,同样需要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其滑落发生伤害;将油布覆盖在上面,同时需要在油布上层压上重物,并对其端部进行固定。

2)做好焊接施工准备。通过自检的方式,对进场的每一批钢筋进行逐批次的检查;在焊接施工正式开始之前,按照操作规范做好焊接试验工作和力学试验工作,在加强自检的基础上,需要对焊接的质量加大抽查的力度,在一定程度上对于存在疑问的钢筋做好重点抽查的工作,同时对试验检查人员做好专业培养。

3)放样与下料施工。在对实际工程进行放样和下料的过程中,在一定程度上都要留有一定的余量,这是因为完成焊接之后,将会在焊缝处出现线性收缩,在受到弯矩作用之后,框架结构中的桁架、梁等还将出现拱起现象。虽然各种因素都会影响和制约其收缩和变形量,根据施工经验以及具体的实践实验来说,通常情况下,需要考虑的收缩量主要是:当总长在24m以上时,放样余量则取8mm,当受弯构件的总长不超过24m时,放样余量在5mm左右。

4 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方法

1)严格控制框架结构的混凝土工程。认真检验,严把原材料进货关,严控砂的粒径及含泥量,做好各项试验。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和质量检验以及混凝土和易性的要求确定配合比,严格控制混凝土施工配合比。选择级配良好的石子,严格控制水和水泥用量,减小空隙率和砂率以减少收缩量,提高混凝土抗裂强度。杜绝过早拆模,严格施工操作程序。通过在大梁两侧的面层内配置通长的钢筋网片,避免因不均匀沉降而产生的裂缝,承受支座负弯矩。混凝士楼板浇筑完毕后,表面刮抹应限制到最小程度,防止在混凝土表面撒干水泥刮抹,并加强混凝土早期养护。

2)根据构件的设计断面和各类钢筋的交叉关系确定钢筋的正确位置,设计图纸中应重视构件的断面设计,并在图纸中予以注明;设计单位各专业应注意配合处理好预埋管道与钢筋的关系;浇筑混凝土前应认真核查模板标高与平整度,设置楼板上手标志,使混凝土浇筑有正确的依据。

3)梁柱节点施工。

(1)节点混凝土浇筑。在混凝土框架结构当中,节点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构件,在设计的过程中,与梁混凝土等级相比,柱混凝土的强度等级要高一个级别,对于高层来说,节点处混凝土等级差别更大;根据框架结构施工的方法,需要分别浇筑梁和柱,由于节点核心区处的混凝土工程量比较小,与梁板很难分隔,梁板与节点处混凝土同时施工这是绝大部分施工的普遍做法,在柱与梁的交接部位预留施工缝,不符合设计的要求,存在质量隐患。为避免节点处质量隐患,节点核心区的混凝土浇筑方法为:首先,将合适强度混凝土运送到施工浇筑地点,并振捣结实。其次,要规范的进行振捣,留出合适的斜搓。最后,要在混凝土浇筑之前,泵送浇筑楼面梁板的混凝上。避免冷缝,实现设计的要求。

(2)节点处钢筋绑扎。为确保节点处质量,可采取如下措施:

①筋在模板绑扎,整体就位时,应做好技术交底,理顺绑扎工序:梁底部钢筋、箍筋、架立筋绑扎→放入模块内→核心区柱箍筋安装→梁负筋安装。

②当框架梁较大,钢筋分布复杂,可采用二次支援的方法,在与柱相邻的任何一部分预留一个1m左右的方洞,待柱的加密箍筋绑扎就位后,再将该处方洞模块支好。

5 常见框架结构施工技术问题与对策

虽然我国建筑工程施工中框架结构的应用有了较多的经验但是在框架结构施工中较易发生以下几方面问题:首先在框架结构施工中极易发生混凝土质量问题,其主要由于混凝土原材料、配合比及添加剂使用不当等因素造成。另外混凝土保护层、钢筋框架等施工中也易引发施工质量问题,为了保障框架结构施工质量,工程建设施工企业应加强对混凝土基础材料的控制。从原料源头把关加强与商混单位的沟通,保障框架结构施工用材料满足设计要求。

施工企业还应加强对保护层的管理,通过保护层对主筋的保护保障建筑物整体结构的抗弯承载能力。根据常见框架结构施工技术问题工程建设施工企业应设立专职岗位进行监控保障框架结构施工质量。

注重施工人员专業技术培养,为了保障框架结构施工质量工程施工企业应加强人员专业技术的培训培养。以框架结构施工技术为基础开展施工技术人员、施工人员、施工质量管理人员的技术培训工作。以框架结构施工中对人员专业知识的要求为基础,制定培训计划与培训内容。同时根据框架结构施工中对钢筋排距、节点箍筋、主筋位移、混凝土浇筑要点等技术控制的需求建立岗位施工记录及技术控制记录。

6 结语

综上所述,在建设施工设计中,建筑工程的框架结构设计是比较基础的设计,建筑结构工程师进行科学的框架结构设计,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各个环节存在的问题更要引起重视,采用科学的手段进行处理,从而打造出高质量的建筑。

参考文献

[1]李敏.建筑工程框架结构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5).

[2]杨琴.建筑工程框架结构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分析[J].商品与质量,2017,(43).

猜你喜欢

框架结构工程施工钢筋
无黏结预应力框架结构的拆改加固设计
D10mm热轧带肋钢筋五切分生产工艺开发
基于ANSYS的多层框架结构隔震性能分析
这批没收钢筋该如何处置
四切分Φ12mm热轧带肋钢筋轧后穿水的实践
基于OPENSEES的框架结构时程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