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IT类高职学生“1+3+X”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探究与实践

2018-12-18张海波唐天国曾庆勇黄海平刘远仲

卷宗 2018年28期
关键词:教育模式创新创业

张海波 唐天国 曾庆勇 黄海平 刘远仲

摘 要:文章阐述了IT类高职学生“1+3+X”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内涵,强调从师资队伍、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及开展创新创业培训等方面构筑创新创业教育平台;提出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创新创业竞赛、申报各级各类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打造创新创业联合体及用好创新创业孵化平台等途径,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关键词:IT类高职;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基金项目:本文系四川省教育厅2018年人文社科重点项目“IT类高职学生“1+3+X”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探究与实践”(项目编号:18SA0094) 最终成果。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成为国家推动经济增长的新战略,当代大学生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引导大学生创新创业,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是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责任和使命。南充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系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把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作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抓手,将创新创业能力与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相统筹,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到人才培养体系,注重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锤炼学生创新创业精神,提高学生创业实践能力,大力实施“1+3+X”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取得了突出成效,起到了示范和引领作用。

1 “1+3+X”教育模式的内涵

经过近几年的探索实践,电子信息工程系已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1+3+X”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即“1+3+X”教育模式,它的内涵是:“1”是指面向该系全体在校学生,实行一个完整的全覆盖的创新创业基础教育体系。“3”是指建立和依托教育、实践、孵化3个平台。“X”是指根据所开专业提供电子设备开发维修、网站开发、软件设计、平面广告等若干个个性化小组,每个小组配备有3-5名专业教师辅导。这种教育全覆盖,平台多样化,服务个性化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取得了较好效果。

2 夯實基础,构筑创新创业教育平台

2.1 塑造三支高素质师资队伍

一是塑造创新创业教育专职教师队伍。采用案例教学、专题讲座、课堂讨论式教学等措施,加强教学督导,追求课堂教学艺术,打造名师团队,力求最佳教育教学效果。2016年暑期,系上组织专人对南充市电子信息产业进行了全面调研,充分了解市场对大学生素质和能力的需求,进行针对性的教学,提升教学质量。

二是否塑造学生管理工作队伍。结合本系创新创业工作实际,每名学生管理人员每学期至少完成一个专题的创新创业教育和指导工作。

三是塑造专业课教师队伍。每个专业每个年级至少明确并固定一名本专业高水平教师,每学期至少为学生做一次本专业创新创业指导讲座。

2.2 建立与人才培养目标相结合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电子信息工程系把创新创业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体现和落脚点,对原有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全面修订,构建与专业核心课程相融合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全系在一年级开设必修通识课程《大学生创业与创新实务》,2个学分;二年级开设必修专业课程《IT创业实务》,4个学分,而且学生创业实践可以认证素质学分,逐步使创新创业教育贯穿高职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2.3 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开展创新创业培训

开展了SYB、SYE、电子商务等各类培训;开设校友创业大讲堂活动,用校友创业的成功经验来影响、启发在校大学生。引入重庆德克特、世纪鼎力、智翔教育、安徽天元通信公司等合作企业来校进行企业级创新创业项目培训。

3 多措并举,搭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平台

3.1 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创新创业竞赛

结合国家、省市及行业相关技能大赛要求,建立创新创业实践第二课堂,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实践能力。以赛项的理论和实操项目为平台,强化对学生的培训,培养学生综合创业实践能力。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国家、省、市和学院的各级各类创新创业比赛,尤其是在IT类创新创业大赛中,由于学生过硬的专业素质和创新能力,经常在与同类院校甚至本科院校学生同台竞技中发挥出色。如在2016年“华迪杯”·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第八届)四川省级赛中,来自南充、达州、宜宾、泸州、内江、遂宁、广安、自贡八城市的高校参赛学生300余人,共110余个参赛小组在该赛点参加竞赛。在与本科院校同组比赛、同台竞技中,电子信息工程系6名学子不惧强手,充分展示了过硬的的技能水平和出色的专业素养。经过紧张激烈的角逐,由谭鹤毅老师指导的2014级计算机应用专业胡茂轩同学,以其设计的“智能手机机器人”在软件服务外包组中名列第三,获得一等奖;由王丽老师指导的2014级图形图像专业吴岳阳同学获得数字媒体设计类普通组二等奖,孙丽、陈宇航、赵琦、袁逍4位同学获得数字媒体设计类普通组三等奖。

自2015年以来,学生个人共获得国家级大赛二等奖1名,省市级大赛团体特等奖1名、一等奖4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2名、优秀奖1名;市级二等奖1名、三等奖1名。

3.2 积极组织学生申报创新创业训练项目

2015以来,组织学生主持或参与申报四川省、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50余项,其中创业实践训练项目26项,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3项,创新训练计划项目11项,在所有申报项目中直接与IT类相关的有40余项。通过项目申报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培育了创新创业团队精神,提高了创新创业能力。

3.3 以电子信息产业技术研究院为载体打造创新创业联合体

充分利用电子信息产业技术研究院平台,建立了ICT创新工作室、物联网工作室和创新设计工作室。整合南充市电子信息产业人才及资源,由相近专业的3~5名专业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组建多个创新创业团队,每个团队负责带领和辅导若干名学生,师生共同参与创新研发、项目申报、科技服务及创新创业实践训练,大大增强了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应用能力。近两年,这些团队不仅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还为增强学生实践能力、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做出了重要贡献。

4 借船出海,用好创新创业孵化平台

4.1 用好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平台

学院于2015年建立了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和创新创业孵化园,首期投资100余万元,建筑面积700余平方米,可同时容纳50余个项目入驻,以及300余名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实践活动。2015年以来,电子信息工程系有四川省教育厅立项的多个项目入驻,如《LED节能广告开发与应用》项目从2015年底开始入驻园区进行孵化,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4.2 借助第三方创业平台实施网上创业

组织学生积极参与网上创业实践训练,在真实的项目体验中使自己的创业实践能力得到快速提升。如学生通过第三方平台淘宝网开设网店,有些学生在课程教学期间便产生了真实交易,实现了预期教学效果。还有的学生在淘宝网或京东网开设网店后,再借助于微信平台进行销售,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5 鲲鹏击浪,成就IT创业梦想

“1+3+X”教育模式催生了一批大学生创新创业典型,他们成功地实现了IT创业梦想。2014级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班学生罗建军就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在电子组老师的指导帮助下,他对南充及周边地区市场进行了广泛调研,分析了LED市場的发展前景,瞄准LED显示屏最新发展趋势,确信该项目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2015年5月,他所率领的团队向学院申报了创新实践项目《LED节能广告开发与应用》,并成功入围四川省教育厅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立项名单。在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孵化过程中,2015年9月,陈建军承接了第一笔订单——南充市顺庆区交警四大队电子显示屏业务,接着,10月份又承接了顺庆区某学校电子显示屏业务。2015年11月罗建军注册了自己的公司——南充宏图电子有限公司。由于公司先进的经营理念,热情周到的服务态度和过硬的业务本领,赢得了用户的广泛好评,获得了良好的口碑,公司的业务源源不断,收益可观。

2014级专业学生钟锐则是网上创业成功的代表。2016年钟锐在互联网上接触到一些网络促销活动:很低的成本或者无成本就可赚取流量话费以及各种优惠卷,也包括有些影院的促销活动。在解决了启动资金后,他在淘宝店成功申请到了属于自己的网上店铺。很快,钟锐跟淘宝同步开设了微店。经过几次促销,钟锐的淘宝和微店在学校里面有了一定的名气,并在淘宝和微店积累一定的人气和信用,店铺由此慢慢走上正轨,也拥有了一定的顾客群,累计了不少回头客,由此获得了较为稳定的收入。借助 “淘宝+微店”创业新模式,钟锐成功地解决了自己读大学所需要的各种开支,购买了笔记本电脑、手机及日常生活开支等,还有了个人存款2万元。

类似罗建军、钟锐IT创业的学生还很多,他们是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先锋和典范,随着国家创新驱动战略的不断实施,高校创新创业工作还任重而道远,电子信息工程系将不辱使命,继续开拓进取,不断完善“1+3+X”创新创业教育模式,让更多的学生实现创业梦想。

参考文献

[1]基于“三创平台”融合的高职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7(6):78-80.

猜你喜欢

教育模式创新创业
基于MOOC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把握“金钥匙”打开创业门